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十年的白酒变化也是一部峥嵘沧桑史

白酒是世界蒸馏酒的一大门类,因为其用曲酿造及发酵周期长,使得酿出的酒有复杂的发酵气味,而这赋予了其独特的个性,使得其成为风格完全不同于其他蒸馏酒的烈酒饮料。

中国酒历史很长,但主体是酿造酒,作为蒸馏酒的白酒历史并不像一些酒厂宣传的那么长。关于白酒历史,学术上有众多说法,主流的观点认为白酒起源于北宋金元时期,刘伶醉酒厂发掘出的始创于公元1126年的烧锅遗址便是明证。对于中国酒历史,在古代是以黄酒为主,白酒在清朝中后期开始慢慢发展,到了新中国时期,其工艺、市场有了极大的发展。

这几十年的白酒变化也是一部峥嵘沧桑史


相比现在,民国时期的白酒酿造还是属于一个比较古老的状态,当时中国的主流酒是清香酒,北方以大曲清香酒为主,南方以小曲酒为主,除了小曲清香,还有小曲米香、豉香。抗日战争对川酒发展有较大的推动,当时中国大量人才、资源迁居西南,西南的大曲、小曲酒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好的发展。据记载,抗战前期,泸州曲酒年产量曾超过800吨,抗战时期全年最大曲酒生产达1800余吨,这从某一方面揭示了抗战对四川白酒的推动,也反应了当前泸州境内老窖池的产能。

虽然这一时期对西南酿酒产业有推动,但当时的主流还是以小曲酒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举国上下百废待新,建国最初的那几年,酿酒产业处于一个逐步恢复的状态。第一次评酒会评了四大名酒,其中没有五粮液、董酒等后来知名的白酒,这是因为在那个时期,五粮液和董酒还没有开始生产。

五十年代中后期,各地白酒开始恢复生产。当时的白酒酿造,并不是国家的重要产业,因此其产能都不大,一些酒厂都隶属于当地的其他企业。比方说董酒厂,当时隶属于遵义市酒精厂。对于当时的白酒,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可能是国家许多领导喜欢白酒,使得许多地方政府都会组建自己的酒厂,小批量生产,作为接待用酒等等。因此在那一时期,一些酒厂的状态可以是一个亏损的状态,产能也不大,但其主要目的就是酿好酒。而这给了许多酒厂试验好工艺酒的基础,解放初贵州许多酒厂都是在当地小酒坊基础上组合而成,由于之前的经济环境恶劣,那些小酒坊大多只酿小曲酒,组合之后的酒厂纷纷开始试验大曲酒,从某一方面,这推动了酿酒工艺的发展。

这几十年的白酒变化也是一部峥嵘沧桑史


虽然西南地区酿出的白酒品质很好,但酿造工艺确实很乱,许多酒厂的酿造还处于老师傅凭感觉的状态,比方说堆积温度需要多高,糟醅湿度要多大,这都凭手感摸。对于同一种工艺,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师傅按不同的操作,结果酿出不同味道酒的情况。除此之外,老师傅之间有技术秘密,交流不多,一些工艺缺乏融会贯通的提升。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使得南方一些酒厂酿出的酒品质不稳定。

白酒“试点”是因为这些问题,在那一时间,由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试点的目的是总结酿酒工艺,细化工艺操作,试验各种方法,进行各类研究。在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白酒领域先后进行了茅台试点、汾酒试点、泸州试点等各类大大小小的试点。通过这些试点,标准化了各种流派的酿酒工艺,为这些工艺酒而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大试点奠定了许多流派白酒的工艺基础,那么而后的“大联动”则是对这些工艺流派的进一步推广。在那个没有技术秘密的年代里,酒师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其交流的专业内容也是很深的,除此之外,一些酒师还到其他酒厂,与他们的酿造人员一起深入一线,一起酿造,一起试验,一起讨论,总结酿造工艺,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那个时代,孕育出了许多白酒。十七大名酒之一的武陵酒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武陵酒产自湖南省常德市,这里没有酿酱酒的历史,其诞生是因为当时湖南省的茅台酒配额不够,省里相关领导决定在湖南开发一款品质与茅台酒接近的酱酒,武陵酒接此重任,先后三次去茅台酒厂参观学习,同时茅台也派技术人员交流指导,通过两年努力,终于在1973年试制出优质酱香酒——武陵酒。

不同于之前的“大试点”,“大联动”更多是酒厂之间的互动,不过没有之前“大试点”所打下的基础,“大联动”很难孕育出那么多风格的白酒,毕竟在大试点之后,许多大型酒厂都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而这也为后期酒厂间的交流、研究、讨论奠定了基础。

这几十年的白酒变化也是一部峥嵘沧桑史


从五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白酒产量基本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态势,工艺有了很大的跃进。改革开放之后,许多酒厂扩产,在八十年代,一些白酒工艺是基于扩产而研究的,人工老窖,立体制曲,机械化酿造等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些并不能满足白酒产能扩张的需求,1987年贵阳会议之后,酒精酒开始大规模发展,这次会议的全称叫《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而这拉开了白酒新的序幕。

这几十年的白酒变化也是一部峥嵘沧桑史


90年代,由于白酒产能过大,一些酒企将重点工作由酿酒转变为白酒营销,“广告酒”在那一时期兴起。90年代末的“假酒事件”冲击了整个白酒行业,到了本世纪初,白酒已进入到名酒和民酒二维发展的局面。名酒以茅台、五粮液等酒企为代表,其工艺保持较好,这十几年,价格上涨成为其主旋律,当然其市场很受行情尤其是国家政策的影响;民酒以洋河为代表,不同的酒企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占领渠道,比方说洋河的“后备箱”模式,口子窖的“盘中盘”模式等等。相比之前的广告酒,这一时期的民酒营销没有那么浮夸,但其侧重点于广告轰炸和渠道占领,但对消费者缺乏正确的引导,一些酒企引导消费者海量拼酒,虽然这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白酒的消费,但却引起了消费者对白酒的反感。不同于高端白酒如过山车般的涨跌,当前的大众白酒正处于逐步萎缩的状态,从某一方面,这也折射了大众对白酒的态度。

从90年代到现在,一二线名酒企工艺基本处于保持状态,其他酒企的工艺除个别几家酒厂外基本处于退步状态,还有些酒厂倒闭彻底没落,工艺成为历史,这种风味的白酒只能在老酒里面回味,喝一瓶,少一瓶,且喝且珍惜。更可惜的是,有些酒厂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工艺还没来得及整理就已彻底没落,以至于关于一些酒的工艺信息,我们连资料都查不到。总的来说,十二大香型并不能涵盖白酒的风格、路数,这只是白酒风格的一部分,在此之外,还有许多路数。

这几十年的白酒变化也是一部峥嵘沧桑史


对于白酒工艺,要说进步,那就是机械化、智能化操作和勾兑设计,机械化、智能化操作能够提高效率,降低酿酒成本;对于白酒调酒的灵魂——调酒师,他们的品酒水平确实比过去厉害,设计酒所选用的各种原酒、调味酒的角度也更开。

虽然现在的名酒势头很好,但脱离大众的名酒不知道还能走多远,服务大众的酒企现在也不太好做,毕竟老百姓喝酒越来越理智了。对于这些酒企,也在寻找新的方向,多元化营销是他们的一种战略,因为现在的白酒新市场也不具规模,难以消化掉酒厂的巨大产能。品酒圈营销是一种模式,但就目前而言,这个圈子还需要培养,时间和周期都比较长,其圈子的消费力很弱。

总的来说,对于当前白酒市场,我们不宜臆测,但钱在我们手上,我们不需慌张也不需着急,不合适的时候我们就不买。白酒行情好的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些在酿酒且卖不动的品牌,他们的非传统渠道产品有可能有性价比;而在白酒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静观名酒降价,在好的时机,好的价位,购买自己喜欢的酒。对于白酒这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进步、有徘徊,但其已成当前酒类饮料消费的主流,而这也推动了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烈酒消费市场。对于白酒,个人认为,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但我相信这个行业以后能够走得更好。最后,对于白酒这几十年的变化,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