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灌腸第一人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其著作《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元朝明朝以後被奉為“醫聖”(

醫中之聖,方中之祖),至今仍有地區有廟供奉香火。

張仲景幼時便勤奮好學、博覽群書,並在10歲時,拜當時名醫張伯祖為師,刻苦鑽研終成一代名醫,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挖掘學習。


張仲景——灌腸第一人


灌腸第一人


一天,張仲景的老師張伯祖正在為一位病人診治,診斷的結果為“熱邪傷津,體虛便秘”所致。既然是便秘,那麼就需用瀉藥幫助該病人排洩出乾結的大便。


但該病人體質特別虛弱,若用瀉藥身體會支撐不住。張伯祖不禁陷入沉思,一時也沒有辦法。見老師束手無策,站在一旁的張仲景也著急了,便開動腦筋思考。忽然,他靈光一現,想到一妙計。


他取來一勺蜂蜜,倒在一銅碗裡,然後用小火煎熬,並不斷用細竹棍攪動,漸漸地蜂蜜被熬成了粘稠的塊狀物。將結塊的蜂蜜放在一旁稍微冷卻,待溫度可接觸後把它捏成—頭稍尖的類似楔形的形狀,然後將尖頭朝前輕緩地塞入了病人的肛門。過了不久,病人便拉出了一大坨髒臭的糞便,身體也頓時好了一大半,沒用幾天病人便康復了。


張伯祖更是對這種治法大加讚賞,逢人便誇。


張仲景——灌腸第一人

餃子的發明者

張仲景在告老還鄉途中看到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一心想要救治他們。


但是自從張仲景回到家鄉後,求醫的人特別多,每天忙的不可開交,因此,他叫弟子在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功德。

張仲景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學說哺育了世代名醫,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