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減負方案引熱議,專家:倒逼學校實施作業分層

原標題: 浙江減負方案引熱議,專家:倒逼學校實施作業分層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佈《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其中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可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的作業。

10月31日,不少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浙江在減負方面的有益探索,也將倒逼學校和老師精選作業,實施作業分層。

關於該方案的討論仍在繼續,但回溯當初,“作業到點做不完可不做”這一方案,在浙江早有先例。

2018年,杭州市上城區、拱墅區開展了“晚九/十點,不作業”的減負提質改革。

上城區教育局義務教育科科長程豔直言,一年前該方案在上城區的試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減負浪潮下,小學生9點、初中生10點前未能完成家學校佈置作業的人不多。”

如其所言,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門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程豔稱,若有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作業,就要考慮他們是否在做“無效”作業。“如果一味採取‘題海戰術’,作業無論如何都做不完。這就要求老師精選、研究作業,從而實施分層作業,讓學生做適合的作業。”

事實上,在10月28日浙江省教育廳擬發佈的《徵求意見稿》中,確實提到了類似的觀點:凡佈置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精選、先做、全批,不得佈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

針對當前家長“不完成既定作業,會耽誤孩子學業進度,甚至會出現學生以此為藉口,而不做作業的情況”的憂慮,程豔直言,這不是讓學生不做、少做作業,而是希望能倡導科學、有效減負。

於此,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肖龍海表示贊同。他認為,在科學減負的背後,呼喚的是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維的轉變。

“學生學習進度有快慢、學習能力有差異,他們的興趣特長各不相同,我們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尊重、信任孩子的視角考慮問題,讓他們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機會與空間,自己選擇作業類型、作業數量以及在何時完成哪些作業。教師在創造這一條件的同時,關鍵的是要為學生做好多樣化、分層作業設計,避免一刀切。”肖龍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