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為什麼要叛亂?

說起安史之亂,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國歷史重要的分水嶺。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由盛轉衰,也因此失去了對周邊民族的優勢地位。那麼,安史之亂究竟是怎麼爆發的呢?我們所知道的安史之亂,故事情節都是這樣的:安祿山是一個沒有什麼背景的胡人,但他特別能來事,唐玄宗很喜歡他,提拔他做了高官。在唐玄宗執政後期,沉迷於享樂,荒廢朝政,使得野心勃勃的安祿山有機可乘,發動了叛亂。

安祿山為什麼要叛亂?

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安史之亂的原因:安史之亂的爆發,從根本上看要歸結於唐玄宗的對外擴張政策。是不是很奇怪,對外擴張是國力強盛的表現,為什麼在這裡反而引來了叛亂呢?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朝廷的行政系統變為以效率為導向 ;第二是朝廷內部各大集團對軍權的爭奪;第三是出現了軍力外重內輕,中央政權的實力和威信下降。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安祿山本來只是一個無名小卒,後來得到唐玄宗的賞識成為了唐朝北部邊疆的重要統帥。他之所以能崛起,正是因為朝廷對外擴張政策,導致了國家財政以效率為導向。對外擴張就意味著要打仗,打仗當然要講究效率,所謂兵貴神速。但是,在唐朝的前期,軍事制度是實行的府兵制,這是一種戰時是兵,非戰時是農的兵農合一制度。府兵平時務農,且不用繳納稅賦,一旦發生戰事,立馬上陣打仗,並且武器馬匹全部自理。後來府兵制不斷的衰落,在唐玄宗時代正式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募兵制就是由國家發錢,招募士兵,成為職業軍人,不用務農,戰鬥力也比較強。可正是募兵制給唐朝埋下了安史之亂的種子,因為府兵制戰時打仗,打完了仗就要回到自己家裡務農。而募兵制招來的士兵可以長期駐紮邊關,一直跟著自己的將領,這樣就容易出現軍閥。

更重要的是,唐玄宗為了確保對外擴張的勝利,改變了朝廷的財政制度。之前軍隊的軍餉是由中央先把錢收上來,在給各藩鎮軍隊發響,效率太低。於是,唐玄宗就把各藩鎮的地方財政下放給藩鎮自己掌管。這樣藩鎮手裡又有兵又有錢,在中央實力衰弱後容易形成割據勢力。

唐玄宗時期,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安祿山擔任的第一個高級職位是平盧節度使,也就是今天的遼寧與河北交界地帶。這個地方是當時依附唐朝的遊牧部族的定居地,而安祿山是混血兒,又長期生活在多民族雜處的河北地區,據說他還精通六門語言,可以說是平盧節度使的最合適的人選。

安祿山為什麼要叛亂?

唐玄宗的對外擴張還造成另一個後果就是利益集團對軍權的爭奪,安祿山在叛亂時已經是三個藩鎮的節度使了,這要歸功於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唐朝有一項制度叫出將入相,文官可以擔任武將,而立下卓越戰功的將領也可以回到朝廷擔任宰相。就是這個制度使得李林甫怕高級將領立下戰功後對他的宰相位置造成威脅,因此向唐玄宗建議,應該多用那些寒門出身的人和胡人擔任武將。正是這個建議,使得安祿山官運亨通,從平盧節度使發展為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個藩鎮節度使。范陽就是今天的北京市一帶,河東主要是今天的山西一帶,這就等於是把唐朝整個華北邊疆都交到了安祿山手中。

唐玄宗的對外擴張政策造成的還有一個後果就是朝廷的軍事力量外重內輕,在安祿山叛亂時,安祿山手裡有18萬久經沙場的士兵,而朝廷手裡只有不到8萬人。雖然朝廷兵力不多,但是安祿山也是不敢叛亂的,後來之所以敢叛亂,要歸功於一個人--楊國忠。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接任宰相位置,他接任宰相位置後,急於做出成績,就發動了攻打南詔的戰爭。結果打敗而歸,七萬大軍全軍覆沒,極大的透支了唐朝的國力,同時也使朝廷的威信掃地,老百姓怨聲載道。

其實唐玄宗想過將安祿山召入朝廷任宰相的,但是被楊國忠勸阻了,也因此他們兩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楊國忠還誣告安祿山造反,於是唐玄宗把安祿山召入京城試探了一番,不料安祿山表現的很忠心,還反過來哭訴楊國忠誣告自己。楊國忠很尷尬,在安祿山回去以後,把安祿山在長安的家給抄了,這一來,他們兩個的關係已經是不可調和了。

此時的安祿山被楊國忠步步緊逼,而他自己仕途的上升空間也被楊國忠截斷了,恰好朝廷剛剛經歷大敗,實力下滑,在老百姓心裡的威信掃地,同時安祿山自己手裡的兵力比朝廷的還要多。於是第二年,安祿山就打出“奉旨討伐逆賊楊國忠”旗號,發動叛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