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古都》從春天的花季開始,一起寫到冬天陣雨、雨雪交加時代的結束——川端康成

戰後的日本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被美國佔領期間,日本開始了現代化的重建。而任何一個文明的生長都要在其傳統中尋找土壤與養料。此時的日本在物質社會重建的同時,也急需精神世界的滋養。與此同時,自幼便孤悽的川端康成也在尋找自己心靈上的歸宿。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自幼父母雙亡、親人相繼離世。這種童年的生活造就了他敏感而又孤獨的性格,這從他早期的《十六歲日記》中便已顯露一二,在十六歲這一年他又聾又啞的祖父也離他而去。所以這種孤獨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促使他“想寫一篇小說,藉以探訪日本的故鄉”,這是他與日本的慰藉。談到《古都》的創作時他說:“京都是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

從《源氏物語》到川端康成,他以非常高超的敘事與細節描寫展現了日本人的美學與生活實質。1968年川端康成以《古都》、《雪國》、《千隻鶴》三部代表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題詞中說:“這份獎狀,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並用您的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心靈的精髓。”

川端康成作品的細膩與豐富直接影響了一代中國乃至整個東亞文化圈的文學創作,在今天川端康成的作品也仍然是我們瞭解日本人的審美與文化的最好途徑之一。

而在這些作品中《古都》無疑是充斥這種日本傳統最多的一部。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古都》中日本的傳統美

小說以象徵著千重子和苗子命運的兩株紫花地丁開始。老楓樹幹的紫花地丁開了花:

打千重子懂事的時候起,那樹上就有兩株紫花地丁了。

上邊和下邊這株相距約莫一尺。妙齡的千重子不免想到:“上邊和下邊的紫花地丁彼此會不會相見,會不會相識呢?”

川端康成非常擅長景物的運用,年少的經歷促生了他的敏感,他對環境有著異乎尋常的洞察力。隨著季節生長而彼此不相見的兩株花象徵著與千重子不相見的姐妹苗子,而用這樣的方式在開頭傳遞千重子的孤獨,這種細微的孤獨,因為千重子早已知道他是父母撿回來的棄兒,她的遭遇同年少的川端康成一樣。一株弱小的花寄生在老楓樹幹上。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苗子與千重子


千重子為紫花地丁的這種生命所感動,所以她在壺中飼養了一種叫做金鐘兒的小蟲子。川端康成沒有直接寫千重子對自己命運的傷感,他用壺中的蟲子來象徵千重子的內心,這是日本人的內心,川端康成將它用一個比喻刻畫了出來——一種含蓄的纖細的美。這是川端文學中一種對美的情有獨鍾,它是要帶有一點“哀物”,在細節之中表達細膩

對日本美格外鍾愛的川端康成通過景物來反應日本人的內心,主人公看到的感覺到的身邊的景色往往是她內心的映射。這種獨特的帶有一點傷感的美,與日本人所追求的自然結合在一起,但是不能單純的認為這種“傷感”是消極的,有時它更像是一種民族性格。正如《古都》中的紫花地丁,在千重子與苗子的人生中呈現出三種狀態。

在千重子與苗子相認時的紫花地丁又是一種狀態,它不再開放了,它反映著此時千重子的內心:

今天晚上,中院那個雕有基督像的燈籠也點亮了,老楓樹樹幹上那兩株紫花地丁也依稀可見。

花朵已經凋謝。

這是一對姐妹不能相認的悲哀,川端非常含蓄的用一種日本人的審美通過景物的變化來表達了出來,這是一種獨特的“物哀”文化——所有事物消逝的那一刻是最美的。這一點在整個日本的文學、影視等等方面體現頗深,所以這些創作往往有一個悲傷的結局。

到最後:

那顆老楓樹上長著苔蘚,依然是綠油油的,而寄生在樹幹上的那兩株紫花地丁的葉子,卻也已經開始枯黃了。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傳統的物哀——櫻花飄落之一瞬


川端康成的小說篇幅往往很短,在這些小說中都有太多不經意或者刻意的景物描寫,尤其是對景物變化的細節的把控,如季節顏色等,非常細微。他非常善用運用這些變化來表現人物,而這也是寫一個含蓄的民族最好的方法,這些豐富的景物的細節極大的豐滿了人物形象,在極短的篇幅中達到了“意無窮”的效果。對插花、茶道等等的描寫是把握這個民族獨特審美的關鍵

在書中,川端康成用健康筆直的杉樹來象徵苗子,用森林中的景物來襯托苗子“充滿生機”的氣息,這一點與千重子正好相反。苗子的這種健壯與善良正好成為苗子不能與千重子相認的責任,她對千重子游離不定的感情,是因為她一直在為千重子著想。對於二人的悲劇,川端康成選擇用季節來刻畫,從春天到寒冬,從二人相遇到苗子獨自返回父親死去的那個杉林。這種通過自然季節的變化來表現人物難以捉摸的細微感情是日本人對於自然細節的獨特感悟

於是苗子在冬天的清晨離開千重子:

苗子搖搖頭。千重子抓住紅格子門,目送苗子遠去。苗子始終沒有回頭。在千重子的前發上飄落了少許細雪,很快就消融了。整個街市也還在沉睡著。

這就是一種日本人獨特的細膩,他們將這種情感寄託在自然景物上,就如日本最好的俳句往往是一句話寫出某個景物一瞬間的變化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在兩位少女的背後,這個古老的京都一直都在注視著,兩位姑娘的相逢重聚到無言告別,一切是隨著京都的變化,從祇圓節喧鬧時的重逢到冬天二人離別時的落雪兩位姑娘內心的細膩與傷感其實就是整個滄桑的京都的象徵,是所有日本人內心審美的兩個代表。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千重子與苗子


關於這種傳統美與“物哀”,京都的景物與日本的性格,在二人分離之前早有體現,它出現在二人在杉林相聚的雷雨過後:

不知不覺間,小小的群山彷彿鎖在霧靄中,漸漸失去了它的輪廓。就天空的模樣來說,這種景象同春霧的景象不同。也可以說,它更具有京都的特色

故事發生在京都,而京都始終左右著人物的活動,這就是川端康成在構思情節中的精彩之處,它體現了一種和諧——人與京都,人與自然這也是日本美在欣賞細節中的基礎——整體的和諧

古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因為它把要表達的所有傳統美都已經體現了出來

傳統美之下的民族性格

著名文化人類學著作《菊與刀》曾對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做過精彩的概括——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從這八個字中衍生出日本人最為看重的報恩、情誼、修養等等。

而《古都》這個短小的故事也對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做了精準的概括。

在書中,最為人不解的就是苗子對千重子邀請的拒絕,她始終不願同千重子相認,這是日本性格中最重要的一環——不給別人添麻煩。因為千重子不僅是棄嬰更是雙胞胎,在日本傳統的觀念中棄嬰與雙胞胎都是不詳的象徵,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它往往代表著死亡。所以苗子始終在剪斷自己與千重子之間的聯繫,因為秀男與千重子家的聯繫,她放棄了愛情,因為鄰里的緣故,她堅持在晚上去看千重子並在人人都還在沉睡的早晨離開。並且因為出身鄉村的她與“小姐”千重子之間的門第差距,導致她在自卑中與千重子之間的距離更遠,這是“各安其位”的觀念的使然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戰後的日本在改革與發展,但是川端一直在強調一種保留。最為明顯的就是千重子對養父母的報恩。她經常安慰多愁善感的母親阿繁,並盡著最大的努力來消除父親太吉郎的憂慮,比如她給父親買西方的畫稿讓太吉郎尋找靈感,並一直穿著父親設計的素色和服。為了報答父母的恩情,她願意放棄自己的愛情,願意聽從父親的安排來接手店鋪等等。

千重子是一個傳統日本人性格的集合

這種報恩文化也演變出各種各樣的內容,因為這種報恩強調一種責任。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它提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不願意給他人添麻煩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日本非常有名的“一期一會”的精神,這就是一種對來客的責任與感恩,所以在這種原則的驅使下產生了特別多的日本“職人”。在日本戰後的重建中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的日本企業與日本企業家,這種由報恩精神所產生的日本企業文化成為了相異與西方傳統企業文化的一個獨特風景,並取得了非常高的公司效益。在《古都》中秀男一家始終對太吉郎感恩戴德,僅僅是因為太吉郎年輕時幫過他們家買過織機,秀男剛開始對太吉郎的不尊敬也被父親怒斥,而這種謹慎就是這種報恩文化所造成的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千重子與真一


在書中一個經常被提及的點就是千重子經常穿著素色的和服,這其中當然有對父親報恩的一面,但其中也有千重子個人的原因,她喜歡這種素色。這種喜歡素色的性格是上文提及的“物哀”的傳統美所造成的,這種對“物哀”的審美轉化為“物哀”的性格

比如太吉郎和千重子都喜歡到山中、寺廟這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遊玩,太吉郎也不止一次挖苦過流行的華麗的和服。他們父女間的對話:

“我想到嵯峨走走再回去,這會兒嵐山遊客正多,我喜歡野野宮、二尊院的路、還有仇野。”

“年紀輕輕的,就喜歡那種地方,前途令人擔憂啊。別像我才好。”

對這種物哀性格的鐘愛,其實是川端康成孤悽的童年所造就的。這種物哀往往有一種傷感和失落,作為一種純粹的美,它非常耐人尋味,而作為一種性格它則顯得有些孤高冷峻

。在故事的結尾,川端也一定要安排這對姐妹在雪中離別,雪是川端康成作品中最常見的景物之一。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作為物哀載體的雪


因為雪是易逝的,它是“物哀”最好的載體之一,另外雪是潔淨的,在川端康成的故事中這種潔淨就是對這種日本最質樸的性格的追求

結語

川端康成著名的散文《花未眠》中有一句話: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川端康成不僅有著異乎尋常的敏銳,他更善於創造美。他通過作品中景物的細節來表現日本人的精神實質,這就是他創作《古都》的動機。

文學中一直都有尋根的主題,在社會的變化中強化傳統中的一種認同,這也是文學的價值之一。作為日本戰後文學三雄之一的川端康成無疑做到了這一點,他讓日本人看到了他們生根的土壤。


從《古都》看日本的傳統美與民族性格

川端康成


川斷康城一直在強調一種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沒有被淡化反而被強化的一種深層價值,這就是川端康成一直想要追尋的“故鄉”,他把這個“故鄉”凝聚於《古都》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