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講道理"明明是一個褒義詞,可令無數家長苦惱的是,有時候在教育孩子時,卻失效了。

01 大人的"理",孩子不明白

一次家庭聚會,家裡來了一位新客人,舅舅帶著女朋友也來參加家庭聚會了。

舅舅的女朋友彬彬有禮,一進門跟各位親戚都問了好。看見2歲的圓圓在客廳玩,也蹲下來友好地打了聲招呼。

重要的客人第一次來訪,圓圓媽媽也想讓孩子表現得友好一些,一邊扶著圓圓的肩膀,想讓她正對著阿姨,一邊說:"圓圓,快說阿姨好。"

可是圓圓手裡正拿著玩具,玩得不亦樂乎,完全沒有理會媽媽,連眼睛都沒抬一下。

圓圓媽媽急了,她不想讓新客人對咱家的印象差,就摟著圓圓,不斷地在圓圓耳邊唸叨:"圓圓你要講禮貌呀,家裡來客人了要打招呼呀,媽媽不是教過你說你好嗎?"

這個場景讓舅舅的女朋友也有點尷尬了,連忙說:"孩子還小,沒關係的,讓她好好玩。"

生活中像圓圓媽媽這樣的父母也很多,見過太多不講道理的"熊孩子",很注重培養孩子,希望他成成為一個有禮有節、品行良好的人。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這些家長的責任心值得肯定,可有些"理"在大人看來理所當然很容易辦到,但小孩子卻不明白。

圓圓才2歲,還處在"認識自我"的階段。"打招呼""問好""道歉"等交往技巧,是成人之間約定俗成的"禮節"。

儘管媽媽不斷地教育、講道理,可這個階段的孩子無法理解其中的關係。只能是一副"我是誰?我在哪?"的懵懂狀態。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02 道理講太多,變成了"嘮叨"

《小歡喜》裡陶虹扮演的宋倩,強大的控制慾令無數觀眾膽寒。可她並不是一個喜歡用暴力方式對待孩子的家長。恰恰相反,她最擅長的反而是苦口婆心地跟英子"講道理"。

英子考了第二名,她擰著眉毛,表情凝重地跟英子分析事情的"緊迫性";

英子喜歡航天航空相關的東西,她覺得這個不好,也是用講道理的方式,想讓英子改變想法來聽自己的;

她會對英子說"咱倆的夢想,應該是一樣的呀"。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話說得沒錯,她確實是為了英子好。可她做的一切、說的一切,在英子看來,卻已經變了味。

家長道理講得太多,在孩子耳朵裡就變成了"嘮叨"。無論說得多麼在理,孩子都聽不進去。

遇到青春期的孩子,這種"嘮叨"還會變成無形的壓力,逼迫孩子在沉默中爆發。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03 輸在"講道理"上的父母

幾條小魚兒生活在一個小缸裡,人們覺得這些魚就只有那麼大。

一天小魚缸無疑被撞破了,主人將魚換到一個大魚缸。過了一段時間,這幾條小魚竟然長大了。

這就是教育中常提到的"魚缸法則"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植物也同樣如此。

辦公室裡有幾缽吊籃,明明前幾天還長得挺茂盛,可在最繁盛的時候,卻漸漸枯萎。去諮詢了會養植物的人。他說:"你把盆換大一點。"

沿著盆邊,輕輕將吊籃整個根底挖出來,才發現吊籃的根部早已將整個空間佔滿了。

魚需要成長的空間,植物需要成長空間。世間萬物如此,孩子也不例外。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兒童精神病學家丹尼爾·西格爾說:

"孩子需要被欣賞和珍視,而不是被管教。"

父母越是"講道理",給孩子的限制就越多,如同把孩子養到了小魚缸裡。我們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卻適得其反,給孩子增減了太多了枷鎖,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04 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教育孩子,要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 要懂得"留白"。

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是"說"出來的,而是父母"做"出來的。

丨示範

孩子不會"打招呼"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最好的方法是"示範"

樂樂是一個略顯羞澀和膽小的孩子,一直都不習慣開口打招呼。後來奶奶過來帶了一段時間,沒想到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一仔細問才發現其中竅門。原來樂樂媽媽原本也很內斂,說話輕聲細氣,自己打招呼都很秀氣,教育要孩子主動打招呼,實在沒有說服力。

樂樂奶奶就不同了,為人很外向,她沒有刻意要孩子打招呼,但每次她自己見到熟人,都熱情打招呼。卻在無意間用自己的行動"說服"了孩子。

"講"道理沒效果,家長的親身"示範"卻很有效。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丨共情

家長在講道理的時候,很容易忽視孩子當下的感受。

就像上面說到的圓圓,孩子並不能理解大人之間的禮儀,又在專注地玩著自己的玩具,卻被媽媽打斷,還要強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心裡其實是抗拒的。

看到孩子"不講理",家長還會更加心急生氣,於是厲聲責備。越是如此,局面就會越糟糕。

瞭解兒童發展的規律,理解孩子當下的情緒和感受,就不會對孩子過多的苛責。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共情",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情況,不需要對孩子"講道理"。該釋懷的,反而是我們自己。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丨讓孩子自己形成試錯經驗

孩子與成人的交往,和與同齡人的交往體驗是不一樣的。

比如孩子想要玩什麼玩具,在家裡父母都不會跟他搶。可如果在學校,就會遭遇同齡人的拒絕。

孩子在與同齡人交往的過程裡,靠自己試錯的經驗,積累交往技巧。他們會知道"如果我不商量,別人就不會答應""如果我不分享,我就玩不了這玩具"。

同樣的道理,在教育孩子其他的行為習慣時,也有必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做錯的後果。無論做過什麼不對的事情,學會面對,知道根據不好的後果,糾正先前的行為,比家長費口舌的說一萬句要有效得多。

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最有說服力的教育,不一定要說出來

道理講得越多越無力。有時家長的一份理解、一個眼神、一個擁抱,足以給孩子鼓勵。一份行動、一份示範、一次體驗,也更有說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