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告訴你報考軍校,還是普通大學?附2019年山東錄取線

選擇大於努力,請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

出自知乎再出發同學。

報考軍校,在廣大畢業生和家長看來,軍校至少有4方面的獨特優勢:

1、省錢。學雜費和生活費全免,且每月發放津貼。

2、分配。軍隊內部全數統一分配,沒有就業難之說。

3、地位。軍人群體天然地具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且在現行體制下軍官群體在二次擇業時,大多可進入行政、事業單位,俗稱“鐵飯碗”。

4、歷練。軍隊是大熔爐,其特殊的環境能從心智、能力、氣質上給予年輕人進行全面塑造。

然而軍隊在大多數人眼中始終是一個神秘的群體,在教育模式、分配流向、成長髮展方面並不透明,或者說也沒有多少人關心。許多論壇、網站傳遞的關於軍校的負能量,多數也源於那些對軍校不甚瞭解,錄取之後發現與想象差距過大而痛苦不堪的人。我介紹三方面內容吧。

★ 首先談一談軍校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苦惱

1、約束。和地方大學生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你的起居聽從哨音、口令和計劃表,你的外出,甚至到教室、圖書館自習都需要請假,特別是指揮類專業。

2、疲憊。除了正常的文化課程外,在軍校的課餘時間大多數將用來訓練,特別是指揮類專業,體能、隊列、技能等訓練內容是家常便飯。

3、閉塞。拉網線、網吧包夜就不要想了,手機使用也受很大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等活動也都是純正的紅色文化,與外界信息通聯狀況差。

4、汪汪。封閉的環境和極少的女生,“單身狗”在軍校中是絕大多數的存在,即使不單身也長年異地,特別是指揮類專業。

當然了,任何事物都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上述封閉嚴格,自由體驗極差的生活,並不意味著軍校生的文化水平就比地方大學差,而且必然也會帶給年輕人帶來很多好處,特別是指揮類轉業尤甚:相對於地方大學生來說,普遍具有

更強的自律性和執行力,組織協調、語言表達能力也更強,在處理突發情況和繁瑣事務時更加鎮定和靈活,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哪怕在對待男女關係上,許多也保有原始樸素的情感。這些優勢,在部隊起步階段,能夠幫助菜鳥軍官迅速進入情況、適應環境。

★ 再談一談軍校生長軍官和其他類型軍官的不同

相對於國防生,軍校生的優勢比較明顯,畢竟經過4-5年的塑造,軍校生長軍官的軍隊基因更加純正,畢業後適應基層部隊、尋找定位的速度更快,部隊所需的基本能力明顯更強。

相對於地方大學生入伍後提幹軍官,軍校生在年齡上有1-2年優勢,軍隊基因當然也更加純正。畢竟許多地方大學畢業後選擇入伍提幹的,大多是學校相對不夠強,就業壓力相對較大的群體,強烈的目的性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更明顯。

相對於戰士考學提幹軍官,軍校生文化基礎更加厚實,思維更加活躍,雖然前期基層優勢不明顯,甚至處於劣勢,但一旦適應之後,軍校生成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發展後勁更足,年齡優勢也比較明顯。

上述對比只是一個普遍情況,並不是絕對的。軍校生,特別是指揮類專業的軍校生總體呈現出全方位的優勢。但並不是說另外三種類型軍官就一定發展不好,這些還要看個人的努力和環境所提供的機遇,且各有各的優勢。因此,國防生一樣可以乾得很出色,軍校生也有許多渾渾噩噩、混吃等死的人。還是那句話,主要看個人

★ 最後重點談一談軍校專業選擇和未來發展關聯度問題

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在前兩個問題中都特別點出了指揮類專業,與其相對的自然就是技術類專業。他們的具體區別有哪些呢?

指揮類專業錄取分數線相對低一些(當然了,絕大多數也都在一本以上),文化課程精深程度低於技術類專業,因為這些專業主要培養指揮類軍官,這些軍官將面向全軍基層一線部隊,是要直接帶兵訓練,直接參與部隊管理的軍官群體,軍隊各大業務領域都遍佈指揮類軍官,尤其是軍事和政工口工作者。當然了,這並不代表指揮類軍官都是大老粗沒文化,相反他們這個群體有時候更能給人謙虛平和、紮實苦幹的印象,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指揮軍官,在技術學習和操作上,也並不弱於技術類專業出身的軍官。

指揮類專業的培養模式又有差別,有“2+2”“4+1”和純4年制的專業。其中“4+1”主要在綜合性軍校,培養技指合一的指揮軍官,前四年學習文化基礎知識,第五年分流到指揮院校進行崗前任職教育(這一年算幹齡),但到目前為止,“4+1”合訓模式是不能考研的,5年之後直接面向一線部隊分配。“2+2”和純4年制有些可以考研,也有一些不能考研,分配時也同樣面向一線部隊。(關於軍校考研問題,在今後的文章中會加以介紹)

技術類專業錄取分數相對更高,不乏高出重本線50,60分以上的專業,但也因學校而異(以我自己為例,高出重本50分的江蘇考生,與當時國防科大技術類提檔線還差40分)。技術類專業主要培養軍隊科研技術人才,主要面向技術密集型部隊、作戰部隊中的技術崗位以及軍事科研院所等。技術類學員特別優異的,還可以獲得公費出國留學的機會,當然一個基本情況就是考研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技術類軍官中也有少數轉型走上指揮軍官崗位的,而且依靠其出色的適應能力和智力水平,也同樣能夠成為非常優秀的指揮官。

技術類專業分配相對明瞭,本科畢業後可以直接考研,如果沒考上,就會總體按照本科專業進行針對性分配,但許多也都是專業方向對口,具體對口程度並不是很高,總體是學位越高崗位就越對口。技術類畢業生中,一部分去技術密集型部隊,如導彈、航天、測繪單位等,一部分去一線部隊的技術崗位,如機要、通信保障、軍醫等,還有一部分去科研院所,如XX研究所、研究院,或者是留校任教搞科研等。還有少部分技術類畢業生也會走上一線作戰部隊的排長、連長崗位,但也是通信等作戰保障類分隊居多。

關於考研問題,有必要提醒一下,對於絕大多數指揮軍官來說,年輕時候在基層一線的閱歷必不可少,尤其是營、連長崗位,無論是對部隊的認知理解還是對於今後的長遠發展,都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磨礪心智、培養軍人品格氣質的必經階段。在有一定基層閱歷的基礎上,在到院校回爐讀研,則會有開闊眼界、豐富知識積累的錦上添花之效果。因此,不能考研的指揮類畢業生其實大可放下“研究生情結”,放下包袱投身基層熱土,未來讀研的機會多得是,而排長、連長經歷一旦缺失,對大多數人來說,其缺憾是難以彌補也是會產生許多不良影響的,除非你個人具備天賦的洞悉能力和捕捉事物本質的能力

鑑於技術類專業在畢業後大多數都對口分配這一基本情況,我主要談一下指揮類專業與部隊工作相關聯的問題。

在軍種選擇上。大部分在學校名稱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例如“解放軍炮兵學院”“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等。而綜合型軍校如“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其指揮類專業絕大部分屬於陸軍。

在兵種專業選擇上。陸軍兵種有步兵、裝甲兵、炮兵、通信兵等,海軍有海軍航空兵、艦艇指揮、雷達等,空軍有飛行、地勤等。這些專業的選擇,也同樣可以通過專業名稱來辨識。

總體來說,每個軍種,都有一整套獨立的軍事、政工、後勤和裝備體系。而不同的軍種之間,又有相類似的兵種,但主要集中在技術性專業,如通信、雷達等。在指揮類專業方面,不同的軍種基本上都是相互獨立的。

★ ★ ★ ★ 總結及建議★ ★ ★ ★

我本人畢業於國防科大陸軍炮兵通信指揮專業,然而我一天通信軍官都沒有幹過。在十多年的軍校、部隊生活中,結識了許多畢業於不同軍校和不同兵種專業好兄弟,好戰友。總的來說,軍校主要是給予一名地方青年穿上軍裝,向軍人轉型的一個機會,至於能否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甚至堪稱卓越的軍人,最重要的仍然是取決於個人因素,你的性格、思考能力、勤奮程度、目標追求都會在軍校和部隊的成長中對你產生持續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一名出色的軍官,基本的個人條件主要有擔當、果敢、堅定、自信、謙虛、冷靜等等,這些絕大部分不是先天具備的,需要後天加以培植和塑造,或者說只是一些幼嫩的萌芽,需要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停地歷練、感悟才能發育為健康成熟的參天大樹。

因此在選擇指揮或技術類專業時,在選擇軍種專業時,一方面,年輕人的性格特點、長期形成的思維模式、家庭給予的修養習慣,這些都是一個基本的、重要的依據,因為內在因素與環境因素之間的摩擦係數越小,適應得就快,走得也更穩更遠。

另一方面,年輕人對於環境、經歷的體驗、思考和轉化能力,這些都是一個關鍵的、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在相似智力水平的人群更中,這些能力可以教會你如何更好地找準自身定位、把控自我和發展方向,避免走更多的彎路,儘量讓成長和投入成正比。總之一條,不要糾結與專業選擇,也不要迷信高考成績,在部隊裡,良好的成才途徑始終是由健康清醒的反思和勤奮學習鋪就的,這也是你遇到機會能夠把握住的先決條件,尤其是指揮類軍校生。

談了許多,我想應該對大家會有所幫助,大體可以理出一個報考軍校的思路。作為提前批錄取院校,即使軍校沒有考上,也不影響地方大學的錄取。

2019年各軍事院校在山東省軍檢資格線

院校科類性別最低分

國防科技大學文史類男557

國防科技大學理工類男538

國防科技大學理工類女619

陸軍工程大學理工類男515

陸軍工程大學理工類女584

陸軍步兵學院理工類男555

陸軍裝甲兵學院理工類男516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理工類男556

陸軍特種作戰學院文史類女567

陸軍特種作戰學院理工類男514

陸軍邊海防學院文史類男544

陸軍邊海防學院文史類女576

陸軍邊海防學院理工類男514

陸軍防化學院理工類男549

陸軍防化學院理工類女584

陸軍軍醫大學理工類男532

陸軍軍醫大學理工類女576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文史類女582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理工類男531

陸軍勤務學院文史類男567

陸軍勤務學院文史類女586

陸軍勤務學院理工類男533

海軍工程大學理工類男565

海軍工程大學理工類女591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理工類男516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理工類女572

海軍潛艇學院理工類男527

海軍航空大學理工類男514

海軍航空大學理工類女572

海軍軍醫大學理工類男603

海軍軍醫大學理工類女624

空軍工程大學理工類男516

空軍工程大學理工類女553

空軍航空大學理工類男516

空軍預警學院理工類男546

空軍軍醫大學理工類男574

空軍軍醫大學理工類女598

火箭軍工程大學理工類男515

火箭軍工程大學理工類女576

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理工類男515

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理工類女532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文史類男542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文史類女599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理工類男514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理工類女553

武警工程大學文史類男566

武警工程大學理工類男534

武警工程大學理工類女573

武警警官學院文史類男557

武警警官學院理工類男545

武警特種警察學院理工類男540

武警海警學院理工類 男 537

武警海警學院 理工類 女 577

過來人告訴你報考軍校,還是普通大學?附2019年山東錄取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