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化工之父範旭東

範旭東,一副眼鏡,削瘦的身形,外表謙和,怎麼看都像一個文弱書生,然而他卻是民國時期的化工大王,堂堂的實業家,被毛主席譽為最不能忘記的四位實業家之一。範旭東生於1883年,湖南人,原來的名字叫源讓,後來考入日本帝國京都大學時,為顯雄心,改名範銳,字旭東。

近代中國化工之父範旭東

畢業後他原本可留學任教,當辛亥革命的消息傳來,範旭東決意歸國投身中華之復興。歸國後,由梁啟超推薦進入財政部,先在北洋政府的鑄幣廠負責化驗分析。這個工作僅僅幹了兩個月,他就辭職了,原因是看不慣北洋政府的腐敗。在歐洲考察的機會,範旭東對歐洲的精鹽生產產生了濃厚興趣,決心投身實業。1914年冬,範旭東來到天津塘沽,看到海灘邊如冰雪一般的鹽坨無邊無際。目睹此景的他分外激動,日後他對夥伴說:“一個化學家,看到這樣豐富的資源,如果還沒有雄心,未免太沒有志氣了。”當時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明確規定,氯化鈉含量不足85%的鹽不許用來做飼料,而中國氯化鈉含量不足50%的鹽卻還在給人食用,純度低,有害雜質還多。因此西方譏笑中國是“食土民族”。1915年,範旭東在天津創辦久大精鹽公司,生產的食鹽純度達到90%以上。範旭東親自設計了一個五角形的商標,起名“海王星”。產品生產出來了,但是被日本商人故意在報紙上散佈“海王星”有毒的消息;英國駐華公使甚至動用軍艦封鎖天津港,阻止運鹽船出港;國內的鹽商也群起而攻之,食鹽長期是國家專營的商品,在軍閥割據的年代,食鹽背後的利益錯綜複雜。範旭東甚至被軍閥綁架,虧了他當官的哥哥救他出來。就在這麼艱苦危險的環境下,範旭東愣是堅持了下來,1917年,公司銷出精鹽1萬擔。1923年增加到了4萬多擔。

近代中國化工之父範旭東

食鹽取得成功,範旭東轉戰制鹼業。鹼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紡織印染都需要用到純鹼。當時西方國家對制鹼形成專利壟斷,中國根本無法獲得製作方法。範旭東曾經到英國卜內門制鹼公司參觀,被對方嘲弄說,你們看不懂制鹼工藝,還是去看看鍋爐房吧。範旭東決心雪恥,他與陳調甫、王小徐、李燭塵以及侯德榜一起合作,僅僅靠著一點簡略的制鹼資料,埋頭鑽研,終於在1926年生產出高質量純鹼。從1918年永利公司成立,到侯氏制鹼法生產出純鹼,永利公司歷經8年,這中間的艱辛我們難以想象。在被外國公司嚴格保密下,沒法購買到成套設備,他們一切都是自己設計,自己製造。1926年8月,永利的紅三角純鹼榮獲費城博覽會金質獎章。李燭塵後來出任共和國食品工業部部長,侯德榜解放後出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為中國化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代中國化工之父範旭東

看到永利的實力,曾有英國公司想入股,範旭東嚴詞拒絕,永利的股東只限於享有中國國籍者。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軍部授意下屬的興中公司奪取永利鹼廠。由於永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日本人想通過”合法手續“得到永利產權。多次找範旭東、李燭塵要求買廠,都以公司規定”必須華籍人士才能入股“而拒絕。日本人失去耐心,強行搶走了天津永利鹼廠。南京戰事打響後,範旭東下令將能帶走的機器、圖紙都西遷重慶,搬不走的埋起來或者沉江,他不想讓心血資敵。1938年9月18日,新的久大鹽廠在自貢成立。第二年,新的永利也在樂山五通橋簡稱。為了紀念天津的永利,五通橋的廠改名”新塘沽“。在重慶永利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張塘沽鹼廠的照片,範旭東常常佇立照片前,對同事說:”我們一定要打回去的“。1945年10月4日,範旭東因操勞過度,在重慶沙坪壩南園逝世。屈居一隅的永利就像屈居陪都重慶的國民黨政府一樣,始終沒有打開局面。但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而不是範旭東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