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河南人愛說“中”是出了名的,比如說兩個人見面談論一件事會說“你說這事中不中?”談論一個人會說“你看這人中不中?”這個“中”在上面的幾句話裡面有點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好”,“可以”,“行”,但是“好”,“可以”,“行”又不能完全來概括“中”的含義。為什麼會在河南形成這樣一種語言文化現象呢?要揭開這個謎底我們就要從六大古都之一的洛陽著手。

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洛陽位於河南省的中部略微偏西,南邊有龍門山,北邊有邙山,黃河在它的北邊自西向東流過,同時在它的附近又有洛河和伊河流過,地形很有特色。它之所以能夠成為六大古都之一,成為古代的都城,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它的位置位於天下之中。首先奠定洛陽天下之中這個地位的是夏禹這位奴隸制的君王。這個大禹統治時期地盤不是非常大,他把全國所有他統治的地盤劃分為九個州,而豫州就位於九州的中間,所以被稱為中州或者中原。他的都城在陽城,就是今天洛陽東部的登封的告成鎮,屬於古代洛陽的統治範圍之內。如果說豫州位於九州的中間,那麼洛陽又位於豫州的中間,在實際上意味著洛陽就成了當時的天下之中。但是夏禹並沒有明確地說這樣一句話,接下來又有西周時期的周公旦更加一步明確地說出來洛陽位於天下之中。

西周當時建都在鎬京,就是今天的西安附近。為了加強對於東部地區的控制,所以在周成王的時候就派他的叔父周公旦到洛陽去考察,準備把洛陽作為一個陪都。經過考察之後,他打了一份報告給周成王,在報告上他說到了這樣一句話,“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這是第一次明確指出洛陽位於天下之中,四面八方如果給朝廷進貢的話,道路遠近都差不多很平均。當時周成王就憑藉這句話馬上決定把洛陽作為西周的陪都。那麼“天下之中”這四個字就這麼重要嗎?這就跟當時西周的形式有關。

西周當時實行分封制,分封了七十多個同姓王和異性王到全國各地。這些諸侯王有責任也有義務定期地到都城去朝見天子,彙報工作。如果說位置太偏他們的入貢就非常不方便,甚至有時候會影響到國家的安定,比如在西漢的時候,漢高祖劉邦那個時期一方面實行郡縣制,另一方面也實行分封制。他分封了他的一個侄子叫劉濞在江蘇的南部做吳王,吳國的諸侯國額都城在揚州。我們知道揚州離長安很遠,當時漢高祖是定都在長安的有兩千多里地,這一路的幸苦我們是可想而知的。後來漢高祖劉邦去世了,他的兒子漢文帝繼位,吳王劉濞的年齡也逐漸增大,就逐漸地懈怠。有一年就派他的兒子到長安去朝見漢文帝,漢文帝也沒有介意,因為從輩分上來講漢文帝和劉濞他們屬於同輩,所以就派文帝的太子當時叫做劉啟來接待劉濞的兒子,兩個年輕人話很投機,又一塊而下棋。下棋的過程中間兩個人因為一著棋就發生了爭執,爭執不下的時候太子劉啟就拿著這個棋盤朝著劉濞的兒子頭上砸了過去,沒想到這一砸砸在了太陽穴上,把劉濞的兒子砸死了。

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當吳王劉濞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痛的差一店沒有昏過去,但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人家是太子啊,但是從此以後吳王劉濞再也沒有到長安去朝貢,而且對於漢朝廷心懷記恨私底下招募軍隊就準備蓄意謀反。在漢文帝去世以後,當劉啟做皇帝,就是漢景帝的時候,劉濞就發動了叛亂,叫做“吳楚七國之亂”。後來儘管這個叛亂被漢景帝給鎮壓下去了,但是這個事情給古代的帝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你的都城放在哪裡最合適呢?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荀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建都天下之中就意味著三個有利於,第一有利於信息溝通,第二有利於地方朝貢,第三有利於軍事征伐,這三個有利於最終是有利於國家的安定。洛陽就佔據了古代的這種天下之中,從一開始的區位上的天下之中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觀念上的天下之中,而這種觀念牢不可破,正是依據這種天下之中的優勢洛陽就在東周以後成為全國性的都城,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來隋朝時候的隋煬帝,唐朝時候的武則天都建都在洛陽。前後有十四個王朝,建都時間達到了885年,是區位決定了洛陽都城的地位。

在洛陽建都的這885年的時間裡面,而已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尤其重要的是洛陽還被公認為我國早期的人文中心,這是洛陽與“中”這個字第二次發生關聯,就是我國早起的人文中心。如何體現呢?比如說大禹治水就發生在洛陽,河圖洛書的傳說也發生在洛陽,還有四大發明之首的造紙術也是在東漢建都洛陽的時候發明的。比如說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非常有名,現代人還把二十四節氣編了一首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球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一方面說明氣候的變化,同時它又教會人們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你看著二十四節氣就可以搞得清清楚楚,所以它是指導我們先民日常生活和農耕活動的一個行為指南。但是有心的朋友就會發現,在我國的南方,比如說廣東哪裡有什麼冬季啊?哪裡有什麼大寒小寒啊?不可能見到雪,而在我們國家的東北更沒有酷暑的夏天,這是為什麼呢?司馬遷在《史記》裡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三代指的是夏商周,就是以河洛這個區域為中心,就是指的洛陽這個區域。我們早期先民選擇這個區域,主要是因為這個區域的四季分明,同時雨水又比較豐沛,是我國適宜的一個農業區域,也是一個比較宜居的區域。二十四節氣在夏商周時期就開始孕育了,在東周時期就有些節氣已經形成了,秦漢時候逐漸地定型,所以二十四節氣主要的是以河洛地區的黃河中下游為核心而形成的一個規律,後來我國的版圖越來越大,有些地方才與二十四節氣不完全符合,所以二十四節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天才的發明和創造,而這個發明與創造與河洛地區,與洛陽有著密切的關聯。

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我們再說第二個例子“洛陽紙貴”。當我們再說到一部文學名著的時候,往往會用到洛陽紙貴。在西晉的時候都城在洛陽,有一個文學家叫左思,他很有文學的天賦,他為了寫一個《三都賦》,三國時期的三都,吳都南京,蜀都成都,魏都鄴城,結果花了十年的時間到三都考察,然後潤色徵求一些大家的意見,所以《三都賦》一寫成之後,文辭非常優美,寫得非常地傳神,一下子就成了搶手貨。在洛陽的知名度非常高,但是古代沒有印刷術,所以一些上層貴族,文人士大夫紛紛地傳抄,造成了洛陽市面上的紙價飛漲。這就是“洛陽紙貴”的來歷。西晉大約在1700年以前,這說明在1700以前洛陽這城市人文的風已經很濃厚了。

直到今天為止洛陽還有很多的宗教的廟宇,比如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白馬寺,它被稱為我們國家耳朵第一座佛教寺院。還有龍門石窟,四大石窟之一。這個白馬寺還被稱為“釋源”,就是佛教傳入我們國家的源頭所在地,這個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成了今天洛陽的一個旅遊標誌非常出名。還有今天的少林寺,少林寺本身是我們國家的禪宗的祖庭,離洛陽也不遠,還有少林寺的塔林。在嵩山還有一座中嶽廟,這是道觀,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道教古建築群。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一種文化現象呢?這就與我們要講的洛陽的第三個“中”有關係,就是逐鹿中原。由於洛陽所處的位置非常獨特,所以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戰爭都發生在洛陽這個地區。

北宋有一個人叫做李格非,他是北宋著名的詞人,是女詞人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他曾經說過一句話:

洛陽處天下之中……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天下當無事則已,有事洛陽必先受兵,

所以今天我們大家都熟悉一個成語典故就是“逐鹿中原”。這個典故是怎麼來的呢?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記載: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鹿”在這裡象徵著王權,象徵著皇帝的寶座。秦朝末年的時候爆發了農民起義,秦政權被推翻了,推翻以後各個實力派集團為了爭奪王位就展開了混戰。到最後剩下了兩個大的實力派集團,一個是以劉邦為首的漢,一個是以項羽為首的楚。楚漢之間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戰爭的中心就是中原這個區域。到公元前203年的時候,漢劉邦就和項羽隔著一條鴻溝,這個鴻溝在洛陽東部的滎陽對峙起來。對峙了幾個月,雙方互有勝負,但是誰也不能取勝對方。最後雙方就講和,講和的時候提出的條件就是以中間的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史記》中這樣記載:

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以東者為楚

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鴻溝以西歸劉邦,鴻溝以東歸楚項羽,然後項羽撤軍。但是鴻溝也好,楚河漢界也好,並沒有成為不可逾越的鴻溝。到了第二年,漢高祖劉邦就率軍越過鴻溝,在安徽的垓下打敗了項羽,項羽後來就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就建立了漢政權,成為逐鹿中原的勝利者而問鼎中原成功。不過無論誰成為逐鹿中原的勝利者,遭殃的還是老百姓。曹操曾經寫過一首詩描述東漢末年諸侯混戰以後這種情景: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操被稱為奸雄,連這位奸雄也心生同情之心了,可見戰爭所帶來的災難之深重。面對戰爭老百姓怎麼辦?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就是逃亡,但是畢竟大量的人要留守下來,所以第二條路就是留守,大部分人還是要在當地生存下去,這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宗教就“乘虛而入”了。對於老百姓來講宗教有兩種作用,第一種給人們提供一個庇護場所,所以在北魏的時候有史書記載,當時全國的寺院有三萬多所,僧尼達到兩百多萬人,因為在寺院裡畢竟可以有口飯吃。宗教的第二種作用就是精神寄託,老百姓可以到寺院裡面燒香拜佛來祈求平安,來為他們苦難的動盪的日子裡繼續生活下去尋找一種精神的寄託。正是因為宗教的這兩種作用,所以就使洛陽周圍從古至今有大量的寺院,道觀而存在。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獨特的文化現象。

洛陽與“中"發生的第四層關聯,中庸之道的處事方式。"中”就是不偏,“庸”叫不變,那中庸就是不偏不變。孔子把中庸作為儒家的最高的道德標準,他的孫子子思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中庸》,其中說到這樣的一段話: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有焉

意思就是喜怒哀樂都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就叫做“中”,表現出來了但是又表現地恰到好處就叫做“和”,當時達到“中”“和”的境界的時候就意味著達到了萬物和諧的這種境界。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當然經過孔子,子思這麼一說似乎這個中庸和玄妙,很有哲學的味道。但是在我看來中庸之道它更多是一種人生智慧,是一種人們的處世方式,而這種處世方式我們可以在洛陽找到非常多的典型的例子。

第一個就是塞翁失馬這樣的一個典故。這個典故很有名,很多人都知道。在漢代的時候北部的邊塞住著一個老人,就稱他為塞翁吧。有一天他家養的一匹馬跑到胡人那個地方去了,鄰居們聽說以後都表示同情,過來給他說你看很遺憾你家的馬丟了,但是沒有想到這塞翁卻說了一句話,那說不定這個事還是一件好事,鄰居們聽了都感覺很吃驚。過了幾個月之後,塞翁的話應驗了,不僅他家的馬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了數匹胡人彪悍的馬。變成了好事了,鄰居們就過來給他道賀,這個時候塞翁又說了一句話說不定這還是一件壞事呢,鄰居們感到啞口無言。果然,過了一段時間,塞翁的話又應驗了,塞翁的兒子喜歡騎馬,騎剽悍的胡馬的時候就難以駕馭,有一次騎馬的時候就從馬上掉下來了,摔斷了腿,好事變成壞事了。這個典故寫在《淮南子·人間訓》裡面,就是淮南子的思想直接來源於老子的《道德經》。老子是河南鹿邑人,長期生活在東周時期的都城洛陽,他經過對東周社會的觀察發現當時諸侯混戰,國無寧日,老百姓生死未卜,所以就產生了很樸素的辯證的思想。在他的《道德經》裡面,他說到這樣一句話: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有些事情表面看起來是禍,但是它可能會轉變成福,有些事情表面看起來是福,也有可能裡面藏著禍根。塞翁失馬這個典故不就很好地說明了這種禍福相轉的這個道理嗎?所以在老子看來,不僅禍福而且貴賤,人的這種生死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這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的思想,同時又非常符合中庸之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淡定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日常生活的得與失,這不就是老百姓的中庸之道嗎?

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我們再說一個模稜兩可,說一個文人士大夫的中庸之道。模稜兩可這個典故出自唐代的宰相,他叫做蘇味道。唐代武則天的時候建都洛陽,是在公元的690年到705年15年的時間。她在建都洛陽的時候前後任命了70多位宰相,但是這位蘇味道卻三次任相前後達到了七年之久。我們大家都知道名相狄仁傑,他也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狄仁傑任相才僅僅四年,而這位蘇味道卻前後任相七年,有什麼特殊的本事呢?第一樣本事這位蘇味道擅寫奏章,這個奏章是寫給武則天看的,遣詞造句要拿捏的非常到位,而蘇味道就有這個本事,他很會揣摩武則天的心思。第二項本事是處事模稜兩可,處事不做決斷,模稜兩可。他做宰相的時候有一句名言:

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

這是蘇味道的絕招,所以蘇味道被當時的人稱為“蘇模稜”,後來模稜兩可這個成語就來源於蘇味道這樣的一個人生經歷。蘇味道處事不走極端這也是一種中庸,所以在這樣的一種北京下,蘇味道才可以做了七年的宰相。

武則天去世以後葬到了乾陵,乾陵在今天陝西的乾縣。在乾陵有一塊碩大的無字碑,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一種現象?現在史學界還有很多論證,也有很多推測,莫衷一是。我覺得這恰恰體現了武則天中庸之道的處世方式和武則天中庸之道的為政哲學非常合拍。在男權社會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做女皇帝就難上加難。武則天為了控制皇權就任用了像蘇味道那種模稜兩可的宰相,為了她控制權力。同時還有很多事情都與中庸之道十分地合拍。比如說她曾經任用酷吏周興,來俊臣打擊異己力量,迫害李唐宗室。達到目的之後又引起了很大的民憤,武則天適可而止就把像周興,來俊臣這幫人又收拾掉。

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武則天在晚年的時候有大量的面首,也就是男寵,其中有一個人是少林寺的薛懷義。這個人仰仗著武則天的勢力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很多人都恨他,但是又沒有辦法。有一天這位薛懷義就犯了一個錯事,他找武則天的時候走南衙去見武則天。按照唐政府的規定,南衙是宰相出入的地方,外人不得隨意出入,而這個時候南衙值班的偏偏是一個耿直的宰相蘇良嗣。就命令人抓起來薛懷義掌嘴,打得薛懷義滿地找牙。但是薛懷義犯得不是死罪,所以後來就又放了薛懷義。薛懷義後來見到了武則天就給他告御狀,想讓武則天懲罰這位蘇良嗣,但是沒有想到武則天說了一句話,我告訴你你只能走北門,南門那個地方是宰相辦公的地方,你這是活該。後來武則天就找茬把這位薛懷義給殺掉了。

所以我們看武則天處理事情適可而止,不走極端,這就是標準的中庸之道。而這個無字碑也正好反映了武則天這樣的一種處世方式。我們可以說武則天是把中庸之道運用到極致的中國女人,所以她才成了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這種天下之中在區位上的優勢,人文中心的這種優勢,還有逐鹿中原的戰爭記憶以及中庸之道的處事方式,都一再強化“中”與洛陽的關係,所以在洛陽人看來這個“中”非常吉祥如意,起碼有四層含義,位置重要,文化優越,左右逢源,事事如願。有了這樣的四層意思,洛陽人,河南人就喜歡這個詞了,而今天也成為他們語言文化裡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六大古都之一洛陽:天下之中,中庸之道

當然我們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洛陽在作為都城的期間,在885年的時間裡面就好像雍容華貴的牡丹花,盛開在我們祖國的大地上,成為全國的首善之區。但是再雍容華貴的牡丹也有枯萎凋零的時候,洛陽作為一個都城它的枯萎和凋落與長安城幾乎是同步的。當長安失去都城地位的時候,本來洛陽應該把這個接力棒接過去,但是沒有接好,而是轉手把這都城的接力棒交給了下一座城市開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