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中庸之道”和當下社會的道德焦慮

當我們在說中庸的時候,我們在說些什麼?中庸 這個詞在現代中國社會語義環境中,常常用來形容某人做事丶思考問題趨於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甚至被人用於貶義來形容為人處世優柔寡斷,和稀泥。

這實際上源於長時間社會文化環境對於中庸以及中庸之道的誤解,錯誤的理解導致錯誤的使用,錯誤的使用導致更多的人不去充分認識中庸,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經典,源自《禮記·中庸》,他講的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

被誤解的“中庸之道”和當下社會的道德焦慮

中庸書法

而“中庸之道“其範疇更為廣泛,已流傳兩千多年,在儒家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

”中庸之道“是儒家學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都以為”中庸“就是沒有原則,是”討好型人格“。這恰恰是對中庸之道最大的誤解。

中庸講究不偏不易,追求事物本質的邏輯規律。”中“是不偏,”庸“是不易,就像射箭一樣,箭射到最中間,這叫”中“;這次射中,下次還射中,這種不變的狀態叫”庸“。做到“中庸”是非常難的。

1.

這裡可以用王陽明的“心學”的核心概念——“知行合一”來理解。用王陽明的話說“一念發動處即是行”——一個念頭一旦發動起來,本身就是“行”。

“知”既是一種認知,也是一種行動。

很多學術著作將“中庸之道”解釋為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關於這點我並不能完全同意。這實際上還是用西方哲學觀來解釋中國古典哲學智慧,過於牽強附會。

中庸之道不僅不“唯心”,反而強調人的行動重要性,既要“中”還要“庸”,就是指做一件事,要把某一件事做好,不但要做還,還要一直能夠做好。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指的“達人”。

被誤解的“中庸之道”和當下社會的道德焦慮

中國社會一直強調“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尤其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歷代有抱負之人的終身追求。很多人也正是在“中庸之道”的理解與踐行中實現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

當下我們評價馬雲為人有大格局,他能夠一次次準確地判斷下一個風口,能夠一直帶領公司持續增長。很多人說馬雲聰明,他的文憑在互聯網大佬中處於中下水平,有人說馬雲運氣好,可是運氣有借有還,哪能讓你一直前行。

被誤解的“中庸之道”和當下社會的道德焦慮

我想,最更本的是他懂得“中庸”的思想,並且從行動中參悟到“中庸之道”的智慧。不是投機取巧,不是發下宏圖大願,而是從每一件小事就把他做到“不偏不易”,這樣你才能夠”知心合一“。

被誤解的“中庸之道”和當下社會的道德焦慮

曾經練習書法,年邁的老師曾說”知道怎麼寫是一種表象,而寫好則是你的行為,書法不是先想好了怎麼去寫,再去寫,而是在寫的一瞬間,思考和行動同時發生了,紙上的書法就是書法家心裡的字的一個同步而已。“

2.

我們當代人實際上有很大程度的道德焦慮,對於自己傳統文化以及道德中的內容,只有很淺層次的理解,而自己有生活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長期傳承的社會中,到處都有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口號。這實際上是給我們雙層的壓力,自己的內心寄託需求,以及社會化人格的塑造需要。

被誤解的“中庸之道”和當下社會的道德焦慮

焦慮是我們這代人的集體病

對於”中庸之道“的誤解可以解釋為一個必然事件,當大多數人都有一種文化道德焦慮,對於古典智慧的解釋與語義使用則是一種”應急措施“。當今社會道德事件頻發,人們也逐漸反思古國文明的傳承與社會大眾文化的差異與矛盾。

儒家思想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經過幾千年的傳承,變革與發展,我們不能說他還是最初的模樣,也不敢說他最初的樣子就是最好的。”中庸之道“在千百年的歷史中積累,沉澱,我想對於現代人的道德焦慮是一個突破點,當我們在面對新的問題時,不妨從文明的角落尋找一下舊的鑰匙,也許前人的智慧對於我們依然有很大的啟示。

不知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否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討論東方的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