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內蒙古印發《實施意見》明確新目標、公佈新舉措

□乳業時報 記者 封斌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於11月5日上午舉行了自治區政府加快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政策例行吹風會。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

趙永華、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農牧業機械化管理局局長包潔、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副處長喬洋依照“自治區人民政府加快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分別就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情況進行公佈,並就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具體實施及特點做了介紹,並答記者問。

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內蒙古印發《實施意見》明確新目標、公佈新舉措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

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內蒙古印發《實施意見》明確新目標、公佈新舉措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趙永華在會上針對2018年全區的農牧業機械化情況做了介紹。

他指出,2018年全區農牧機總動力達到3663.7萬千瓦,比2017年底增長5.2%。拖拉機、各類聯合收穫機擁有量分別達到117.4萬臺和3.9萬臺,比2017年增長1.9%和10%。大型高端機械保有量逐年增長,機群機構逐步優化。全區農作物機耕、機播、機收水平預計分別達到92%、88%和69%,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同比提高0.5%,超過全國平均機械化水平17個百分點。全區實施保護性耕作2092萬畝,農機深松整地1614萬畝,精少量播種7055萬畝,玉米籽粒直收、馬鈴薯聯合收穫等取得明顯進展。糞汙資源化利用、地膜回收等得到有效推廣。全區農機合作社總數達到2720個,比2017年增加199個。以農機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主開展的農機社會化服務不斷拓展領域,從耕播收作業延伸到全程機械化作業,從單一環節服務向全域託管服務發展,社會化服務比重預計達到48%,同比增長2%。農機合作社託管服務面積達到526.5萬畝,其中全程託管服務面積334.9萬畝。有589個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了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

但是,當前農機化發展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對此,趙永華指出,一是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大中型機具較少,小型機具居多,配套率偏低,農機作業範圍狹窄,部分農機老化嚴重,更新換代乏力。二是農機門類品種有缺陷。糧油農作物機械裝備飽和度高,經濟作物、設施農業、畜牧業飼養環節機械裝備不足,特別是部分雜糧和特色農作物還存在“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的問題。三是農機農藝融合還不深入。一些產業品種、栽培、裝備不配套,種養方式、產後加工與機械化生產不能有效銜接;四是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不協調。農機合作社數量大,農機社會化服務比重上升較快,但農機作業服務“一業獨大”,農機維修、培訓、技術服務等落後的格局沒有改變。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精神,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要求,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會同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起草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於10月30日正式印發實施。該《實施意見》向全區發出了農機化裝備轉型升級的強烈信號,為農機化事業更好地發展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一是到2020年,農機總動力超過4000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主要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畜牧業機械化率達到38%左右。設施農業、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二是到2025年,農機總動力穩定在5000萬千瓦左右。

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8%以上,經濟特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左右。

在工作舉措上,一是通過完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優化產業結構佈局和加強質量可靠性建設,加快推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通過加快補齊全程機械化生產短板、大力發展畜牧業機械化、協同構建高效機械化生產體系,著力推進農牧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三是通過加強綠色高效新機具新技術示範推廣、推動智慧農業示範應用,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能力,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與機械化技術;四是通過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機服務機制創新,積極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五是通過提高機械化作業便利程度、完善農機作業配套設施,持續改進農機作業基礎條件;六是通過健全新型農業工程人才培養體系、注重農機實用型人才培養,切實加強農機人才隊伍建設。從上述六個方面入手,出臺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

畜牧業機械化有了突破和創新

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內蒙古印發《實施意見》明確新目標、公佈新舉措

《實施意見》立足內蒙古是畜牧業大區的實際,對推進畜牧業機械化進行了專門部署。對此,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農牧業機械化管理局局長包潔在答記者問中表示,該《實施意見》在原有的推動牧草業機械化、飼養環節機械化和牧區生產生活機械化的基礎上,又聚焦草原生態保護和修復機械化的薄弱環節,將草原保護和修復的相關機具和技術納入了畜牧業機械化的範疇,為我區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草原生態保護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可以說,《實施意見》的出臺,對我區畜牧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在政策設計上有了突破和創新。

農機購置補貼可以實現網上辦理

農機購置相關補貼一直以來被廣大農牧民朋友重點關注,針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具體落實和特點,包潔也在現場進行了解答。她指出,目前,納入我區農機購置補貼範圍的機具有11個大類、22個小類75個品目。對於納入補貼範圍的機具,要求實行敞開補貼。

內蒙古自治區突出綠色和特色導向,大力支持深松整地、秸稈還田離田、保護性耕作、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等綠色機具裝備和葵花、中藥材等特色機具;同時,

對畜牧業機具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再給予20%的累加補貼。農牧民和農牧業生產服務組織如果購置補貼範圍內的機具都可以申請補貼。如果確實因為資金緊張,當年沒有享受到補貼的可以在下年度優先給予補貼。

包潔還特別提醒,農牧民和農牧業生產服務組織在購買農機以前,是不需要先提出申請的,購買機具以後,按照程序直接申請補貼就可以了。從今年開始,我區積極探索利用手機APP和現有的信息平臺,在網上辦理補貼,目的就是要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為廣大購機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今年,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與財政廳還聯合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監管,強化紀律約束的通知》,壓實了部門責任,明確提出了加強系統內部管控、聯合查處違規行為、加強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具體措施。通過一系列監管措施,堅決查處在執行政策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確保政策的廉潔高效實施。

農機工業創新將得到產業化支持

據瞭解,針對我區農牧業大省的特色和優勢,將重點在生物質收貯、青飼料製備、節水灌溉、馬鈴薯播種收穫、牧草生產等領域,積極推進高端農牧業裝備創新與產業化支持。

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內蒙古印發《實施意見》明確新目標、公佈新舉措

對此,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副處長喬洋具體介紹:

一是大力推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對自治區認定的成長型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給予一定獎勵支持;對進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範圍的給予一定資金獎勵支持;對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及以上的製造業項目,按照總投資額一定比例給予項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費用補助等。

二是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開展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鼓勵自治區農機企業開展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新產品的研發創新和市場開拓。自2016年起,我廳積極推動自治區技術裝備首臺(套)、關鍵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認定及保險補貼試點工作。截止2019年,有24家農機裝備企業,共計30種農牧業裝備產品認定為自治區首臺套產品。

三是優化產業佈局、發展先進製造。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動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內蒙古自治區也正在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機器換人工程,支持企業實施重點工序數字化改造。還將支持區內重點農機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不斷提升生產製造工藝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