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三代」30年收藏站台票3000張,見證時代變遷


在西安火車站候車大廳做服務人員32年,譚仲元時常有一種錯覺,日子是重複不變的。幾十年來,來去匆匆的旅客,相似的問題或求助,始終如一的笑臉與服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但每每翻出自己這些年來收藏下來的3000餘張站臺票,他就能清楚地感受到,這個社會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著,小小站臺票也記錄著時代變遷。

老譚收藏的數千餘張站臺票中,時間最早的一套來自1984年。那是西安鐵路局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週年發行的,一套四張。如書籤一樣的票面上印刷著鐘樓、華清池、大雁塔等幾處西安最知名的文化景點。最新潮最“時髦”的一套來自2008年,是兩張“長”得像火車票的磁卡票,分別售自北京南站和天津站。據老譚說,這是當年為慶祝京津城際高鐵開通,兩個車站紀念發售的。從兩種票面上不難看出時代在發展。

“首先是售價,可以看到,1984年的站臺票只要1分錢,2008年是1元錢。另外,兩張票的規格、購買方式、檢票方式都是不一樣的。”老譚說,我國自1910年開始使用首張站臺票以來,乘客如有需要都需通過接站或送站信息到人工窗口購買,即使是在自助售票機已經逐漸發展的更方便、更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今天。進站也是需要人工檢票。但這一套磁卡票當時機器可售、閘機可檢,就票據本身來說就是一個大的變化與發展。


而在這兩種票之間,站臺票的發展還經歷了另外一次相對來說不太“顯眼”的變革。“那是1992年,中國鐵路總公司以文件的方式,對站臺票的規格、編碼、用字等做了統一規範。此後站臺票從以前的五花八門變得正式標準起來了,也逐漸成了收藏界的新寵。”

也是在那一年,譚仲元迷上了收藏站臺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自己對站臺票的痴迷一方面來自於對鐵路文化的感情,一方面是想留下些什麼有意義的“見證”。“我算是個‘鐵三代’,從小在鐵路邊長大,畢業後又幹了這一行,對鐵路是非常有感情的,從小到大也一直親眼見證著火車、鐵路線的發展,就想將這種變化想辦法保留下來。”那時候,站臺票可能是最直觀的記錄著這種變化的票據了。

“1910年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站臺票就是一張與鐵路常用客票相似的卡片。改革開放後,鐵路人意識到,站臺票不僅可以作為一種迎送旅客進出站的票據憑證,還可以承載更多的信息,於是這個票逐漸開始由卡片式向擁有大幅彩色畫面的印刷品轉變。”特別是1992年相關部門對此進行統一規範後,各個鐵路局爭奇鬥豔,在規範標準內想方設法展現自己的地方特色,譚仲元因此收集到了不少“珍品”。


譚仲元說,這些年來,自己花費了不少心思,也投入了不少錢財與精力,但每次看到它們,就覺得付出再多也值得。“我每天工作的地方就是一方小小的候車室,這些票卻讓我看到了大江南北的好風光,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這些年祖國的發展。”他翻到一張廣州局多年前發行的站臺票指給記者看,“就以廣州局之前發的這個鐵路線圖為例,當年,廣州那邊就一條廣梅汕鐵路,現在你再翻當地的鐵路圖看看,路網已經如蜘蛛網一樣密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