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首屆世界5G大會:敢“吃螃蟹”的企業著實不少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5G以更快的傳輸速度、超低的時延、更低功耗及海量連接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催生和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發展,促進傳統商業模式演進、甚至是顛覆性的重塑,實現巨大的經濟價值。那麼5G到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全新的改變呢?

11月21日,《證券日報》記者探訪了首屆世界5G大會現場。

遠程醫療蓄勢待發

“我們正與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展開合作,為海南省一家醫院進行遠程手術試點,目前兩地的遠程醫療手術室正在改造與測試中。未來北京的腦科專家將可以為當地患者提供遠程手術服務,讓患者免去了舟車勞頓的辛苦。”紅雲醫療產品經理丁龍飛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如果是在4G的網絡帶寬情況下,這種手術是難以想象的,因為手術對於圖像傳輸和儀器的同步性有著極其苛刻的要求,最終5G網絡才給遠程醫療提供了落地的土壤。

在華為展臺,作為其合作伙伴的紅雲醫療吸引來大批參展觀眾的駐足,紛紛詢問“5G+遠程醫療”到底能夠實現何種醫療效果,還有哪些難題需要解決,還需要多久才能引入到公立醫院,嘈雜的詢問聲幾乎掩蓋了記者的提問。

丁龍飛表示,華為提供了5G基礎網絡平臺,紅雲醫療在5G網絡基礎上為專家醫生提供應用服務,目前在5G的醫療服務層面,還在與華為進行合作與探索。“5G的應用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也在不斷摸索與改進技術,這需要軟件與硬件的深度融合,雖然有很大難度,但其帶來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丁龍飛稱。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創始人孫宏濤對記者表示,醫療是一個特殊行業,不論互聯網如何提高醫療信息化水平,最終都要進入到物理場所,也就是手術室,同時它也離不開高水平的醫師。目前很多地方醫院的互聯網化水平還很低,即便5G到來後,想要實現遠程手術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和人員培訓,目前已經能夠看到目標和方向了。

智能物流搭上5G快車

在京東展臺,京東物流5G應用架構師陳亞迷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的4G網絡下,京東智能物流在倉儲管理上已經有了成熟的方案,但5G網絡可以給整個智慧物流體系提供更廣闊的應用空間。上雲的設備節點更多,可以控制的數據和下達的指令也更加複雜,有了5G加持的邊緣計算,可以實現業務終端的圖像識別、電子圍欄生成、物流軌跡的生成與跟蹤以及無人倉庫的機器人使用等等,大大拓展了智能物流體系的網絡架構。

“比如使用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可以從物流園的收派區、場院到機場等全物流流程進行大量攝像頭監控,並且實時和離線傳輸數據,根據不同業務需要進行結構化的分析,從而提供給雲平臺上的物流系統,對場院的車輛、人員、物資等進行高效管理。”陳亞迷介紹,智能物流的效率提升與成本降低,與5G和算力有著直接的關係,現如今兩者均處於發展階段,因此智能物流的邊界還遠遠不止於當下的程度。

通過5G的技術特性,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增強現實等技術,可以開發智能園區、智能運配、智能攬件等多種智能物流應用場景。支持物流信息的高效自動感知、數據的精準採集,資源的優化調度,以及運營的智能決策,從而全面推動物流業務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實現物流產業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

產業是5G應用的最佳場景

作為運營商怎麼能錯過5G的展示機會。移動、聯通、電信各有各的“吸睛”招數,移動帶來了各種解決方案、聯通拿出不同的實景效果、電信的互動體驗區人滿為患,每家都把更具未來感的5G場景盡力呈現給參展觀眾。圍繞5G生活體驗、智慧工業生產、行業生態體系等各方面,三大運營商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商業案例。

在中國聯通的智慧機場展區,工作人員戴上5G眼鏡,可實時識別旅客人臉,獲取旅客信息,這是目前已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應用的AR人員信息識別系統。展區還展示了最新自助值機設備,在有感模式下,旅客站在一體機前進行面部信息識別與匹配,將有效降低登錯客的風險;在無感模式下,攝像頭自動捕捉人臉,並顯示旅客座位信息,方便旅客找到自己的座位,實現無紙化電子登機。

除了模擬場景,中國聯通還搭建了一座遠程駕駛艙,工作人員在駕駛艙內遠程遙控重慶的車輛上路行駛,雖然車輛內部依然有駕駛人員,卻不對車輛進行任何控制,車輛的行駛指令,均由1500公里外的遠程駕駛艙發出。

聯通5G創新中心夏小涵對記者介紹,這個駕駛系統的軟硬件均是中國聯通合作伙伴開發的,中國聯通已經與多家車企業進行合作,在全國多個省市開展5G智慧交通實驗,實現5G賦能智慧交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