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的武器只能算三流,為什麼戰鬥力這麼強呢?

高產作物栽培


日軍武器三流這個概念,只能說是在二戰參戰國中所有國家中算是三流,而在日本所處於的戰場中,日軍武器是一流,甚至是超一流的存在。

很多時候,看問題不能只看宏觀,要看他自己的定位在哪。日軍所處的戰場,主要是中國,而日軍另一個戰場是東南亞,東南亞那些魚腩國家,武器裝備更是不咋地。

當時的日軍,每個班一挺歪把子機槍,一個小隊兩把擲彈筒,火力上相對於中國軍隊,是非常充足。當時國軍一個連也就兩挺捷克式,其他的火力輸出基本沒有。這是步兵班組的火力,而其他重武器,還是要比國軍要好的多。

國軍的炮和坦克都少於日軍,尤其重炮方面,能用的少之又少。而且在飛機上,國軍基本沒有制空權。開戰之初,國軍的精銳空軍就消耗殆盡了,比如高志航,東北軍的精英飛行員(黑子們是看不到的,只知道黑東北軍),東北淪陷後投到國軍,後來被稱作空軍戰神,開戰之初,1937年11月便壯烈殉國。

到後來,日軍的整體裝備,都是碾壓國軍的。相比之下,真正讓日軍感受到武器三流的,是太平洋戰爭中期開始。太平洋戰爭前期,日軍在面對東南亞的美軍四等人的時候,還是火力佔優的。等到美軍反攻的時候,武器裝備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而日軍依舊錶現出不俗的戰鬥力,這點可以看做日軍很多士兵都是從小摸爬滾打中度過的,日軍所謂新兵,其實早就接受軍事化訓練的了。所以,日軍的技戰術功底非常出色的,要超過裝備精良的美軍。

尤其日軍的教育,軍國主義教育下,日軍的戰鬥是非常頑強的。他們不懼怕死亡,甚至是以死為榮。同時,日軍視生命如草芥,嚮往的是殘酷的殺戮與戰場。

▲從狗崽子階段開始軍事教育

並且,日軍的教育還有一點,就是給士兵洗腦,傳輸軍國主義思想。並且所有日本人都忠於天皇,他們在為天皇二戰的內心趨勢下,是會迸發出非常強悍的戰鬥力的。

另外日軍在後期的太平洋戰爭中,多數情況下都是做有準備之戰,他們是工事坑道挖好了,等著美軍來。在坑道的惡劣條件下,日軍往往能夠忍受,這是很多軍隊並不具備的頑強。

日軍戰鬥力強悍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武器裝備體現的主要是戰略上的方向,而戰鬥力強悍與否,取決於士兵的戰術技能和戰鬥意志。


軍武文齋


這個題目有些不嚴謹。


大家都知道,二戰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而我國的抗戰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年和入侵我們的日本人相比,我們可謂是盡是劣勢。無論是我軍還是國軍,在戰鬥素養上都比日本人差。

但我們最大的軟肋還是在裝備上。當時我們已經有許多軍校,也有很多有名的軍事人才。只是沒有那些自小就被軍國主義洗腦的日本人那麼喪心病狂和殘忍,因此在前期才會在戰場上顯得不夠頑強。

但是在裝備上,敵人確實比我們好。而且當初他們就是想要利用這個優勢快速滅亡我們。當時比起來,就算是裝備更好的國軍,也只是一個連擁有兩挺輕機槍。

但日本人那邊一個班就有一挺重機槍。更何況他們那邊還有其他重火力武器。


不過,其實嚴格來說,他們的武器也並沒有那麼好,甚至只能算二流。這就牽扯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戰鬥力還這麼強呢?

從哪些角度來說,日本人的裝備是二流呢?

顯然,肯定不是和我們對比。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要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在我們這邊,包括東南亞戰場上,他們的裝備肯定沒有那麼差。畢竟當時我們的工業水平還比較低,而東南亞那邊的國家還不如我們。

但是把他們和西方國家比,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當時他們使用的步槍是38式,這種槍在一戰之後就已經被淘汰了。因為1920年後西方國家致力於實現戰爭機械化,坦克應運而生,而且越來越完善。改變了此前戰場上兩個戰壕互射的局面。

而38式此前因為射擊距離遠被青睞,但缺點是換彈慢。坦克出現後對戰場的新要求是速度戰,必須先壓制對方。



因此西方為配合坦克作戰早已使用槍管短能連發的新式衝鋒槍,在槍械上,日本和這些國家比毫無疑問是落後的。

而且在坦克上也是,在威力和款式上他們也是落後的。

日本是亞洲工業起步最早的國家,為何還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這件事,同樣還是侷限性的問題。他們儘管是亞洲範圍內最早的,但是和擁有悠久工業發展史的西方國家比,他們還是個新手。

據當時的數據統計,當時戰爭中工業水平最強的德國在數值上是他們的十倍。即使西方工業水平比較差的意大利,都壓他們一頭。

並且,要發展工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資源。日本地狹人稠,資源並不豐富。這也是為什麼當初他們一定要佔領東北,並且在完全佔領後才發動全面戰爭。

因為東北資源豐富,尤其是鋼鐵等重要工業資源。和西方國家比,他們一是沒有那麼長的歷史,沒有經驗會多走彎路。二是資源的缺乏限制了他們。


因此才會出現不如西方的局面。

那麼在這種局面下,為什麼他們還戰鬥力那麼強呢?

首先我還是拿東南亞戰場上那些國家相對落後的裝備來對比,在亞洲和他們交戰的國家中的確沒有比他們裝備更好的。

他們在這裡有優勢,在這裡他們的裝備就是最好的。但是打仗,裝備只是一個方面,兵士的戰鬥素養和戰鬥意志也很重要。

他們為發動這場戰爭,並且為保證勝利,對他們的民眾從小就進行洗腦。培養他們的戰鬥意志,因此在戰場上他們儘管是入侵者,但有時卻能表現得比守衛者還頑強。


而且第一批被投入戰場的兵士都是經過很長時間訓練的,擁有技能和經驗,有著過硬的素養。即使是當初和美軍作戰,都沒有表現出太大劣勢。

因此,意志和素養,是他們戰鬥力強的重要原因。


小小嬴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橫掃歐洲,半年擊敗幾百萬蘇軍,公認其戰力爆表。但對於日本軍隊的實際戰力,說法則各不相同,側重點也不一樣。如果從武器裝備體系來看,日軍的軍事工業技術同美歐大國相比,存在不少差距。但要論戰鬥力,卻不輸美歐大國,尤其是二戰的前期和中期,這跟日本的軍事思想和戰術佈局有很大關係。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走上了發展工業技術的道路,成為亞洲地區工業起步最早的國家。到了二戰爆發前夕,日本已經初步建立了較完善的工業體系。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工業體系的成熟度還不夠高。跟同時代的德國,美國,俄國,英國,意大利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和不足。按照當時的歷史資料看,日本在世界上的工業產值比重,尚且不如意大利。日本跟高居榜首的德國相比,差距在10倍左右。

日本除了工業技術起步晚,不如歐美先進外,還面臨資源匱乏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同時扭轉世界範圍內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在1931年出兵攻佔了中國東北。當時的東北,擁有全國40%的鐵路里程,煤鐵資源豐富,兵工廠眾多,張作霖憑藉這些成為了軍閥裡的最強者。日本人也盯上了這裡,日本攻佔東北後,經營了六七年,條件成熟後,在37年發起了全面戰爭。

日本的武器和工業技術雖然不先進,但要比當時貧弱的中國強很多,因此中國軍民的抗日戰爭打的非常艱難。尤其是日軍第一批進攻中國的部隊,是日本訓練多年的老兵,戰鬥素養比較高,因此淞滬抗戰和華北抗戰形勢都急轉直下。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交手後,初期參戰的日本海軍多數是老水手,給美軍帶來不少麻煩。但到了後期,美國軍艦的技術優勢逐步體現出來。而且日本已經損失了90%的專業艦載機飛行員,大部分士兵都是“速成”的。戰鬥力跟之前比,差距明顯。

日本打二戰主要靠兵力,在二戰早期,日軍總兵力只有230萬。到了二戰中後期,已經擴軍到了720萬。為了支撐起龐大的軍隊數量,武器和軍糧的水準都在不斷下降。後面參戰的部隊多數是新兵,年齡小且身高低矮,之所以能長期抵抗,主要是因為日本軍國勢力的領導。日軍在戰場上設有憲兵,主要任務就是督戰。如果有人敢後退,都是直接槍斃,所以個個奮勇,誓死不退。所謂的日本武士道精神,並沒有那麼忠誠,即使在日本的武士戰國時代,朝三暮四,招降納叛的事情也非常多。

日本軍隊的戰鬥力靠的是血拼。在武器系統裡,除了海軍部分戰列艦(大和和武藏)具備國際一流水平外,其他武器都是二流,陸軍武器基本是三流水平。總體來看,日本軍隊七分靠精神,三分靠武器。


兵說


這個問題明顯有瑕疵。

關於日本武器只能算三流的說法,靜夜史不置可否,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士兵來說,從來都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二戰期間,日本的武器,尤其是陸軍武器,和同時期的美蘇德英等國家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特別是在其他列強早已將自動武器作為研發目標後,日本仍然以日俄戰爭時期定型的三八式步槍作為單兵武器。其結果就是二戰後期的太平洋戰場上,在美國兇猛的火力面前,手持三八大蓋的日本士兵只能高喊萬歲衝鋒送命。

明明自動武器會成為戰爭主角,為何日本就是要逆潮流而動,堅持列裝單發步槍呢?靜夜史認為,除了作為島國的日本即使佔領了臺島、朝鮮半島依然資源匱乏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三八式步槍是適合侵華戰場的。

為徹底征服我國以及整個東亞地區,日本自甲午戰爭前開始就做了異常充分和細緻的準備。無論清朝還是民國時期,我國武器裝備水平始終遠遠落後於日本,尤其是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自為政的軍閥在資金不夠雄厚的情況下,只能以大刀等冷兵器作為主力,比如西北軍的大刀隊。

面對這樣的對手,自動火器明顯火力過剩了,而單發的38大蓋,優勢就非常明顯。

首先它口徑小、槍身長,這保證了38大蓋的精確度和射程都遠遠全國同時期的我國步槍,甚至比歐美的步槍都更有射程和精度上的優勢。

雖然38大蓋殺傷力稍顯不足,但因口徑較小,在相同負重條件下,單兵可攜帶更多的步槍彈,保證了更長的單兵作戰時間,適合面積巨大的侵華戰場。

另外,因為槍身較長,加裝刺刀的38大蓋也遠遠長過漢陽造、中正式等步槍,這讓日軍在白刃戰中更是佔盡優勢。

而38大蓋只是日軍侵華的眾多經典武器之一,為徹底滅亡我國,日本還研製了幾乎適應我國所有複雜地形的92式步兵炮等針對性極強的武器。

事實證明,日本的武器就和近身群毆中使用的板磚一樣,其先進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可靠性和適應性沒有任何問題,這也是侵華戰爭前期,日本在我國大陸幾乎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所以不管日本的武器在國際上處於幾流,他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在地形條件如此複雜的東亞戰場,日本的武器比性能更先進的美械蘇械裝備等更有優勢。

另外,古往今來的戰爭也一再證明,決定戰鬥力及戰爭勝負的最根本因素永遠只能是人,而不是武器。

這意味著即使日本的武器確實不入流,因為日本士兵的超高素質,同樣可以保證其在二戰前期的光輝戰績。

這種兵員素質決定戰鬥勝負的情況在我軍歷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現過。最典型的莫過於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當時的蘇聯武器援助尚未到達,志願軍仍然使用著三八大蓋、歪把子、92式重機槍、92式步兵炮等抗戰時期的老掉牙武器。然而就是依靠這些落後的裝備,英勇無畏的志願軍最終將聯合國軍趕到了三八線以南。

為適應戰爭需要,特別是日本陸軍幾乎全部列裝38大蓋的需要,日本士兵進行了超乎尋常的精度訓練,並且訓練出以斜眼增強夜視能力的變態方法。

事實證明,正是這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讓日軍在二戰前期出盡了風頭。而隨著二戰的進行,特別是美軍加入反法西斯陣營後,深陷二戰的日本兵源逐漸消耗殆盡,只能以毫無經驗的新兵替代。而此時的盟軍經歷過前期的慘敗後,已經迅速恢復元氣,戰鬥力強悍,這讓日本徹底失去了翻身的可能。

在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的情況下,日軍戰鬥力下降也就不可避免。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二戰,日軍武器大部分都是根據戰場環境和自身情況研發生產的。比如日軍的94式山炮,這種山炮只有536公斤,而且可以分拆成11個部件。

而中國本地的蒙古馬長途野外行軍,載重量不能超過60-70公斤。而日本這種山炮就是根據我國本地馬匹的馱載能力,還有我國中南部地區和北部部分地區,有大片山區,這種環境研發的。

30-40年代的湖南,湖北,貴州,江西山區水田。摩托化和重型馬牽引式野戰炮兵很難通過。這種94式山炮卻可以分拆成11個部件,由11匹本地馬馱載,很輕鬆的穿越山區水網地帶。

好像你有150毫米重型榴彈炮,但是因為道路問題,進不了大別山山區。日軍雖然只有75毫米山炮,卻可以很容易的進入山區。

比如,日本海航的零戰,零戰最大的缺點是薄皮,但是正是因為薄皮,零戰才擁有了大航程適合太平洋戰場。德軍主力BF-109戰機雖然裝甲結實,但是700-900公里的航程,在太平洋戰場沒有用武之地。

零戰3500公里的航程,才能在太平洋作戰。但是遇到美國這樣的航空大國,又有防護,又有航程的戰機,日本零戰就變打火機了。比如日軍不使用衝鋒槍,專用步槍。舉一個例子,是硫磺島戰役,日軍據守元山機場近一個月。在這麼一個空曠的機場,就是利用地道,使用步槍中遠距離射擊阻擋美軍,讓美軍找不到自己的藏身處。如果日軍都是幾十米以內最大威力的衝鋒槍,衝出來和美軍打近戰,元山機場一天就丟了。

二戰,真給日軍1000輛虎式坦克,其實他也沒有地方用。在瓜島,布干維爾,所羅門群島都部署不了,除非改造整個島礁。在緬甸若開山區,野人山也是一樣。到了我國戰場,當時,我國有多少公路,橋樑可以承受這種重量的武器通過?


深度軍事


並不是最貴的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日軍二戰時的軍備配置可謂是契合了東亞戰場的環境。拿最典型的來說,日本雖然沒有德國那樣強悍的裝甲部隊,但是他們有精銳的機動炮兵和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的步兵部隊,這點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戰場還是比較佔優的。

而且日軍的制式武器在東亞根本就是沒有敵手的,當時東亞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工業國,和能夠自主發展軍備的也就只有日本一個。

日軍的槍械在三八大蓋到九九式步槍,從十一年式輕機槍到九六式輕機槍,九九式輕機槍,從三年式重機槍到九二式重機槍的發展進程中,也在一步步提升,很多槍械受制於有限的生產能力因而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裝備效果,相對於中國當時的軍工科技是完全碾壓的。因此直到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志願軍的主力部隊依然裝備著九二式重機槍。



日本的武器配置不算頂尖但是也五臟俱全,二式和百式槍榴彈發射器,八九式重擲彈筒,九七式迫擊炮,九七式手榴彈等。而這些豐富充裕的全套裝備是當時中國普通軍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日本國內部也是勒緊褲腰帶,削減民用拼命填補前線的財政。


只能說,裝備著二流武器的日本,其對手是沒有自主軍工業的不入流科技國家……

而且,日本二戰是全民被天皇和軍國主義洗腦了。


普魯士之魂


日本軍隊戰鬥時以進攻為原則,日本陸軍最拿手的就是所謂的“白仍戰”。日俄戰爭時,日軍對旅順堅固的陣地反覆衝鋒,並用“肉彈”去撞擊混泥土的要塞。二戰的時候,日軍在戰爭不利的情況下,仍然實施各種衝鋒。到了戰爭後期,日軍更是發動了“萬歲”衝鋒。



日軍在防禦時,只要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就不允許退卻。防禦也就意味著失守——必須堅守到戰死為止。因此,日軍經常出現“玉碎”的現象。在玉碎的激勵下,日軍即使在絕望的狀態下仍然堅持作戰。


日軍戰鬥力強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對組織以及職務非常忠誠、勤奮、團結以及明確自己的責任,日本人的這些性格正好符合一支優良軍隊的條件。也正因為日本人的這些性格,二戰之後對日本的經濟復興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受的是軍國主義教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武士道精神。加上日本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日本天皇的權力極大,日本軍隊被稱為“皇軍”,士兵必須為天皇效忠和賣命。


歷史軍魂


二戰中,日本的武器與美、德、蘇來說,真的只能算是二流。能拿得出手一點的就是航空母艦和零式戰鬥機了。就這兩樣,也不能算是一流的。

日本是明治維新後,才步入工業化國家的,底蘊自沒有英、美、德、法及蘇聯深厚,加之日本四島資源匱乏,特別是二戰是鋼鐵洪流,而日本的鋼產量極其有限,所以他的艦艇和坦克的鐵甲都很薄,零式戰機也是以機動性好連彌補強度不足。

可就是這樣,也足以傲視他在亞洲的主要對手了。先說東南亞,那時東南亞主要都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雖有駐軍,但數量並不多,在殖民地當“大爺”,戰力自然談不上強。而武器裝備上,很多部隊手上還是一戰時的武器。這自然讓日軍橫掃東南亞,也就在馬來亞、新加坡打了一下規模稍大的戰役,在緬北幾乎是攆著英軍跑。這才有了仁安羌大捷。

而泱泱中國,正是積貪積弱之時。袁世凱被日脅迫,強籤21條時,問過段祺瑞這個陸軍總長,北洋軍能抵抗駐山東日軍3萬人多久時,段祺瑞的回答是48小時。到淞滬抗戰時,很多網友在提的幾個德械師,也不過是輕重武器是德國造,但無坦克、重炮配備,稅警團的美械裝備也不過一個師的兵力,亦無重炮。川軍則更可憐,很多還是漢陽造,連鏜線都磨平了,射程無法和38步槍相比,中國軍隊很多時候都靠著大刀和血肉與日寇拼!

戰爭到了二戰時期,己不是簡單的靠戰鬥意志和人數就能取得戰爭勝利的時代了,不用如題主那般去宣揚日軍的戰鬥力。在諾門坎戰役中,日軍的“肉彈”戰術就被朱可夫的裝甲鐵流碾壓得再也不敢妄談“北進”。而當遠征軍得到成建制美軍裝備後,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不輸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誠然,抗戰中有不抵抗就跑的中國軍隊和將領,也有無數用血肉之驅與日寇血拼到底,英勇獻身的士兵和將軍。中華民族在任何時候都不乏戰鬥力和犧牲精神,這些就是五千年文明歷經苦難卻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去強調日軍的戰力,是對犧牲的抗日將士的褻瀆。





淨月暖陽


二戰中日本的武器只能算“三流”,為什麼戰鬥力這麼強呢?

首先解釋為什麼在軍迷圈會有日本裝備,在二戰中屬於三流的說法?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日本陸軍的裝備,當時陸軍標配的單兵裝備為38式步槍,坦克為97式中型坦克。

38式步槍這款槍在二戰初期,就已經可以算的上是“古董級”了,它正式定型和量產的時間是1905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1941年,已經服役快40年了。

而從性能上看這款槍其實不錯,最高射程達到了2400米,且有效射程也有460米,實戰之中操作熟練的日本兵,可以精準擊殺300米內的對手。

但是這性能從一戰結束後開始,就已經被世界主流軍界認為是“落後”的存在。一戰之時英法把坦克送上戰場,將近代戰爭從戰壕對轟,變成了狹路相逢的“短兵相接”。

戰壕時代因為對抗雙方距離很遠,誰的槍打的越遠、越準,在戰鬥中就可以佔盡優勢,且因這個距離的存在,給了射擊槍支不用過快“連發”的“容錯”。

而當坦克帶來了“短兵相接”之後,最快速度制敵成為戰場的第一選擇,因追求射擊距離而犧牲掉的換彈速度,成為了38式步槍類武器的“致命傷”。

面對這類“致命傷”,德國在開始二戰之後,逐漸拋棄類38式步槍,選擇射擊距離在300-400米,槍管短小且能夠快速連發的MP40衝鋒槍、43式半自動步槍。

在坦克的掩護之下,持有上述武器的德軍士兵,在突進對手的戰壕陣地後,得以進行快速連發的射擊,造成遠高於類38式步槍的殺傷力。所以基於這類殺傷力的差距,軍迷毫不客氣的將38式步槍列為了三流裝備。

但是這個三流只是相對於機械化對磕的歐洲戰場,在亞洲戰場上不管是力戰日本的中國,還是東南亞的英美殖民地軍隊均沒有大規模裝備坦克。(中國不裝備坦克是國力不足,英美則是因為潮溼的東南亞並不適合坦克作戰)

從實際情況出發,38式步槍在征服中國和東南亞之時,並不是真正的“三流武器”,因地形、氣候等侷限,38式使用效果不錯,而英美這邊因跟進主流武器發展風潮,將武器的射擊距離降低,反而在戰鬥中落了一定下風。

97式中型坦克,1937年定型的日本中型主戰坦克,體重15噸,主武器是裝備的一門47mm火炮。這個配置我們拿它跟76.2毫米火炮的T34坦克、76毫米的M4坦克比,肯定是屬於落後級。

但是日本的這個落後並不是從一開始就落後,橫掃波蘭、法國的德國主戰坦克三號坦克,其最早出廠的型號,火炮只有37毫米火炮,後期才加成了50毫米火炮。

值得注意的是,3號坦克也是在1937年定型的,所以從坦克研發的角度出發,早期日本是可以持平德國。綜上可見僅陸軍這項,日本軍隊在二戰時期並不是“三流”。

更別說日本擁有大量的航空母艦以及在太平洋前期,打出1個日本戰機,換6個美國戰機的“零式”戰機,所以從武器角度說日本在二戰前中期表現的戰鬥力強是“理所當然”。


袁載譽


其實日本軍隊的武器雖然有極個別性能不佳的,但是整體上還是處於一流水平的,至於戰鬥力也不是一直很強,比如在戰爭後期,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大為衰弱。

首先日本在二戰之前已經是一個工業國了,基本上其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自行研發或者仿製生產的,對外依賴較低。而且日本的軍工技術是處於世界一流的,其研發的武器裝備與歐美國家的武器相比並不落後。比如一直被詬病的日本輕型坦克,在30年代末能還算不錯的,同時期的德國也是二號坦克、三號坦克等居多,蘇聯也是T26、BT系列等,基本和日本的九七中戰車、九五中戰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

而像航空業,雖然日本發動機技術不足,但是依然設計出了零式戰鬥機、一式戰鬥機等飛機,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零戰甚至一度讓盟軍極為恐懼。至於海軍更是如此,日本海軍的綜合實力在當時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的,戰艦性能並不落後(個別沒有現代化改進的老艦就另當別論了)。

同時,日本畢竟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軍事訓練上也並不落伍,再加上日本武士道精神、軍國主義思想等主張的死戰到底,結合兵器技術上的優勢,自然能夠產生強大的戰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