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曆史上劃時代的人物——楚武王

浮生閒談春秋:楚武王稱王

楚國從熊渠開始,一代代強大了起來。後來熊渠為了保存實力,避免與周王朝正面衝突,於是自動去其王位,取消對兒子的分封,繼續臣服於周。

熊渠卒,子熊摯紅立。摯紅卒,其弟弒而代立,曰熊延。熊延生熊勇。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亂,攻厲王,厲王出奔彘。熊勇十年,卒,弟熊嚴為後。熊嚴十年,卒。有子四人,長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熊嚴卒,長子伯霜代立,是為熊霜。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難於濮;而少弟季徇立,是為熊徇。熊徇十六年,鄭桓公初封於鄭。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立。熊咢九年,卒,子熊儀立,是為若敖。若敖二十年,周幽王為犬戎所弒,周東徙,而秦襄公始列為諸侯。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立,是為霄敖。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為蚡冒。蚡冒十三年,晉始亂,以曲沃之故。蚡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弒蚡冒子而代立,是為楚武王。——《史記·楚世家》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楚國的君位傳到了蚡冒這一代的時候,蚡冒去世後,他的兒子被他的弟弟熊通殺死了,熊通自立為君。這個熊通就是大名鼎鼎的楚武王。而蚡冒楚厲王的稱號,其他史料並無記載,僅見於《韓非子》,而且其他史料皆稱楚國稱王是始於楚武王。

楚國曆史上劃時代的人物——楚武王

楚厲王有警,與百姓為戒。飲酒醉,過而擊,民大驚。使人止之,曰:“吾醉而與左右戲而擊之也。”民皆罷。居數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號而民信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

楚武王無疑是個很有作為的君主,繼位沒幾年就便揮師渡漢,遠征南陽盆地,攻打周朝設在漢北的重鎮,但沒有得手。於是楚武王就放棄攻打南陽盆地的計劃,轉而攻打江漢平原西部,滅掉權國。楚武王滅亡權國後,以權國故地設置權縣,任命鬥緡為權尹(權縣的長官)。後來,鬥緡佔據權縣而叛變楚國,楚武王派兵包圍權縣並殺死鬥緡,再將權縣的百姓遷到那處,改派閻敖治理那處。

隨著楚武王的強勢,周圍的國家都比較害怕楚國,尤其是蔡國跟鄭國。

楚國曆史上劃時代的人物——楚武王

楚武王一直想攻打隨國。於是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入侵隨國,先派薳章去求和,把軍隊駐在瑕地以等待結果。隨國人派少師主持和談。

鬥伯比就給楚武王出主意,這個鬥伯比是若敖熊儀之子,是楚武王身邊很有才幹的最高統治集團成員之一。鬥伯比分析說要想打下江漢平原,就要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不能讓他們團結起來。在漢水東邊的國家中,隨國最大。隨國要是自高自大,就必然拋棄小國。小國離心,對楚國有利。少師這個人很驕傲,請老大隱藏楚軍的精銳,而讓他看到疲弱的士卒,助長他的驕傲。

楚武王聽取了他的意見,故意把軍容弄得疲疲塌塌來接待少師。

少師看到這樣的楚國部隊,那肯定能打啊,所以他回去後,請求追逐楚軍。隨侯將要答應,季梁勸阻隨侯,隨侯害怕,從而修明政治,楚武王沒有敢來攻打。

打是沒打,但楚武王逼著隨國尊自己為王,還要隨國去跟周天子說這件事,隨侯畏懼楚國的兵威,照辦不誤,派遣使者向周天子進言,請求尊封楚國國君名號,這時候的周天子就是周桓王,周桓王已經被鄭莊公欺負得那麼慘,你楚國還想稱王,果斷拒絕楚武王的要求。

楚武王索性自尊為王,周桓王無力征伐,楚國稱王即成定局。

楚國曆史上劃時代的人物——楚武王

其實周王室長期不待見楚國,楚國對宗周積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想當年,衛魯齊晉楚集體朝見周康王,結果前幾個國家個個都有封賞,就楚國空著手回來。

周文王的親兒都有一百多個,哪會在乎一個乾的,還老向楚國要一車茅草裝個面子,雖然一車茅草不值錢,但人人都有有禮尚往來,獨楚國沒有,一向好強的楚國如何受得了。

因為按照禮儀,諸侯向周王獻了貢品之後,周王多少要回點什麼,一點都不給楚國,明白了是不待見他們嘛,說明什麼,說明楚國就是一個不入流的角色。

稱王就要有稱王的樣子,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在一個叫沈鹿的地方,召集一次他影響力所及的封國會議。一些早已臣服的封國,如巴國、庸國和一些新歸附的封國,如申國、鄧國、鄖國、羅國,都來參加,像覲見周王一樣的覲見楚王,確定楚王國的霸權。

楚武王邀請的名單中,只有黃、隨兩國不參加會見。黃國因為路途遙遠,楚武王先派薳章前去責備黃國,意思一下就行。但隨國就不行了,顯然不把楚武王放在眼裡,於是親自率軍討伐隨國,軍隊駐紮在漢水、淮水之間。

隨侯率領軍隊在速杞與楚軍交戰,楚軍大敗隨軍。隨侯逃走,鬥丹俘獲隨侯的戰車和車右少師。同年秋天,隨國要同楚國講和。楚武王本來不同意。鬥伯比說:“上天已經剷除他們討厭的少師,但隨國還不可能戰勝。”於是讓隨侯在表示願意侮改之後,再和隨國訂立盟約而回國。隨國以後再也不敢得罪楚國了。

楚國曆史上劃時代的人物——楚武王

後來楚武王又南征北戰,採用團結兩個打擊一個的策略,把阻擋他前進的國家又揍了一遍,削弱他們的實力。

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患之。鬥廉曰:“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於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銳師宵加於鄖,鄖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鬥志。若敗鄖師,四邑必離。”莫敖曰:“盍請濟師於王?”對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聞也。成軍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於蒲騷,卒盟而還。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扞採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三十人。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伐絞之役,楚師分涉於彭。羅人慾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遂見楚子曰:“必濟師。”楚子辭焉。入告夫人鄧曼。鄧曼曰:“大夫其非眾之謂,其謂君撫小民以信,訓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君若不鎮撫,其不設備乎?夫固謂君訓眾而好鎮撫之,召諸司而勸之以令德,見莫敖而告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楚子使賴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於師曰:“諫者有刑。”及鄢,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莫敖縊於荒谷,群帥囚於冶父以聽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左傳》

公元前690年,周天子召見隨侯,責備他奉立楚國為王。此後隨國對楚國的態度不免有些冷漠。楚武王很生氣,認為隨侯背叛自己。同年三月,楚武王再次派兵大舉攻打隨國。楚武王運用一種名叫荊尸的軍陣,把戟頒發給士兵。楚武王臨行前準備齋戒,進宮告訴夫人鄧曼說:“我心神動盪不安。”鄧曼嘆氣說:“君王的福祿已盡。滿了就會動盪,這是自然的道理。先君大概知道,所以面臨作戰,將要發佈征伐命令而使君王心跳。如果軍隊沒有什麼損失,而君王死在行軍途中,這就是國家之福。”楚武王於是出征,死在樠樹下面。令尹鬥祁、莫敖屈重秘不發喪,開通新路,並在溠水築橋,在隨國境外建築營壘。隨國人恐懼,向楚軍求和。屈重以楚王的名義進入隨國,和隨侯結盟,而且邀請隨侯在漢水轉灣處會見,然後退兵。渡過漢水以後公佈喪事。

楚武王死後,其子熊貲繼位,是為楚文王。

楚武王,是楚國曆史上劃時代的人物之一。他的幸運在於繼承了先輩的龐大資本,但其並不滿足於此。他一生都在突破漢陽諸姬的防線。他雄心勃勃,要將楚國推進到一個全盛的時代,成為無敵於天下的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