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現於智慧科技時代,無論是掌上辦公,物聯網,區塊鏈,數字貨幣,大數據及醫療板塊方面,都離不開雲服務的技術支持,而云科技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之一。

那誰才是雲技術最大的龍頭?

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國內政策不再一味追求GDP增速,更加重視產業升級、環保等提升發展質量的工作。

在內外部因素作用下,宏觀經濟形勢承受較大壓力,各個行業也都不同程度的承受壓力,雲計算是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需求景氣行業方向,不斷產生投資機會

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全球雲計算市場複合增速在20%左右,中國市場增速更快,中國公有云市場複合增速接近40%,而私有云市場複合增速也超過20%。

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除了雲計算之外,代表科技行業發展方向的物聯網、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等新興領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與數據關係密切。

大量的數據計算構成了這些技術應用的基礎,這就需要依靠服務器這一物理硬件來實現。也正因為如此,在這些新興技術不斷突破並逐漸落地應用的過程中,產生了對服務器的剛性需求。

服務器成為了構建未來新興信息技術應用的通用基礎設施,任何下游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服務器提供物理承載,這是服務器行業的獨特魅力——未來增長確定性強,不會因為個別技術應用的需求波動而出現需求大幅波動。

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浪潮信息:兼具人工智能、國產軟件、雄安的科技股

這波科技股從科大訊飛開始,到四維圖新、浙大網新、用友軟件,再到人工智能芯片概念股(國產芯片),現在又有從芯片到國產軟件的演變趨勢,國產軟件裡浪潮集團基本能排在前列,今天從市場資金來看,重點搶的浪潮信息的籌碼,浪潮信息確實核心技術過硬,同時兼具國產軟件、人工智能、雄安概念。體量也夠大,能夠容納從鋰電池分流出來的大資金,因此我覺得有望連續走強,走出四維圖新的走勢

浪潮軟件中標國稅總局網絡發票項目,公司是浪潮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主營軟件與系統集成、計算機及應用產品。近年來,公司進一步明確了智慧政府方案和服務供應商的戰略定位。面對良好的行業發展機遇,公司繼續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加強自主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力度,積極開發面向行業的雲應用系統和解決方案,不斷提高整體產品競爭力。同時積極適應市場需要,通過調整業務部門架構、優化運營模式、加強內部控制,堅定不移的走應用軟件"產品化、專業化"道路,進一步探索跨行業的複製和應用,在行業鞏固與創新、資源複用領域均獲得長足發展,在行業解決方案、技術研發、項目實施和管理、市場管理、內部控制以及產品競爭力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2013年5月,股東大會同意公司受讓大股東旗下浪潮匯彩持有的浪潮天梭高端容錯計算機項目、浪潮海量信息存儲系統及應用示範項目相關的技術秘密和35項專利權,以收入分成方式支付對價。兩個項目的收入分成率為9.25%,有效分成壽命期限為8年,有效分成年限從兩項研發成果應用產品產業化、量產併產生銷售收入開始計算。雙方擬以2億元作為保底價,若超過2億元,則以實際分成金額作為交易價格。兩個項目陸續獲得科技部技術驗收。其中,“高端計算機”項目將使我國金融、電信和國家重點項目擺脫對IBM等外企的依賴,市場空間巨大;“海量存儲”項目是雲計算的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並已在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應用。據介紹,此次擬收購的浪潮天梭高端容錯計算機項目與浪潮海量信息存儲系統及應用示範項目,均為浪潮集團承接的“十一五”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重點研發項目,項目已於2012年相繼獲得國家科技部技術驗收。

(1)競爭結構

服務器是一個全球競爭的市場,從IDC定期公佈的數據來看,供應商格局比較穩定,都是Dell、HP等著名品牌,最大的變化是浪潮信息的崛起,其市場份額逐年提升,已位居全球第三,但距離前兩名15%以上市佔率,仍有一定差距和空間。

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單看國內市場,浪潮也處於領導地位,近期貿易摩擦影響了華為的CPU採購,也會導致第二大競爭對手華為服務器業務調整,對浪潮信息可能是一個被動利好。

(2)浪潮股東背景

浪潮信息是典型的地方國企,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山東省國資委,控股股東為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雲科技的浪潮?大股東坐鎮,難以倒下的股票

截至2018年年末,公司第一大股東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股39.12%,其中浪潮集團直接持股38.72%,間接持股0.4%。

山東省國資委通過孫公司浪潮集團控股浪潮信息。浪潮信息的國企身份帶來了三重利好:

第一公司治理風險較低,特別是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利益、公司財務造假等惡性風險較低;

第二公司具備國產替代或自主可控邏輯,在國內市場競標採購中相對海外品牌具有優勢;

第三點是山東省地方國資的特點,由於獨特的儒家文化和經濟、歷史因素,山東省湧現了大量優質國有企業,形成了集群效應,例如華魯恆升、萬華化學、濰柴動力、山東黃金等。

山東是國企質地較好的省份之一,這和江浙、廣深以民企領先的經濟結構有很大差異,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有機會可以單獨撰文討論。

(3)投資亮點

公司在國際競爭中發揮中國製造低價高質服務好的優勢,在國內競爭中發揮管理和規模優勢,不斷提升市佔率及行業地位

在下游需求高景氣的背景下,取得收入規模的增長,從而帶動業績和股價增長。

3年前,公司提出了2021年做到全球第三的目標,已經提前3年實現。現今公司提出了2022年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是否能夠實現,大家拭目以待。

從公司財報中,收入持續增長,淨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在毛利率穩定的情況下,實現淨利率的改善,公司整體經營水平逐步改善。

5、從聯想集團看低毛利業務的提升的可能性

可能大家對於浪潮信息的收入增長理解較為透徹,但是公司股價走勢並未出現10倍股的長期持續上漲態勢,背後原因是市場並不看好浪潮信息的收入增長向業績增長的順利傳導。

公司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其毛利率和淨利率處於較低水平,市場由此解讀為公司業務含金量低。認為公司即使規模做大,在上游巨頭供應商,和下游巨頭客戶的雙重擠壓下,也無力釋放利潤。

歷史或許能給出答案,有一家商業模式和浪潮信息類似的中國公司,已經探明瞭成長道路,這就是個人電腦PC市場全球第一的聯想集團(0992.HK),兩者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如參照聯想集團(0992.HK)2009年-2015年的歷史經驗,浪潮信息未來可能會有不錯的業績增長。

從結果看來,聯想集團在這6年中實現了三件事:

第一,PC業務從全球第四增長至全球第一,從而帶動收入規模增長1倍;

第二,在規模效應和效率提升帶動下,毛利率提升了30%(不是30個百分點),淨利率提升120%,帶動利潤規模提升470%;

第三,雖然到了2014年報毛利率仍在僅有14.43%,而淨利潤率僅1.81%,在看似雞肋的商業模式不變的情況下,公司實打實的業績推動股價從2009年底部的0.937元(前復權,下同),上漲到了2015年5月高點的11.278元,成為10倍股-Ten bagger。

聯想集團業績釋放的本質原因是,隨著市佔率提升和收入規模擴大,公司在上游元器件採購市場的話語權提升,從而獲取更高的採購價格折扣和更長的賬期優惠——價格折扣將會體現為成本下降和毛利率提升,而賬期優惠有助於平衡採購付款賬期短於銷售回款賬期的錯配問題,從而減少對運營資本的佔用,以節約財務費用的形式提升淨利率。最終通過規模優勢,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仔細對比浪潮信息的邏輯,和聯想集團的成功經驗,就會理解,浪潮信息如果能夠如期實現全球服務器第一的目標,業績改善值得期待。

從更高的產業邏輯看,服務器行業類似於手機、PC、電視等電子製造業,本身就是中國擅長的產業分工,理應成長出中國血統的全球第一,目前看浪潮信息有希望。

6、配股爭議下如何看待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可能性

不少人對於浪潮信息的爭議很大,負面觀點集中在公司的配股操作上。

配股是A股投資者不太熟悉的一種再融資手段,反倒是港股、美股市場上比較常見。

與A股投資者熟悉的定增等再融資手段相比,配股同樣是上市公司增發股票,區別在於配股的發行對象,定增是適用於少數股東定向增發一般不超過10名,公開配股是對所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股東根據目前的股票數量配一定比例的股票。

如果老股東不參與配股,則手上的股票會被稀釋,導致每股盈利下降,理論上利空股價,因此浪潮信息籌劃配股的公告發布後,股價出現了短期明顯下跌,從24元平臺直接下跌到20元股價平臺。

市場對於浪潮信息的配股擔憂主要有兩點:

一是擔心公司資金鍊緊張,未來是否會出現財務風險,甚至由此引申到對於公司低利潤率的批評;

二是質疑公司為何不選擇定增、可轉債的方式再融資。

問題一、公司資金鍊風險?

關於低利潤率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參考前述討論,是服務器行業的正常特點和公司的競爭力所在,不再贅述。

公司的資金需求的確很大,但是能夠有把握確定的是,這些資金都被用於主營業務擴大規模,而非不正當用途。

一方面,是公司的優質國企屬性決定了不會出現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問題。

另一方面,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典型的輕資產模式,2018年底256億總資產中,非流動資產僅21.50億,主要資金都轉化為了應收賬款、存貨和現金及等價物。

公司的應收賬款付款方主要是互聯網巨頭、政府、金融、能源、運營商等優質客戶,風險較低。存貨是CPU、內存、硬盤等高技術產品,在57天左右的存貨週轉天數下跌價風險可控。現金及等價物質量最好的資產。

其實,公司的資金需求非常簡單,就是為了滿足主營業務不斷擴張的運營資金佔用需求。

簡單來說,隨著公司市佔率提升,收入規模擴大,公司需要採購更多元器件,生產更多服務器,並銷售產生更多應收賬款,從而導致運營資金佔用量提升。可以理解為浪潮信息是墊資運營的商業模式,其資金實力直接影響收入規模上限。

其實行業內部分超大型客戶對供應商的資產負債率有最高要求,一旦超過,則會控制訂單規模以規避風險,從而影響浪潮收入增長。

浪潮目前的配股融資,應該主要是為了控制資產負債率低於65%,對比2009-2015年的聯想集團80%以上的負債率,可見浪潮的資金需求不是由於負面的償債壓力,而是為了未來成長做好儲備。

問題二、為何不採用定增、可轉債融資?

這主要還是受限於市場整體政策,如果採用定增、可轉債的方式融資,首先必須規劃募投項目,不能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我們剛剛分析過,浪潮信息的資金需求就是要用於運營資金,而並非自建產線、自建大樓、併購資產等項目,這是輕資產業務的特點,但恰恰是不被目前政策支持的。

如配股成功,浪潮信息是否會迎來迎來新一輪收入增長期呢?

公司曾於2017年7月完成過一次30億元規模的配股融資,2017年收入增長110%,2018年增長84%。

這個階段也是公司實現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2017年浪潮信息成為服務器行業全球第四,2018年提升到全球第三,資金補充為公司收入增長提供了支持。

對應的,公司運營資金規模從2016年底的25億提升到2017年底的57億,32億元的差額與配股資金規模匹配,表明公司把融資所得用於擴大主業。在公司收入規模增長的過程中,運營資本/營業總收入的值穩定在16%-18%左右。

此次20億元配股,如2020年中到位,是否能支持公司2020年、2021年收入規模迎來新一輪增長,穩步邁向2022年服務器全球第一的目標呢?拭目以待。

特別說明:資料來源於招股說明書及其他公開資料,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