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已瘋”戳中教育減負痛點

“家長已瘋”戳中教育減負痛點


10月30日晚,就日前引發社會普遍關注的自媒體文章《南京家長已瘋》一文,南京市教育局通過其官方公眾號發佈回應文章,稱近期該市確實開展了義務教育學校違規辦學行為問題專項整治專項督查行動,“但存在對督查工作理解不準確、執行規定簡單化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和部分家長的誤解。教育部門將及時糾正偏差。”(10月31日《中國新聞網》)

儘管近年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呼聲不絕於耳,各地不乏推出各種探索性舉措,但知易行難卻是不爭的社會現實。伴隨著每一次的“減負”嘗試,家長們的質疑、吐槽都在所難免。此次南京市更是引發了“南京家長已瘋”的強烈反彈。“減負致‘瘋’”雖有些過分誇張或情緒偏激,但箇中的家長“焦慮”卻是顯而易見。這應當引起教育部門及全社會的理性關注與深度反思。

“南京家長已瘋”緣於今年9月份開學以來,江蘇部分城市的中小學生家長感受到學校“不同尋常”的“動作”:不佈置筆頭作業,沒有“慣例”的各類單元測試、周測試、月測試,不允許帶作業到學校批改,要求學生不透露自己的課外培訓項目等。這對於早已習慣於孩子家庭作業、頻繁考試、名次排序的家長而言,無疑會產生諸多不適應、不理解、不平衡和不放心的失落與焦慮。

是南京家長不贊成學生減負、不接受素質教育?非也。正如當地教育部門的官方回應:“對督查工作理解不準確、執行規定簡單化,引起了社會和部分家長的誤解”。在小升初、初升高及高考指揮棒的魔力誘導下,別的學校別的孩子都在做作業、拿高分、爭名次,自家孩子卻“無所事事”,這如何能有學業好成績、考試競爭力?這難免會使“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焦慮不安、心理失衡。

透過《南京家長已瘋》一文中“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活潑靈動、熱愛生活、輕鬆愉悅、心智健康的學渣”的偏激話語,人們可以看到家長們對“素質教育”的深刻理解。“活潑靈動、熱愛生活、輕鬆愉悅、心智健康”正是學校教書育人的培養目標。只可惜這種“徳”“體”的發展卻是與“學渣”不恰當的並列。這實際上折射出“唯分數論”的慣性心態:在舉國考試的大環境下,素質教育會不會影響學業成績;缺乏省一級乃至國家層面的統籌安排,由個別地方單兵突進的“減負”,會不會讓這些地方的孩子吃虧,在考試競爭中落於下風。

由此解讀,確保“減負”舉措落到實處,絕非只是對作業數量、考試次數、學業名次等做簡單“減法”或“一刀切”取締,而是需要系統規劃、統籌安排、制度規範,消除社會焦慮。比如,構築“減負”頂層設計;通過制度完善釐清“減負”的概念寓意、範圍邊界,對“違規”行為實施顯性列舉,明確懲戒措施;以日常監督取代突擊檢查等。

同時,需要家校的密切配合與相向而行。學校老師要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效率,確保教學質量;佈置家庭作業堅持少而精、精而活原則,努力減量提質。家長要矯正認知誤區,改進家教方法,致力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和學習習慣,確保孩子的足夠睡眠。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