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活期存款”年化收益超4%,儲戶的選擇又多了?

2019年,金融市場經歷了資產荒、利率下降、理財收益率持續下滑。然而,近期市場出現了一些本金安全有保障、收益高、期限靈活的銀行產品,引來了投資者“瘋搶”。

高息“活期存款”年化收益超4%,儲戶的選擇又多了?

高息產品頻出

在市場化下,銀行深知廣告的重要性,高息產品信息頻繁出現在流量媒體上。

10月中下旬開始,度小滿理財、京東金融等APP上集中出現了一批“定活兩便”的高收益產品。持有到期可以獲得遠超4%的年化收益,靈活取用仍可享受3.8%以上的高收益。

高息“活期存款”年化收益超4%,儲戶的選擇又多了?

比如天府銀行一年期、年化收益率4.4%的產品,營口沿海銀行270天、利率4.85%的產品等。廊坊銀行發行的一款產品期限180天、利率4.2%,更是出現在了支付寶財富平臺的開屏廣告中。

銀行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產品在包裝上從“定活兩便”升級到“活期存款”。比如,小米金融就出現了武漢眾邦銀行“眾邦寶”隨存隨取利率3.85%;湖南三湘銀行“活期盈”隨存隨取利率3.85%;晉中銀行“融e賺”隨存隨取利率3.9%等等。

不僅如此,“活期存款”的門檻越來越低,比如,在愛奇藝財富頻道出現了遼寧振興銀行“滴滴如e存1號”,隨存隨取利率3.55%,起存金額100元。隨後,許多銀行將同類產品的起存金額下調至50元。

日前,百信銀行再次對產品進行“升級”,推出了“智存寶”,利率4%,50元起存。利率一舉突破“4”的同時,還維持著市場同類產品的低門檻。

高收益產品靠譜嗎

上文提及的銀行產品,不論如何包裝,從本質上看,屬於同一類型。這些產品既非銀行理財,也非結構性存款,而是普通的儲蓄存款。從安全性上講,銀行必然會對這些產品進行限額管理,比如百信銀行的“智存寶”就將額度限定在30萬。總體來看,這些產品本金有保障,享受50萬以內的存款保險保障。

有不少投資者會感到疑惑,既然是普通儲蓄存款,那麼收益率為何如此高呢?金庫君諮詢了數家銀行客服,給出的解釋大致相同:這些活期存款產品大多基於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充分考慮到客戶的流動性需求和銀行的實際情況,將其拆分成短期產品進行銷售,但仍然享有長期定存的高收益。

在人們的認知中,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經過金庫君的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這些活期存款卻打破了這一定律。絕大多數新推出的活期存款利率只是在持有到期的情況下才略低於5年期的存款。以營口沿海銀行的兩款產品為例,左圖為該行5年期定存,右圖為該行的“祥雲智慧存”。

高息“活期存款”年化收益超4%,儲戶的選擇又多了?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除非持有到期,5年期定存的利率沒有任何優勢。

不僅如此,從收益率、流動性來看,活期存款產品甚至“秒殺”了目前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據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10月份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02%,環比下降2BP,同比下降47BP,自2018年3月以來連續20個月下降,並創下2016年12月以來即35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儲戶選擇多了

市面上存在的活期存款產品,常見於支付寶、京東金融、度小滿等互聯網銷售平臺,銀行官網和APP上幾乎很少看到。對此,銀行方面的解釋是這是與互聯網渠道的合作產品,專供互聯網用戶。這些活期存款產品在互聯網上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其實是在產品結構上嵌入了第三方機構的收益權轉讓,由此來實現較高流動性。只有當全部資金到期後,銀行才將利息支付給第三方機構。對於缺乏營業網點的互聯網銀行來說,這是一種切實有效與儲戶雙贏的模式。

以前,銀行定期存款的最大缺點,就是期限長、流動性差,一旦未能持有到期,只能按0.35%計息,儲戶損失極大!以10萬元為例,存滿5年可獲得13750元的利息,而哪怕是提前一天支取,只能獲得數百元!正是因為有此缺陷存在,5年期存款利率雖高,但是選擇此期限存款的儲戶並不多!

簡單來說,智能存款等於“可轉讓”的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極大地提高了存款的收益水平和流動性!金庫君認為,銀行頻發新產品,也為儲戶們提供了更多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