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 托克維爾-米塞斯-波普爾-哈耶克

自由派: 托克維爾-米塞斯-波普爾-哈耶克

亞歷西斯-夏爾-昂利·克雷萊爾·德托克維爾 1805年7月29日-1859年4月16日

自由派: 托克維爾-米塞斯-波普爾-哈耶克

路德維希·海因裡希·艾德勒·馮·米塞斯 1881年9月29日-1973年10月10日

自由派: 托克維爾-米塞斯-波普爾-哈耶克

卡爾·雷蒙德·波普爾 1902年7月28日-1994年9月17日

自由派: 托克維爾-米塞斯-波普爾-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 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

我發現,後三位都活到了92歲以上。

《舊制度與大革命》 托克維爾

托克維爾對盧梭的理論進行了全面批判。

盧梭認為,民主是一套以多數統治為原則的政府制度,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

在表達這一聲音時,多數的意志是至高無上的,而且是分辨政治是非最高的裁判者,少數總是錯誤的。

除去生存的權利和成為多數的權利外,少數不能要求任何權利與多數對搞。

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多數和少都不應握有絕對的權利。

哈耶克、波普爾認為:自由高於民主,民主不過是自由的手段。

保守的自由主義者,哈耶克走的更遠:

不僅民主政治是個人自由的手段,而且政治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經濟自由的手段。

個人自由的第一要件是經濟自由。

卡爾.雷蒙德.波普爾(1902-1994),1936年所著《歷史主義的困頓》1945年《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是對馬主義的哲學為和歷史學業最徹底、最難對付的批評。

波普爾最著名的理論,在於對經典的觀測-歸納法的批判,

提出”從實驗中證偽的“批判標準:以此來區別”科學“與”非科學“。

在政治上,擁擠民主和自由主義,並提出一系列社會批判法則,

是當今”開放社會“的理論根基。

推演出的“真偽不對稱性”(真不能被證明,只有偽可以被證明),是波普爾哲學思想的核心。

由此導出科學上的證偽原則。

證偽主義使人們相信所有的科學都只是一種猜測和假說,它們不會被最終證實,但卻會被隨時證偽。

波普爾的科學哲學核心在於,一切理論和原則都可以被證偽,

而經驗雖然不是知識的來源和基礎,卻是檢驗知識的標準。

波普爾稱為“理性批判主義”。

於是科學和非科學的劃分在波普爾這裡得到了明確的界定:科學的表述在於其是可證偽的。

於是數學和邏輯學,精神分析學說,占星說,骨相學被劃為非科學

因為它們都不可被證偽。

數學和邏輯學不需要經驗去檢驗,被休謨稱為必然真理。

從社會科學的觀點看,沒有“歷史的鐵律”或者“歷史的必然“,

歷史定論的預言缺乏意義。

自由的悖論在於,不加限制的自由會擊潰自由其本身。

寬容是和自由類似的,不加限制的寬容也會擊潰寬容其本身。

奧地利學派就是憑此徹底的動搖了馬克思的理論。

在哲學上用主觀唯心論來研究人類行為學,顛覆用唯物主義理論來研究經濟學的是米塞斯。

米塞斯認為:

經濟自由的含義是:個人能夠選擇他融入社會整體的方式。

不存在盧梭所謂”天然“的自由,自由只意味著處於社會框架內的東西。

現實中,人並非生而自由。人生下來時,是非常弱小的嬰兒。沒有其父母的保護,沒有社會給鄧其父母的保護,他將無法存活。

社會中的自由意味著一個人依賴於旁人,旁人也同樣依賴於他。

自由實際上意味著犯錯誤的自由。

供給+需求 --> 價格 --> 效用理論 --> 主觀判斷

唯心主義理論

在經濟學領域,人們運用主觀主義的方法去分析問題。

馬克思理論,在經濟學領域,指出自由放任是不行的。

微觀有效,宏觀放任。--> 凱恩斯,宏觀干預,但不是指計劃經濟

胡適說,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站在人性的角度思考問題。

大釗說:要一攬子的解決問題。站在把人當機器的角度思考問題。

經濟危機無法徹底解決,只能把危害儘量減小。

危機是因為人有主觀性,會反映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從而帶來經濟波動和週期。

危機的最終解決取決於人們的理性程度,這又是唯心的,

同時取決於信息的透明度和傳播速度,這可能又是唯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