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1968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憑藉《千隻鶴》等作品,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頒獎禮上,他身著和服,發表了一篇名為《日本的美與我》(也有譯為《我在美麗的日本》)的演說,從自然、文學、花道、禪宗哲學等方面,談論日本文化傳統中“美”的概念。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川端康成是“日本傳統美學”的代言人,他對日本的自然、建築、節慶、人情都懷有深深的眷戀。他的晚期代表作之一:《古都》,就是“日式審美”的集大成者。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古都》書封

《古都》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主角千重子被親生父母遺棄後,和服布料店的老闆夫婦收留了她,並且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雙胞胎妹妹苗子重逢,但兩人之間的地位懸殊,讓她們既親近又有幾分疏離。千重子與幾位追求者之間的關係,則構成了小說的另一線索。

在小說中,川端康成用纖細溫和的筆觸,透過“棄兒”千重子的視角,描摹京都這座古老城市的“風物之美”,也透露出對傳統逐漸消逝的喟嘆。而千重子與親人、追求者、雙胞胎妹妹苗子之間的“人情之美”,則凸顯出情感世界的複雜糾葛。

從最初連載至今,《古都》的魅力從未消散。在日本,有多部以《古都》為藍本的影視作品,山口百惠、巖下志麻、上戶彩等影星出演過不同版本的千重子。幾年前,還有一部以千重子和苗子的女兒為主角的電影。在眾多讀者的心目中,川端康成筆下的京都,已成為一個兼具美麗與哀愁的古雅閒適之所,令人流連忘返。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上戶彩版《古都》海報


01 “京都之子”川端康成:一個人與一座城的痴纏

對於國人來說,京都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城市,城中的許多建築被認為“頗具唐風”,每年引來遊客無數。從794年開始,京都在近千年的時間裡都是日本的都城。長時間作為政治中心的優越地位,以及層層疊疊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一草一木、一寺一舍,乃至人情禮儀,都有別致的意味。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春日京都

川端康成寫京都,並非出於偶然的動機,他對京都的情感幾乎貫穿了一生。他出生於茨本市,與京都大約有十幾公里的距離,他時常來到這座古老的城市,在微雨後的石板路上漫步,撫摸被時間洗禮過的古老建築。

從精神層面來說,京都儼然已成為川端康成真正的“故鄉”,有評論家甚至稱之為“京都之子”。川端康成所欣賞和迷戀的,是京都傳統的一面,但20世紀的日本卻是一個經歷著時代鉅變的國度。

從1853年“黑船事件”打開國門開始,日本就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逐漸進行適應性的改變與調整。先是長達30餘年的明治維新,日本在政治、思想、飲食、服裝等領域學習西方。著名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從小就要學習英文,還曾經被公派留學英國。

二戰以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又受到美國文化的浸淫,在東京、京都等城市的街頭巷尾,美國大兵的身影隨處可見。許多進口商品也擺上了商店的貨架,供人們選購。

面對外來文化的影響,每個人有著不同的選擇。

“激進派”如三島由紀夫,在他的小說《金閣寺》中,小沙彌在對金閣寺強烈佔有慾的驅使之下,將金閣一把火燒掉。這是一種近乎扭曲的心態,也是試圖以最瘋狂的方式留住最美金閣的瘋狂舉動。

“保守派”如川端康成,他見證過京都最好的樣子:一戶人家院外開得極美的一溜白色胡枝子花,寺廟裡盛放的八重櫻,和服店的的紅格子門。他希望時光駐足此刻,但現實卻是一些老鋪生存岌岌可危,曾經古樸的房舍也被改建成旅館和飯店,就連叮噹電車也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京都櫻花

一座由詩意和美浸染的羅曼蒂克之城,終究要面臨被改變的命運,川端康成的慨嘆和無奈便由此而生。

所幸我們仍可以跟隨川端康成的腳步,重新體悟京都的“風物之美”和“人情之美”,看這位“偉大的小詩人”如何寫就一首名為《古都》的清麗哀歌。

02 古都的“風物之美”:四時草木,皆有靈性

在日本的歷史上,由於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民間的信仰十分多元,本土的神道教、禪宗、基督教等都能找到生存的土壤,“萬物有靈”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這一信仰背景對於文學藝術上的影響,就在於“物哀美學”和“幽玄風格”,自然亦成為個人獲得心靈撫慰的重要渠道

川端康成作為“日式審美”的擁躉,在他的作品中,自然之美毋庸置疑,“物”與“我”的界限常常被打破,甚至會達到心意相通的境地,“美”與“悲”也會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他的名句“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未眠”,曾經打動過無數讀者的心。在《古都》中,主角千重子看到的自然景物也各有其美,並且在“觀物”的過程中,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京都秋日即景

京都的四時都是極美的,

春天平安神宮的紅色垂櫻、夏天供奉的楊桐嫩葉、秋天的白色胡枝子花、冬天杉樹林中的霏霏白雪。古舊的廟宇、街頭一隅,甚或桌邊一角,都可以成為“美”的承載物。

它們給人以恬淡閒適之感,是即使是儂豔的色彩,也會在環境的襯托下變得清麗略帶哀愁,比如:

池邊的紅色垂櫻倒映在水中,悽美無比。

花朵稀稀疏疏地飄落在櫻花樹下。有的還漂浮在池子的水面上。不過大概也只有七八瓣的光景。

“物”本身的靈性則在於,當我們懷著不同的心境去觀看時,所能體悟到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這便是“物哀美學”的要義之一。

主角千重子家中的古楓樹上,長著兩棵紫花地丁。看著小小的花朵從開放到凋謝,有時,她會想:“這兩棵上下生長的紫花地丁,會不會並不相識呢?”就像她和胞妹苗子一樣。有時,她又會感慨兩棵小花旺盛的生命力,雖然默默無聞,鮮少被人關注,但依然年年如約盛開。

從寺廟賞花歸來,千重子看著夕照映在粗布門簾上的光影,心中不免嘆息:“平安神宮的紅色垂櫻正競相吐妍,我的心卻如此寂寞。”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電影版《古都》劇照

對於從事和服布料設計的太吉郎、製作腰帶的宗助來說,自然可以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太吉郎會不時地跑到尼姑庵中隱居小住,希望能繪製出更古雅精美的圖案。當繁忙的勞作使人身心俱疲時,宗助則會到樟樹林蔭道散步,放鬆身心的同時,說不定也會迸發新的創意。

03 古都的“人情之美”:禮儀與情感的交融

日本是一個十分講求禮儀的國家,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有各自應恪守的禮節規範,言語、姿態上時常給人以謙卑之感,《古都》對京都人的禮儀也有生動刻畫。

千重子的父親太吉郎,在路上偶遇七軒茶館的老闆娘,兩個人一路閒談玩笑,無所顧忌。一踏入茶館的大門,老闆娘馬上轉變了態度,對著太吉郎一本正經道:“歡迎,真是久違了。一向可好,我們常想念著您吶。”短短一會兒功夫,從友人到主客的關係轉變,通過短短的幾句話表現得淋漓盡致。

宗助家的長子秀男,因為發表不同觀點,讓父親的朋友太吉郎十分生氣,太吉郎出手打了秀男一巴掌。秀男不僅一再道歉,還說自己是手藝人,皮糙肉厚,用自己的手打就好了。秀男的父親宗助也一再為此向太吉郎道歉。

在看似繁瑣的禮節之下,《古都》所呈現的還有人情的“美”和“暖”。父母與女兒、姐妹之間、千重子與追求者之間的關係,都不乏溫情的成分。

先看千重子和父母的關係。在日本的舊有觀念中,“棄兒”的一生往往與不幸和劫難相連。從鄰人的口中,千重子早早就得知了自己是被父母收養的孩子,她的心中始終被“棄兒”這個念頭所困擾,無法擺脫這種屈辱和痛苦感。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千重子與妹妹苗子

好在她有一對善良暖心的父母,不僅把她當成親生女兒般對待,還一直告訴女兒,“你是我們搶來的孩子,不是被人遺棄的。”在母親的口中,他們在賞夜櫻的祇園中,發現了躺在櫻花樹底下椅子上的千重子,她笑得像櫻花一樣美,所以就把她搶走了。

在千重子與苗子相認之後,她向父母坦白了真相,父母都真誠地表示,可以讓苗子來家裡住,當成他們的另一個女兒一樣對待。正是這樣溫暖的父女(母女)之情,才讓千重子的“棄兒心結”得以緩和,發自心底地說:“我是這家的孩子啊。”

川端康成對父母之愛的描寫,可以從他自身的經歷中找到解讀的線索。

從出生開始到16歲,他經歷了父親、母親、姐姐、祖父母等至親的離世。作為“無父母之子,無家庭之子”,親人之愛的匱乏使川端康成養成了孤僻的性格,甚至還有“社恐”的跡象。他的內心深處對於親情的渴望是強烈的,在作品中,就以這樣的形式表達了出來。

千重子和妹妹自幼分離,一個成長在富裕的商人家庭,是地位較高的小姐,另一個由於父母早逝,寄住在一戶種植杉樹的人家,成為在樹林間勞作的僱工。地位的懸殊並沒有讓她們之間的愛意與欣賞減少半分。

她們時時都在為對方考慮,千重子會不顧路途遙遠,來到杉山中看望苗子。當暴風雨來襲時,苗子用自己的身體幫千重子擋風遮雨。千重子提出讓苗子來自己家中生活,苗子卻說這樣會導致店員和鄰居的非議,給姐姐帶來麻煩,所以只是小住一晚,就早早離去。

在千重子的追求者中,有織造腰帶手藝高超的秀男,有青梅竹馬的真一,以及真一的哥哥龍助。川端康成在處理千重子與他們的關係方式上,以“純淨”“澄澈”見長。

秀男知道自己和千重子的愛情沒有結果,後來愛上了她的妹妹苗子(但苗子認為,秀男只是把自己當成了千重子的幻影,所以不打算接受他的心意)。

真一和千重子從小一起長大,有過很多美好的回憶,比如真一曾在祇園節上擔任童男角色,但真一在心理和行為上略顯稚嫩,和千重子的關係也更多限於朦朧的好感。龍助要積極主動得多,他在父親的周旋下,來到千重子家中的和服布料店協助打理生意。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山口百惠版《古都》劇照

他們的情感表達,是通過一條美麗的腰帶、一起賞花聊天等含蓄地流露出來。在故事的結尾,並沒有點出千重子姐妹的感情歸宿,這一開放式的結局給讀者留下更多回味的空間。

04 無可奈何花落去:漸逝的古韻,流動的文化

有文學評論家曾經這樣評價川端康成:“一味想把世界侷限在眼前的這塊地方……使人迷惑在稀落的混合色彩裡。”

言外之意,川端康成強調的是“傳統的迴歸”,格局略顯“狹小”。事實上,從更宏大和長遠的角度來看,文化本身並不是靜止的,而是一場流動的盛筵,舊與新之間並非決然的對立。

《古都》:“京都之子”川端康成,寫就一首自然與人情的清麗哀歌

京都祇園祭

隨時間推移,古韻可能會部分消逝,就像百年老鋪子的天窗裝上了玻璃,曾經用來做豆皮的爐子,也變成了磚砌的。

外來文化帶來衝擊的同時,也會衝撞出新的靈感火花。生活在京都的“老人們”,如太吉郎,雖然對許多房舍改造為旅館頗有微詞,但他自己也在欣賞印象派先驅畫家保爾·克利的作品,並且以他的畫作為藍本,設計了新的腰帶花紋。

宋代詞人晏殊在詞中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川端康成津津樂道的,是京都日漸消逝的“傳統之美”,他的悵惘和憂傷也來自這種無可奈何之感,這給《古都》這部小說奠定了“悲”的朦朧色調。對於身處社會轉型期的川端康成來說,這一文化心態是很常見的,他希望自己的精神故鄉保持乾淨和純粹,不能受到絲毫的玷染。

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花瓣凋零固然令人神傷,但也有舊燕歸來。這是一種規律,也是一種宿命。

1、《古都》,川端康成

2、《古都:定義了一座城市的小說》,梁文道

3、《:川端康成的精神故鄉》,黎躍進

4、《川端康成與日本民族文化》,陸喜培

5、《難以割捨的民族情懷:淺談千重子的文化抉擇》,馬林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