2400億後,龍湖為何越來越從容?

前幾年地產市場紅火,如果你問一家房企最想要什麼?多數人可能會說,想要

多拿幾塊地,多賣幾套房。

到這兩年,如果你再問房企最想要什麼?回答一定是,想要錢。

市場下行、融資渠道收緊,很多中小房企借不到錢,即便龍頭房企,其融資成本也在小幅走高。

然而上週,龍湖發佈了一則公告,其融資成本,低得讓人流淚:

“發行於2027年到期的2.5億美元3.375%優先票據,發行於2032年到期的4億美元3.85%優先票據”。

2400億後,龍湖為何越來越從容?

合計6.5億美元,45億人民幣,這麼便宜的利率就借到了?

簡直讓地產同行,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3.375%,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數據顯示,2019年95家典型房企的境外融資成本超過8%,是龍湖的兩倍還多;

境內融資方面,主流房企普遍高於5%,還有很多高於10%,而龍湖已經連續4年低於5%。

2400億後,龍湖為何越來越從容?

以2019年為例,龍湖進行了三筆融資:

1、2月20日及21日,發行規模為22億元的公司債券,分別是票面利率為3.99%的17億元的五年期債券,和票面利率為4.7%的5億元七年期債券;

2、7月19日,發行住房租賃事項公司債,規模為20億元。分別為5億元的五年期債券,票面利率低至3.9%,以及15億元的七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4.67%

3、9月9日,發行於2029年到期8.5億美元3.95%優先票據。

這麼低的融資成本,不羨慕是假的,簡直可以說虐心。

行業裡能達到這個水平的公司不過5家

,而除了龍湖一家民營企業,也就只有央企可能享受到這個待遇。

一、為什麼龍湖融資成本低?

房企融資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企業性質、規模以及經營風格等因素。

反觀龍湖,無論是規模還是背景,都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為什麼融資能力足以媲美央企?

我想,這和龍湖一貫穩健的經營風格密不可分。

從債務結構來看,2019上半年,龍湖綜合借貸總額1400億元,淨負債率為53.0%,處於行業較低水平。

在有息負債中,龍湖一年內到期債務為137.6億元,佔總債務比例僅為9.8%,而龍湖的經營性收入將完全覆蓋利息支出。

從現金短債比來看,

截止2019上半年,龍湖的現金/短債比為4.22,可見其擁有極強的償債能力,這是其獲得低成本融資的重要原因。

過去幾年,行業加槓桿是常態,龍湖是為數不多的很少碰非標、影子銀行,和信託的企業。

針對龍湖的融資,邵明曉曾表示,“我們沒用任何高成本融資的方式,非常自律,才使得今天的龍湖有這麼多授信額度。”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給予龍湖的評級分別為“BBB-”、“Baa3”、“BBB”,均為投資級評級。

2400億後,龍湖為何越來越從容?

可見龍湖償債能力極強,違約風險極低。

在19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有記者問到吳亞軍關於龍湖上市十年的感受,

她回答說:“對於上市公司來講,沒有故事,就是好故事。”

低成本融資,正是龍湖從容的底氣。

二、龍湖還有什麼優勢?

龍湖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融資表現在業內首屈一指。那麼相比其他房企,他的優勢究竟在哪?

財務穩健只是結果,究其本源,不得不提及龍湖穩健的區域佈局,以及發展戰略。

從2015年起,龍湖明顯加大了投資力度,但是土地總體溢價率並不高,符合其一貫冷靜的投資風格。

基於對未來房價不會爆發式增長的判斷,龍湖在全國採用的是重點佈局、深度聚焦的模式。

目前,龍湖進入全國50多個城市,這個數量相對同規模房企而言,還是比較剋制。

截至2019年底,龍湖在長三角、西部、環渤海、華南及華中區域簽約金額,在全集團佔比分別為34.0%、24.4%、21.6%、10.8%及9.2%。

2400億後,龍湖為何越來越從容?

可見,龍湖堅持佈局熱點城市群,保持了相對健康和合理的供貨結構,為其後續盈利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除了地產開發之外,龍湖還將商業運營、長租公寓以及智慧服務作為主航道業務,協同發展。

例如商業運營方面,龍湖19年上半年商場出租率高達98%,收益同比大增25.7%,達到21.1億。

在低迷的消費環境下,如此亮眼的數據,充分展示了龍湖強勁的運營能力,和較高的品牌價值。

此外,據2019年敬業度調查結果顯示,龍湖得分從16年的76%上升到19年的84%,再創歷史新高。

與同行相比,龍湖敬業度高出約10個點;與世界500強最佳僱主平均分相比,龍湖高出5個點,可見其組織競爭力優越。

前兩天,在龍湖年會上,

吳亞軍更是對龍湖的未來寄予厚望:

地產開發業務,2029年權益銷售額要達到9000億;

商業運營業務,到2029年商業項目預計開業300家;

長租公寓方面,2029年收入要達到1000億;

智慧服務業務,2029年權益收入要達到2000億。

2400億後,龍湖為何越來越從容?

吳亞軍說,面向未來,龍湖要做一家沒有邊界的公司。

除了主航道業務以外,龍湖也在默默耕耘養老、產城等業務,等待綻放的時機。

相信龍湖下一個十年,會更加從容。

三、房企應向龍湖學什麼?

房地產對資金高度依賴,未來十年房企最核心的競爭力,要看融資能力。

去年5月以來,境內外融資持續收緊,傳統融資渠道受限,短時間內難有轉機。

對很多房企而言,他們既沒有龍湖高度自律的融資技能,也沒有龍湖的發展規模,未來怎樣才能找到錢?

1、回款為王

融資情況兩極分化嚴重,有些房企能夠拿到低利率長賬期融資,有些房企即便是以高利率融資,也很難借到錢。

不依賴外部融資的情況下,加快銷售回款、增強自身造血能力,也能存活很久。

2、卡準融資窗口期

對於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來說,都是以自然年作為週期。每個週期內明顯利率先低後高、融資額度先充裕後緊張。

因此,面對嚴峻的融資環境,抓住年初的窗口期,是關鍵中的關鍵。

3、上市、分拆上市

2019年已有6家房企通過上市獲取資金,例如德信、中梁、新力等;

還有些房企通過分拆上市進行多元融資,

例如佳兆業、時代將物業分拆上市,寶龍商業在年末登陸港股。

4、資產證券化

相對於銀行貸款、信託等傳統融資方式,目前監管對資產證券化的態度較為寬鬆。

ABS、供應鏈金融,以及未來的REITs,都有可能成為房企融資的突破口。

面對行業週期下行,房企的風險來源不僅限於融資渠道。

龍湖的低成本融資固然值得稱道,但是其穩健且全面的經營能力更值得學習。

只有維持穩健經營,增強自身造血能力,才能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