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我國出嫁女兒「價格」變遷,農村爸媽愁白了頭


彩禮的說法來自西周時期,在那個時候,女人還是男人的附屬品。當男人帶走女人時,會給予女方家人一些補償,這種補償後來慢慢衍生,成了現在所有未婚男人都頭疼的彩禮。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時候的彩禮還是四大件: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還有手錶。雖然現在看起來不貴,但在當時,也著實不菲。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彩禮也從原來的舊四大件變成了新四大件:彩電、洗衣機、冰箱和錄音機。直到現在,很多人把彩禮形容成“賣女兒”,價格也一直在增長。

各地的“彩禮”規格不同,在江西最高規格是十八擔。包括了日用品、菸酒,最重要的還是8888888的現金,據說有人稱過,這些現金重105公斤。小編表示還從沒見過那樣的陣仗,不知道大家見過沒?

很多地方迎親還有進門費,伴娘、親戚都伸手要紅包。男方不僅要買首飾衣服,還要給媒人塞紅包。圖為山東一青年的迎親過程,陳先生正在“叫門”,而女方親戚表示不給紅包就不開門。

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娶個城裡媳婦基本是一輩子的奮鬥目標。今年已經48歲的王阿姨對著鏡頭笑了笑,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她每天要在工地綁5000多條鋼絲。而每年省吃儉用攢下的五六萬塊錢,遠遠不夠娶媳婦的。

甚至有些家庭還出現了“借錢娶媳婦”的現象。圖為今年16年10月27日,河南的鄭先生給女方父母打了10萬元的欠條。為了結婚也是拼了。

裴花玉老人想起自己的兒子,快50了還沒娶上媳婦,早已愁白了頭。家裡就一個獨子,斷了香火沒臉見祖宗。老人說自己當時是丈夫用10斤麥子娶回家的,怎麼現在都這樣了,人心不古啊!

農村漢子娶不上媳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姑娘們都奔外頭走了,村裡基本見不到年輕姑娘。圖為深圳的一家紡織廠,這個車間大部分姑娘都是外地人,說起為什麼來這。姑娘們說一方面這裡工資高,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出嫁改變自身的家庭背景。

海南省定安縣龍河鎮高坡村是當地非常有名的村,因為當地人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卿清這一代有80%的的都是男孩子,已經38歲了,別說娶媳婦了。相親的姑娘一聽說他傢什麼都沒有,就扭頭走了。看著窗外的世界,卿清說自己更願意呆在家裡,外面也沒人看得起自己。


彩禮還有很多講究,像“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三斤三兩”都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說法。圖為甘肅一個農村小夥,為了娶媳婦,和親戚借了20萬,最終抱得美人歸。但是這一屁股債,還是得拼個幾年才能還清。

高昂的彩禮費,苛刻的丈母孃,加上自身條件。一些小夥甚至“鋌而走險”從越南買新娘,一整套辦下來也就五六萬,和現在國內的價格比起來可以說是非常便宜。但是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會丟了媳婦還賠錢。你娶媳婦,花了多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