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中庸之道”和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

当我们在说中庸的时候,我们在说些什么?中庸 这个词在现代中国社会语义环境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丶思考问题趋于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甚至被人用于贬义来形容为人处世优柔寡断,和稀泥。

这实际上源于长时间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中庸以及中庸之道的误解,错误的理解导致错误的使用,错误的使用导致更多的人不去充分认识中庸,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源自《礼记·中庸》,他讲的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

被误解的“中庸之道”和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

中庸书法

而“中庸之道“其范畴更为广泛,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都以为”中庸“就是没有原则,是”讨好型人格“。这恰恰是对中庸之道最大的误解。

中庸讲究不偏不易,追求事物本质的逻辑规律。”中“是不偏,”庸“是不易,就像射箭一样,箭射到最中间,这叫”中“;这次射中,下次还射中,这种不变的状态叫”庸“。做到“中庸”是非常难的。

1.

这里可以用王阳明的“心学”的核心概念——“知行合一”来理解。用王阳明的话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旦发动起来,本身就是“行”。

“知”既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行动。

很多学术著作将“中庸之道”解释为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关于这点我并不能完全同意。这实际上还是用西方哲学观来解释中国古典哲学智慧,过于牵强附会。

中庸之道不仅不“唯心”,反而强调人的行动重要性,既要“中”还要“庸”,就是指做一件事,要把某一件事做好,不但要做还,还要一直能够做好。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达人”。

被误解的“中庸之道”和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

中国社会一直强调“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尤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历代有抱负之人的终身追求。很多人也正是在“中庸之道”的理解与践行中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

当下我们评价马云为人有大格局,他能够一次次准确地判断下一个风口,能够一直带领公司持续增长。很多人说马云聪明,他的文凭在互联网大佬中处于中下水平,有人说马云运气好,可是运气有借有还,哪能让你一直前行。

被误解的“中庸之道”和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

我想,最更本的是他懂得“中庸”的思想,并且从行动中参悟到“中庸之道”的智慧。不是投机取巧,不是发下宏图大愿,而是从每一件小事就把他做到“不偏不易”,这样你才能够”知心合一“。

被误解的“中庸之道”和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

曾经练习书法,年迈的老师曾说”知道怎么写是一种表象,而写好则是你的行为,书法不是先想好了怎么去写,再去写,而是在写的一瞬间,思考和行动同时发生了,纸上的书法就是书法家心里的字的一个同步而已。“

2.

我们当代人实际上有很大程度的道德焦虑,对于自己传统文化以及道德中的内容,只有很浅层次的理解,而自己有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长期传承的社会中,到处都有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口号。这实际上是给我们双层的压力,自己的内心寄托需求,以及社会化人格的塑造需要。

被误解的“中庸之道”和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

焦虑是我们这代人的集体病

对于”中庸之道“的误解可以解释为一个必然事件,当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文化道德焦虑,对于古典智慧的解释与语义使用则是一种”应急措施“。当今社会道德事件频发,人们也逐渐反思古国文明的传承与社会大众文化的差异与矛盾。

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变革与发展,我们不能说他还是最初的模样,也不敢说他最初的样子就是最好的。”中庸之道“在千百年的历史中积累,沉淀,我想对于现代人的道德焦虑是一个突破点,当我们在面对新的问题时,不妨从文明的角落寻找一下旧的钥匙,也许前人的智慧对于我们依然有很大的启示。

不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否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讨论东方的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