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海歸研究生變身“雞司令” 聯結貧困戶1500多戶

“80后”海归研究生变身“鸡司令” 联结贫困户1500多户

楓楊供電所指定黨員李四偉、李建勝在養雞場進行供電線路巡查。

“80后”海归研究生变身“鸡司令” 联结贫困户1500多户

供電工作人員在給養殖場負責人講解線路安全知識。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李慧芳 通訊員 肖斌 李銘明

龔光輝是一名80後研究生,在俄羅斯留學7年,就在親朋好友都對他的未來充滿猜測時,這位喝過“洋墨水”的海歸卻選擇“子承父業”,回家鄉開辦養雞場。

日前,記者隨國家電網漣源市供電公司楓楊供電所的線路巡查工作人員一同走進了龔光輝的天柱山禽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自動化養雞場,對場內用電設備和供電線路進行巡查。

“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全產業鏈現代化公司

天柱山禽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位於漣源市楓坪鎮,集家禽飼養、孵化、飼料加工、有機肥加工、產品銷售、技術服務為一體。按照總經理龔光輝的設想,將打造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經營模式的全產業鏈現代化公司。

公司起步之處,喝過“洋墨水”的龔光輝就深知科學養殖的重要性。創新思路、革新技術,他不僅將雞舍翻新、擴建,還從德國荷蘭大公司引進了一套全世界最先進的飼養設備,實現了溫度溼度控制、飲水喂料、清糞清潔、雞蛋收集的全自動化操作和高效、健康養殖模式,大大提升提高家禽的繁育質量和養殖規模。

穩定可靠供電保證“洋機器”運轉

設備有了、技術有了,當一切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要保證“高大上”的“洋機器”穩定運轉,供電可靠性就成了龔光輝操心的頭等大事!

漣源供電公司接到用戶用電申請後,快速做好了基建用電設備架設,積極協調物資、營銷等各項專業,僅用時2天便為其新裝160千伏安專變一臺,新立電杆5基,新架線路銅芯鋁絞線350米。

此外,供電公司還派專人為雞場排查用電隱患,免費對場裡的電工進行技術指導,解決了廠裡用電的後顧之憂。“從前父輩養雞用的是點著煤油燈、人工孵雞苗的土方法,如今我們的雞場不管是通風換氣還是取暖照明、消毒等各個環節都是自動化作業、全電腦化管理,離開電哪一樣都轉不起來。”龔光輝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說:“剛建廠的時候,電力部門就派專業人員提供全程服務,辦電高效又便捷!”

不管颳風下雨,一個電話20分鐘內就到場

在多方支持和穩定供電保障下,創業第一年,龔光輝的雞場便賣出雞苗2000萬羽,實現利潤400多萬元,黑雞和烏雞等品種更供不應求,遠銷山東、四川等各地。

2013年,龔光輝又在鄰近的坦坪村建起6700平方米的種雞舍。漣源公司制定“方案最優、費用最省、速度最快”的目標,為其新增了250千伏安配變一臺,保證為企業提供優質、可靠的電能。

2018年,楓楊供電所指定黨員李四偉、李建勝為養雞場的聯絡員,定期對養雞場的線路設備進行巡查,成為了雞場貼心的“電管家”。

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3、4月是一年中種雞育雛的最佳時機,孵化場內恆溫、恆溼等電器設備必需24小時不間斷。李四偉、李建勝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攜帶工器具,沿著涉及企業供電的坦坪天柱山支線等專用線路逐一巡視清理,對坦坪天柱山獸業專變、牛角衝雞場專變進行排查。

2018年底冰災,李四偉、李建勝冒著冰雪主動巡查雞場線路,及時清理樹障,保證了雞場在冰災期間供電穩定。龔光輝很是感激:“不管颳風下雨,只要一個電話,電力員工總能在20分鐘內趕到現場。”

累計聯結貧困戶1500多戶計4000多人

如今,在乾淨整潔的雞舍內,4列140米長的現代化全封閉式雞籠整齊劃一排開,近3萬羽雞住在這樣的“上下鋪”裡歡快活躍。

電腦控制室內,技術工人只需按一下按鈕,一個個雞蛋便從雞舍內自己“走”出來,輸送至收集臺,接著餵食裝置將調製好的飼料、水自動“送”進食槽裡……

眼下,“雞司令”龔光輝的公司已經擁有2個佔地面積近9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基地,年銷售額達6000餘萬元,從家庭作坊式養雞場,已發展成為湘中養殖業的“領頭羊”,並累計聯結貧困戶1500多戶計4000多人,每戶平均增收2000餘元,累計發放紅利400餘萬元:“有了充足的電力作後勤保障,我有信心將企業做大、做強。明年廠裡計劃再擴大規模,帶領當地百姓邁開步子,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