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說民族工業不能忘的四個人

1953年12月的政協會議期間,中央宴請各界參會的知名人士。工商聯代表張敬禮恰與毛澤東、周恩來同坐一桌。當知道他是近代中國工業的奠基者之一、“狀元公”張謇的侄子後,毛澤東說:“講到中國的民族工業,有四個人不能忘記: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講到化學工業,不能忘記範旭東;講到交通運輸業,不能忘記盧作孚。”

這四個人,在中國近代史上都大名鼎鼎。

先說張之洞。張之洞生於1837年,卒於1909年,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1837年9月12日出生於貴州興義府。1863年考取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中法戰爭時,擢兩廣總督,用馮子材,擊敗法國軍隊。後調湖廣總督,設廣東水陸師學堂,創槍炮廠,開礦務局、制鐵局、織布局,修鐵路。有《張文襄公全集》,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近代史上影響甚大。

張之洞是當時封疆大吏中屈指可數的實業家之一。他在實業救國方面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督辦盧漢鐵路(盧溝橋——武漢,即大名鼎鼎的京漢鐵路),另外一件是把內陸武漢打造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以蘆漢鐵路的修築為契機,張之洞在他主政的18年間,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應商戰、勸農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張之洞興辦實業不遺餘力,他以武漢為中心,先後創辦了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大冶鐵礦、漢陽鐵廠機器廠、鋼軌廠、湖北織布局、繅絲局、紡紗局、制麻局、製革廠等一批近代工業化企業,居全國之冠,資本總額約1130萬兩白銀。漢陽鋼鐵廠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並形成了以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為龍頭的湖北工業內部結構,武漢也一躍而成為全國的重工業基地。一些國內有影響的民營企業相繼產生。湖北的近代工業體系已初步奠定。漢口也由商業重鎮一躍而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國際貿易商埠。

張之洞在中國歷史上居功至偉,他的“湖北新政”所孵化的社會生產力、民族資產階級、新式知識分子、傾向革命的士兵,最終成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使中國歷史走入了新紀元。

再說說張謇。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出生於當時江蘇省海門直隸廳常樂鎮,1885年於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894年(光緒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張謇考中狀元,被授為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張謇三品官銜。1911年張謇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實業總長,並於同年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後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張謇先後建成了大生紗廠及鹽業、榨油、麵粉、冶鐵、輪船等企業,創辦了大生紗廠資本集團,成為商界巨擘,是公認的“東南實業領袖”。

作為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主張“實業救國”,並努力踐行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胡適曾評價說,“張季直(張謇)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30年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了一方,也影響了全國。”

 

科甲出身、狀元及第的張謇,其書法造詣亦很深,楷、隸、行、草兼擅,沉穩深秀,傳世作品不少。

接下來說說範旭東。

範旭東(1883-1945),湖南湘陰縣人,傑出的化工實業家,我國重化學工業的奠基人。

範旭東幼年喪父,隨母謝氏和兄長範源濂到長沙定居,生活十分貧困。曾一度投身保節堂,靠這個“慈善事業”機構供養度日,這使範旭東幼小心靈中種下了發憤圖強、艱苦奮鬥的思想根苗。範源濂曾與蔡鍔同時就學於梁啟超主講的時務學堂,因學習勤奮,深受梁啟超愛護,得發兼理學堂事務,半工半讀,以贍養老母和培育幼弟讀書。

在兄長範源濂幫助下,範旭東於1900年東渡日本留學,191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理科化學系。1911年回國,在北洋政府北京鑄幣廠負責化驗分析,但由於不滿當時官場的腐敗,兩個月後辭去了工作。不久,被派赴西歐考察英、法、德、比等國的製鹽及制鹼工業,收穫很大。回國後,歷盡艱辛,於1914年在天津塘沽創辦久大精鹽公司。在此基礎上,範旭東為實現實業救國和發展化學工業的願望,又著手發展制鹼工業。20年代初,他創辦了亞洲第一座純鹼工廠——永利化學公司鹼廠,突破了外國公司的壟斷,與侯德榜等成功地解決了制鹼過程一系列化學工藝與工程技術問題。30年代,他創辦了我國第一座生產合成氨的聯合企業——永利化學公司錏廠。抗戰期間,他在大後方先後創辦了久大川廠和永利川廠,推進了大西南建設,支援了抗戰,為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945年,範旭東在重慶病逝。

範旭東還是武術名家,精鐵砂掌和螳螂拳。光緒年間,沙俄大兵在西伯利亞霍地市大擺擂臺數日,譏笑我偌大中國民孱國弱而無能人。範旭東奮勇前往,連連挫敗沙俄拳擊家10餘人,奪得了錦標,為國爭了光。

最後說說盧作孚。

盧作孚(1893-1952年),原名魁先,別名盧思,重慶市合川人。著名的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盧作孚自幼好學,天資聰穎。因家境貧寒,小學畢業輟學,自學成才,歷歲開館辦補習學校,講授中學數學。邊教書邊自學,編著有《中等代數》、《三角》、《幾何學等最新講義》,他著的《應用數題新解》一書,當年由重慶中西書局出版發行。

1925年秋,盧作孚棄學從商,在合川創辦了民生實業公司,誠信經營,企業如滾雪球般日漸做大,到1949年,擁有148艘江海輪船,投資60多個企事業單位,成為中國最大和最有影響的民營企業集團之一。他以一條百噸的小輪船起家,逐步發展成為擁有幾百艘輪船的航運業巨頭,民生公司的客船,無論什麼時候都一塵不染,服務生彬彬有禮,一副學生模樣,客人上船,無論貴賤,一律有艙位,有飯吃,有水喝,但是卻沒有其他客運船上常見的黃、賭、毒。民生一出,當時橫行於中國江河湖海的外國公司太古、怡和、大阪,和中國的輪船招商局,都為之黯然失色。

盧作孚還修建了北川鐵路。1927年8月,盧作孚從上海聘請丹麥工程師守爾慈勘測設計修建,總長18公里,克服種種困難,於1935年3月全線通車。該鐵路有火車頭、貨車廂、客車廂、水車廂,常年穿行於當時屬於江北縣與合川縣界的文星鄉和戴家鄉境內(今北碚天府礦區),不但使此間的煤礦開採進入了新時代,併成為了當時北碚的一大景觀,成為了四川的第一條鐵路。

張之洞、張謇、範旭東、盧作孚,這四個響亮的名字,將永遠閃耀在我國工業發展的史冊上,與日月同輝,歷萬古而常青。(劉繼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