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中庸之道”,可能是錯的

你理解的“中庸之道”,可能是錯的

現代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同學們,大概很少聽過《中庸》這個名稱了,如果是在中年以上,五六十歲的人,有些一提到《中庸》,還會拿它來當笑料,甚之,還很感慨地說:中國人就是被《中庸》所誤,所以弄得國家民族百年來吃盡了苦頭。但你如向他請教什麼是“中庸”他又說不出具體的道理了,因為他們也沒有好好讀過《中庸》,更談不上徹底研究《中庸》了。

一般人們所謂的中庸,大概就是馬馬虎虎,糊塗敷衍的意思。也正如現代人用湖南話來說,就是和稀泥;用上海話來說,就是搗漿糊。萬事得過且過,不必太認真,大概像煞有介事就可以,那便是中庸之道了。比較好一點來說,只要不左不右,應付得過去,自己不做任何確定的主張,做個隨波逐流的濫好人,便是中庸之道了。這樣地理解《中庸》,這樣地用《中庸》,當然就會使人個個成為庸庸碌碌之輩,所謂國將不國,的確是誤國之學,實是不值一談。

其實,《中庸》是一本書,它是傳統五經《禮記》中的一篇文章,在宋代的時候,被當時的儒家學者們特別抽出來,和《大學》、《論語》、《孟子》合起來叫作“四書”,從此影響左右了中國千年來的民族文化。這個歷史的故事,我在講《大學》的時候,已經有比較簡略的交代,不必再說了。

《中庸》一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子思名伋,也便是承繼孔子學問心法的弟子曾子的學生。曾子作了一篇《大學》,子思作了一篇《中庸》,都是傳承孔子一系儒家學問心法的大作。

你理解的“中庸之道”,可能是錯的

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

子思生當中國春秋時代的末期,也就是戰國七雄爭霸的開始時期,大約在公元前四百九十年之間,比西方文化希臘上古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出世早八十多年。子思在幼年時期,孔子還在世,他是曾經親自受到孔子的教養,但他卻從曾子那裡接受學問教育。所以說,子思是曾子的學生,後來的孟子,便是子思的學生。

子思為什麼要著《中庸》呢?我們根據孔子後人所著《孔叢子》一書的記載資料,子思在他十六歲的時候(後世疑為六十歲之誤,考證難詳),到了宋國,宋國的大夫樂朔和他談論學問之道,話不投機,樂朔對他表示不高興,就叫人去圍攻他。事情被宋國的君侯知道了,親自去救出了子思。因此子思很感慨地說:“文王困於羑里,作《周易》。祖君(孔子)屈於陳、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無作乎!於是,撰《中庸》之書四十九篇。”

但《孔叢子》又記載“子思作《中庸》之書四十九篇”,這正如子思所說,讀古書要知道訓詁之學了。古文所說的“篇”字,是從竹從扁。換言之,在子思的時代,作書寫文章,是把字刻在竹簡上面。所以說《中庸》共有四十九篇。後來宋儒朱熹把它割裂分編成三十三章,這便變成了《大學》、《中庸》朱注章句之學的起源,並非是子思的原著。但要真正對《中庸》原著考證起來,實在也並非容易的事,我們也只好各說各的了。

那麼《中庸》一書內涵的定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簡單明白地說,是以孔穎達所引用漢儒鄭玄的解釋為最恰當平實。所謂:“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中庸》一書的中心要點,便是子思提出學問修養的主旨,必須先要做到“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際心性相關的道體和作用。

換言之,子思作《中庸》,他是繼承祖父孔子的心傳,闡述其師曾子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內明”和“外用”之學。由他提出“中和”才是“明德”、“止於至善”的境界。“君子而時中”、“不可須臾離也”,才能到達“知止而後有定”,乃至“慮而後能得”的七個學養工夫的次第。“慎獨”與“誠意”,便是“內明”、“外用”之間,兼帶身心修養的妙用。然後用之於入世的行為,必須具備智、仁、勇的三達德,才能真正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業。

明白了這個原則以後,就可知道《中庸》所謂的“中”,必須以中州音和魯南一帶的發音來讀,等於打靶或射箭的中了的中(音仲)發音一樣。庸呢?就是用。

換言之,學問之道,不是知識,更不是空言。它要在自己個人的心性身心的修養上,“擇善固執”,隨時隨地,處在中和“知止而後有定”的境界,養之有恆,自然而然就會由靜慮而得闡發智、仁、勇的正知正行了。

本文選自南懷瑾著《話說中庸》

/End.

相關閱讀

你理解的“中庸之道”,可能是錯的

《南懷瑾四書精講》套裝

  • 《話說中庸》
  • 《論語別裁》(上、下)
  • 《原本大學微言》(上、下)
  • 《孟子七講》(合集)(上、中、下)

四書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要義。20世紀七八十年代,南懷瑾先生以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傳道授業精神,在臺灣、香港等地開始講述“四書”,其中他對《論語》的講述整理成《論語別裁》,於1976年出版;對《孟子》七篇的講解則經其弟子友人整理出版,陸續以《孟子旁通》(《梁惠王》篇的講授)《孟子與公孫丑》《孟子與離婁》《孟子與萬章》《孟子與盡心篇》《孟子與滕文公、告子》的名義出版,前後間隔達三十餘年;1996年南先生用講話的語氣撰寫《原本大學微言》,經周勳男整理後於1998年出版;1998年南先生寓居香港時又親自撰成《話說中庸》,本擬繼《原本大學微言》之後出版,因人事變遷和其他種種因素一拖再拖,直至2015年才由劉雨虹老師整理後正式出版。

你理解的“中庸之道”,可能是錯的

你理解的“中庸之道”,可能是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