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中心城区34条“绿波”路段全部上岗

11月21日,东营交警开展了“媒体进警营”活动,其中,记者跟随东营交警实地体验绿波通行介绍信号研判室,并介绍交管12123语音电话、交通高峰期应对调度方案、简化版教育积分系统等。

上午9:28,记者乘车以平均时速56km/h的速度在东二路从黄河路行驶至南二路时一路畅通,仅用了4分钟。绿波协调是指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相邻的几个交叉口时,可以在交叉口处恰好遇到绿灯,从而使车辆快速流畅的通过该路段。

通过调整各路口的信号灯周期、相位差和绿信比等参数,当车辆通过第一个交叉口时遇到绿灯,按照一定的速度行驶,则在以后的交叉口均能连续遇到绿灯,这种交通控制被称为绿波控制,又称“绿波带”。绿波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绿灯利用效率、使车辆少遇红灯或者不遇红灯,减少停车次数,提高驾驶体验。

绿波种类及实现条件有哪些呢?绿波带可以分为单向绿波带和双向绿波带,单向绿波即单一方向有绿波效果,双向绿波则该路段双向行驶均有绿波效果。

实现道路绿波带,需要良好的道路驾驶条件(主要选择在平峰期车流稳定的主、次干道)、路口智能化信号控制机及适当的交叉口间距等客观因素,其次有信号灯配时周期、相位相序、相位差及绿信比等约束参数,一般来说,单向绿波较仅需相同的周期(也可以是周期的倍数),通过调整相位差即可实现,双向绿波则需要在单向绿波的基础上调整相位相序(信号放行模式)来实现反向绿波,进而实现双向绿波控制效果。

据了解,东营市中心城区信号整体控制策略采取高峰控制效益最好、平峰通行效率最高、夜间安全快速转换的方式。高峰期采取截流控仓,削峰填谷等控制手段,确保路口各方向所有交通体通行效益最高,平峰期则采取绿波协调的控制手段,保证车辆快速通行。

为什么高峰期没有绿波控制呢?高峰期车辆出行集中,交叉口饱和度高,加上车速较慢,若采取绿波控制,只会使车辆更容易堵在关键节点路口,引发拥堵蔓延,反而起不到更好的通行效益,因此高峰期多采取2-3个路口间的协调均衡控制,保证上下游绿灯时间相近均衡,以达到分散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的作用。

绿波控制的区间取决于各交叉口间的关联度,若两个路口间存在强干扰因素,如行人过街、违法停车及交通事故等均会影响绿波通行效果,因此绿波多选取分段协调控制,一般5-8个路口作为一个区间的效果协调最佳,这是不采取道路全线绿波控制的原因。

理想状态下绿波协调不会停车,但实际行车过程中受驾驶速度、变道及超车、天气、事故、道路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达到理想状态,且相邻路口的绿灯时间也各有差异,有时会在某一路口减速甚至稍作停车,这种情况下需要驾驶员适当调整车速来达到不停车的效果。

目前中心城区已实现34条道路平峰绿波控制,其中定周期干线绿波协调22条,选择式自适应绿波2条,生成式自适应绿波2条,感应模式感应绿波3条,绿损优化模式感应绿波5条,具体协调区间及推荐时速如下表所示,绿波路段在工作日的5:00-7:00,9:00-17:00,19:00-22:00,节假日的5:00-22:00时段运行。

在绿波路段上行驶,需要广大驾驶员注意的是,绿波控制要想发挥最大效益,除了合理信号灯配时参数的外,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及驾驶速度同样影响着绿波效果,车速过快,则可能在下个路口减速、停车再起步;车速过慢,则可能“赶不上”绿波,需要等待下个周期绿灯通行。如果车辆处于起步状态时,则需要适当提速后再匀速行驶。若车辆不停车通过路口且处于绿波车流中,只需要保持匀速跟驰即可。若若车辆处于绿灯末尾通过路口或者行驶过程中受干扰而降速时,则需要适当提速。驾驶员可根据路口倒计时适当调整车速。

下一步,东营交警将继续加大城区交通信号灯的优化配置及更新联网力度,通过与高德地图等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通过技术手段协调控制各路口、路段的通行状况,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为市民打造更加安全、更加畅通的出行环境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