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尋蹤,鮮為人知的圓明園"觀水法"歷史變遷


圓明園觀水法位於西洋樓遠瀛觀南端,是乾隆帝觀看噴水景色之地,主要建築有安放皇帝寶座的臺基,後面立高大的石雕圍屏風,兩邊設巴克魯門,門兩側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噴水的水池。

觀水法的獸戰和時鐘是西洋樓中的建築遊戲。觀水法位於遠瀛觀中軸線南端,池旁依勢設置各種獸類,呈半圓形,表示獸戰和林中逐鹿等遊戲;

噴水的管口安裝有時鐘,根據中國傳統的計時方法,用12種動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個時辰,每隔1時辰便有1獸的口中向池內噴射水。

1860年被英法聯軍破壞,1910年後殘存的石屏風雕花石心被愛新覺羅載濤運往朗潤園內,1977年運回原處,但部件已經殘缺不全。

我們至今可以從留存下來的清代銅版畫,清末老照片及復原圖一睹它曾經的風姿。

目前, 大水法的殘垣斷壁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圓明園的象徵。

這些殘垣斷壁告誡我們不忘歷史,落後就要捱打!我輩當更加努力,找回曾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