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文學刊》改刊十週年:構建多元開放的學術伊甸園

11月2日,《現代中文學刊》改刊十週年紀念論壇、“中文學術與期刊生態”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語言文學學科博士生學術論文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

論壇開幕式由華東師大中文系系主任朱國華主持。“中文學術與期刊生態”學術研討會分兩場。第一場“中文學術期刊生態與現當代文學研究”由《現代中文學刊》副主編羅崗主持;第二場“中文學術期刊生態與語言文學學科發展”由華東師大中文系副主任文貴良主持。與會者就中文學術期刊的生態與青年人才培養展開熱烈討論。

《现代中文学刊》改刊十周年:构建多元开放的学术伊甸园

現代中文學刊

改刊十週年,前身為《中文自學指導》

《現代中文學刊》是一份研究中國文學和文化的學術刊物,側重近代以來包括現代和當代中國文學和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新史料的發掘和解讀。其前身為《中文自學指導》,自2009年8月起更名為《現代中文學刊》,迄今已整整十個年頭。

十年來,《現代中文學刊》學術視野越來越開闊,不斷推出研究專輯,包括紀念"五四"九十週年和一百週年、新詩和新詩理論研究、左翼文學研究、新時期以來文學研究、魯迅研究等,首次披露郁達夫、茅盾、巴金、沈從文、穆旦、張愛玲等現代著名作家的重要集外文,發文範圍還擴大至現代文學與電影、戲劇、美術關係的研究。該刊作者不僅遍及海內外,還包括碩、博士生和非高等院校的學術研究者。

《現代中文學刊》主編、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回憶說,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文自學指導》曾為指導上海乃至全國的中學自學考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隨著自學考試的萎縮,期刊發展面臨新的難題。

“怎麼走出這樣的困境?當時華師大中文系的領導高瞻遠矚,提出要創辦一個學術型刊物。當時中文系在古典文學文藝理論方面已經有了專門的研究刊物,所以就決定辦成中國近當代文化研究期刊。”

在這種情況下,陳子善“臨危受命”,接下了這一改刊、辦刊的任務。在後來十年的發展中,《現代中文學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得到了學界廣泛的認可,併入選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和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文學類核心期刊。

陳子善表示,今天《現代中文學刊》也嘗試著比以前更生動、更活潑。“學術本身不是枯燥、乾澀的東西,而是有活潑生命力的東西。我們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很多努力,希望大家給我們提出批評和建議,讓它辦得更好。”

集學術性、史料性、趣味性於一體

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表示,自己在整理過去四十年累積的研究材料時只保留了四份刊物,其中之一就是《現代中文學刊》。他說:“我覺得這個刊物很好,文獻資料豐富,有很多在其他刊物上看不到的東西。而這些資料是現當代文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勇從1998年參加《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編委會的工作。他感慨,十年前經歷改刊的《現代中文學刊》很快就在眾多的中文研究刊物中脫穎而出,產生了非常大的學術影響力。

在劉勇看來,《現代中文學刊》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在爭鳴與對話中保持鮮活。《現代中文學刊》多期設有 ‘回應’、 ‘爭鳴’等專欄,專門針對已經發表的文章進行對話。此外,還有對學術熱點的追蹤與營造。”

“第二,對史料的絕對重視和全面運用。《現代中文學刊》對史料的重視首先體現在史料專欄的設置。自2009年第4期開始,幾乎每一期都設有 ‘史料’專欄,史料專欄既有對作家年譜的梳理,對作家佚文的補集,也有作家日記、通信等的蒐集與考證,甚至包括作家史蹟的考辨,內容豐富多樣,對於補充文學史的現場和細節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專欄設置靈活多樣。首先,它不侷限於學術論文,還有專門的訪談文章、文學批評、學術隨筆、學者書評、譯文等形式多樣的欄目,還有例如 ‘1940年代文學研究’等特別專欄。每期的封面背面或封底還有作家的故居照、手記,研究者最新研究著作、當代作家相關著作的推廣等,能夠兼顧較多讀者的閱讀興趣,真正做到了集學術性、史料性、趣味性於一體。”

學術期刊當以學術立刊

學術與期刊一直以來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一本好期刊往往能夠推動學術整體向前發展。但在當下“唯C刊是舉”的環境下,本應純粹的學術生態卻受到了很大影響。

陳思和表達了自己對這種現狀的擔憂。他說:“現在的生態不是中文期刊的生態,而是核心期刊的生態。”

他舉例,比如《讀書》雜誌是80年代知識界非常重要的旗幟,這份刊物是非學術性的,但很有思想。90年代大量學者自創的刊物也都各有亮點,代表著學術前沿的希望。“但我們今天看不到了。大家都願意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文章給C刊,而C刊恰恰又是非常有限的,並且被大量人情關係包圍著,學術質量究竟怎樣,其實很難說。”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執行主編傅光明就此提到 “學術期刊當以學術立刊”。“這是一句正確的 ‘廢話’,學術期刊命在學術,不以學術立刊小命休矣。問題是,我們的學術期刊都能做到學術立刊嗎?”

傅光明坦言,作為一名學術期刊編輯,他深知此事不易。“學術期刊乃學術公器,編者要用心盡力把它辦成多元、開放的學術伊甸園。事實上,我一向覺得學界的口碑是評價一個學術期刊的晴雨表。所以,作為一個編輯,如果聽到有人說,怎麼這麼次的論文你們也發,或者,你們退了我的稿,但哪期發的什麼稿還不如我的,這時,編輯的心裡一定不是滋味。”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王風認為,現在學術刊物的發展,背後隱藏著很大有問題,“學術的體制化固然有它的好處,所謂‘規範’都有它的道理在,不過要警惕規範化對多元學術的致命威脅。現在的‘學術規範’,更像是防範注水作弊,而不是為了學術的有效運轉,所謂防君子不防小人,其實是目前學術敗壞在發表環節的曲折反映。但學術靠的是‘自律’而不是‘紀律’,前輩大學者都不‘規範’,但治學元氣淋漓。無限制地限制學術表達方式,學術刊物這方面越歸於劃一,對學術多樣性和生命力帶來的損害也會越大。如何平衡其間的關係,是個要害甚至要命的問題。”

他以文體問題為例,指出“學術文體的單一化”是造成整個學術活力減退的關鍵。

“我在北大開討論課,要求學生寫札記,大部分學生不會寫。不少人認為札記是很初始的學術文體,而實際上幾百年來,不少學術鉅著使用的就是這種文體。其中許多學術內容是別的文體,尤其現在的論文無法表達的。我跟學生說,札記是讀書最直接的結果,問題的根本不在不會寫,而是不會讀了,不會讀書而治學只能做出假學術。學術千門萬戶,相應的文體也千變萬化。現在越來越統一為一種或少數幾種八股化的寫作方式,作為學術本質的思考越來越稀少,越來越變成‘操作’。治學沒有風格,學者沒有個性,這種局面不改變,中國人文學術固然會越來越熱鬧,但同時也會越來越僵硬。”

青年是學術的希望

當天也舉辦了第二屆語言文學學科博士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與會學者也談到,在學術期刊由專家、教授管理的現狀下,想建立良好的期刊生態更應融入青年學者的力量。

華東師大中文系黨委書記王慶華表示:“博士生在刊物的發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既有評價體系的問題,也有學術環境的問題。但是對於中文系,對於中國的學術成長來說,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成長,刊物是非常重要的平臺。我們的刊物如果不能給這些年輕的博士生,年輕的學生提供很好的發表空間,長遠來看,對中國學術,對人文學科來說是災難性的後果。這批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限制。我們可以搭建這麼一個平臺,有所呼籲,更多關注青年人學術發表的問題。”

《復旦學報》編輯羅劍波也強調要關心、支持青年學者,尤其是對在校的碩士、博士給予大力支持。《新文學史料》主編郭娟也提出在史料越來越邊緣化的研究現狀下,特別希望中青年做訪談史料,為當代文學的史學化、經典化提供新思路。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饒龍隼說:“我們的學科在於後繼有人,把年輕人成長的路給關掉了,他們成長不起來就會斷層,我們作為老師,真的呼籲把刊物留些版面給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