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其實就是很多慢性腎病的“上游汙染源”!

牙齒與腎臟的關係既密切又複雜。說它密切,是因為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都合併不同程度的慢性牙周或牙根疾病。有研究發現非透析的CKD(慢性腎病)青少年患者普遍合併牙周支持組織的損害,2005年,Kshirsagar等對5537名白人以及黑人進行橫斷面研究證明合併腎功能損害的患者中合併牙周病的患者是非牙周炎患者的2倍。

慢性牙周炎其實就是很多慢性腎病的“上游汙染源”!

進入透析治療階段,不僅牙周病的發病率明顯提高,其病變程度也逐漸加重。大量研究發現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炎的始動因子,致病菌包括牙齦卟啉單胞菌、齒密垢螺旋體、和伴放線嗜血桿菌等,這些病菌除了引起局部炎症外,還會觸發及放大人體免疫及炎症反應,導致大量免疫複合物在腎臟沉積,誘發腎病(如IgA腎病),加重腎臟損害。本人在對IGA腎病的臨床研究中發現相當多的患者合併慢性牙齦或牙髓的慢性炎症。這些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的主要病理變化是牙槽骨吸收,有證據證明IL-6等炎症介質在牙槽骨吸收過程中充當重要角色,IL-6的濃度與慢性牙周炎的發生發展及其破壞程度密切相關。這類慢性炎症長期遷延或反覆發作,常常導致人體內始終處於一種慢性炎症狀態,此過程將會誘發腎臟的慢性損害或加速慢性腎病的進展。

慢性牙周炎其實就是很多慢性腎病的“上游汙染源”!

與此同時,慢性腎臟病導致的鈣磷代謝紊亂(骨質脫鈣)又會進一步加重牙疾。說它複雜,是因為目前臨床尚未對慢性牙疾對腎臟病的影響引起足夠的重視,更缺乏大規模的深入研究。本人在臨床上發現很多的慢性腎病患者,尤其是那些蛋白尿、鏡下血尿久治不愈的患者,通過強化口腔衛生處置後(洗牙、治療牙周炎及齲齒)後,相當多的患者尿蛋白及鏡下血尿得到明顯控制。其實,慢性牙疾與腎臟的關係就如同“上、下游汙染源”的關係,上游汙染源(牙齒)不清除,下游的汙染及損傷(蛋白尿、血尿)是沒有辦法得到徹底控制的。所以,對於久治不愈的慢性腎病患者要認真檢查牙齒,徹底清除上游的“汙染源”。

牙周病的主要表現有:

一.牙齦腫脹,牙周袋形成。由於炎症的擴展,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使齦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

二.牙周溢膿。隨著病程遷延,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症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故輕按牙齦,可見溢膿及口臭。

三.牙齒鬆動或脫落由於牙周組織被破壞,特別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時,支持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此時常伴有牙痛,牙齦慢性出血及口臭加重現象。

慢性牙周炎其實就是很多慢性腎病的“上游汙染源”!

(俞雨生撰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