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為何從一個有志青年變成漢奸國賊?

用戶4184777828


最初對汪精衛的瞭解,大多也是起於“有志青年”和“漢奸”兩個詞,後來為了刨根尋底,便是認真閱讀了幾本關於汪精衛的著作,對於此人才算是有了一個立體的認識,這個題目也就自然有了答案。

用簡單的一個成語來解答的話,那就是慾壑難填。慾望太大,自然也就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汪精衛,國民黨內的風雲人物,曾是孫中山手下的得力干將,寫得一首好文章。而他的出名,還是始於一次刺殺。在革命事業處於低谷的時候,汪精衛便懷著捨生取義之心,大有效仿譚嗣同血染中華的氣勢,支身前去刺殺清政府的攝政王載灃,最後雖然失敗被捕,但卻因此名揚天下,贏得了反清志士的美名。這也是為什麼說汪精衛是有志青年的原因,敢於行刺殺的人,都是九死一生,汪精衛此舉,的確是不顧生死的壯舉。

後來,袁世凱為了收買人心便釋放了汪精衛並給予了他很多好處,此時的汪精衛已經不是幾年前不顧生死行刺的汪精衛了,他接受了袁世凱的饋贈,並在南北談判中為袁世凱謀取了一些好處。這裡,汪精衛已經是頗富心機了。

孫中山死後,汪精衛便是有望成為國民黨的第一把交椅,可惜突然竄上來的蔣介石給了汪精衛很大的壓力。和蔣介石相比,汪精衛的優勢在於資歷老,文化強;而蔣介石的優勢則是軍權在握,手段多。這種較量的勝負是沒有懸念的,汪精衛雖然佔著名義上的主席位置,但國民黨大權已經漸漸流入了蔣介石手中。

後來汪精衛在武漢建國民政府,拉攏共產黨和上海的蔣介石對著幹,也只是短短堅持了一小段時間而已,最後迫於壓力“寧漢合流”。汪精衛始終沒有能夠鬥得過蔣介石,反而連累了我黨損傷慘重,給革命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如果就此罷手,汪精衛可能還只是一個反革命的政治失敗者而已,但他恰恰不滿當前的地位,仍然做著統治中華的美夢。因此,汪精衛和陳璧君兩人便拋出了“曲線救國說”,主動向日本人投懷送抱,成為了汪偽政府的主席,成為了日本人的走狗。在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大背景下,汪精衛的這一舉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更為深遠的災難,之後偽軍數量大增,給抗戰增加了更大的壓力。汪精衛“漢奸”的帽子是永遠脫不掉的。他自己也不想想,連大軍閥吳佩孚都拒絕的偽政府主席,其實只是日本權益需要的一條狗而已。

汪精衛的一生,早年為了革命奔走,是一個愛國的有志青年;後來隨著年歲日久,經歷的磨難多了,見過的風浪多了,越發渴望那第一的寶座,國家民族也成為了他謀取地位權利的砝碼。初心不見,慾壑難填,這最終促使他從有志青年轉變為了漢奸國賊。

從汪精衛的身上,我們能夠學得很多,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嘗過多少苦楚,只有不忘初心,牢記底線,以“取之有道”的態度面對金錢和權利,才不會墜入深淵,淪為它們的奴隸。

汪精衛,雖然可惜了一個愛國志士,但他背叛祖國的可恥行徑會被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蜉蝣在塵埃


若才華撐不起夢想,夢想就要變質

汪精衛的一輩子,形象地說明了什麼叫“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他的經歷,就好像一個品學兼優的優等生,走上社會後卻無法適應,逐漸墮落,跌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他人長得帥氣,風流儒雅,被譽為”民國四公子”之一;

他非常有才氣,熟讀四書五經,曾經以廣州府、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秀才。而他的宿敵蔣介石,連童子試都沒有考過。

他還頗具英氣,年輕時就東渡日本,追隨孫中山,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當革命陷入低潮時,他更是效仿荊軻,北上刺殺攝政王載灃。被捕後,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自此,聲名鵲起,政治資本也更加雄厚,逐漸成為孫中山的“如身之臂”。在孫先生病重時,成為全權發言人,並草擬了孫先生的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此後不久,他就迎來了權力的頂峰,成為國民黨內數一數二的人物,有功勞、有地位、有臉面。可惜的是,這個頂點,他再也沒能突破。頂點之後,就是下坡路。

他雖然身居大位,如願做了國民黨的領袖,但他才華卻不足以撐起領袖的夢想。與黨內小弟蔣介石相比,他既缺乏軍事實力,也缺乏駕馭各派的政治手腕,陳立夫曾評論他"書生難成大事"。因此,在兩人的較量中,汪精衛節節敗退,不到兩年,就被蔣介石擠兌的下了臺,出走法國。

得意要看淡,失意要看開。但汪精衛就是看不開,他的失敗和墮落,很大程度上就源自志大才疏,看不清或者不願意看清自己的位置。其實,蔣介石還是很重視他這位黨的元老,給他安排了黨的副總裁、軍隊的副主席。但是,嚐到了最高權力甜頭的汪精衛,寧肯胳膊肘往外拐,也不甘於屈居人下。

當抗戰打響時,他拋出了“和平救國”論,意圖“挾日製蔣”,希望藉助日本人逐鹿中原,重回權力頂峰。從此,他就走上了一條萬劫不復之路,“革命志士”的人設陡然崩塌,“國人皆曰可殺”的大漢奸形象呼之欲出。

當然,人性是複雜的。現在很多人找了很多歷史細節,試圖證明汪精衛是一片苦心,是給蔣介石背了黑鍋。

但是,歷史是無情的,不管你的出發點有多好、心願有多美,大節有虧,就一切白搭;一玷清議,則終身不齒。不管有多少理由,有多少迫不得已,做了漢奸就只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權力是一副毒藥,用的好,能治病,用不好,能自殺。汪精衛性格軟弱,優柔寡斷,遇事便出亡,合則留,不合則去,缺乏政治家的勇氣和擔當,卻要命的染上了權力的癮,更可怕的是,他人生的後期完全喪失了人格和國格,為了權力,不惜賣國。

當才華撐不起夢想時,需要的是胸懷和品格,否則,只能自取其辱,甚至自取滅亡!

後人可不戒之?


飲水君


青年時代的汪精衛,是個極具愛國心的進步青年,也曾經為民族自由戰鬥過,在激流中奮鬥的汪精衛,作出過不怕犧牲的勇敢事蹟,曾經是一個被人敬仰的革命者。

汪精衛真正的改變,與兩個女人有關,東條英機的小妾和岡村寧次的女兒。早在1936年的春天,汪精衛與東條英機心愛的女人黛子在富士山美麗的櫻花下相遇了,美豔的黛子,一眼看到汪精衛,就神亂意迷,她被汪精衛的美貌爭服了。身著和服,秀髮飄揚的黛子,與汪精衛微笑招呼,看著櫻花下溫情的黛子,汪精衛禮貌地回應著,汪精衛的日語超過八級。那一天,汪精衛與黛子共賞櫻花,心曠神怡。

黛子並沒有放手,約了汪精衛晚餐。汪精衛不知道黛子是東條英機的女人,那個晚上,燭光裡,黛子握緊了汪精衛的手,黛子把汪精衛帶回了自己富士山176號別墅。那一夜,黛子有了從未有的幸福。她不再想起比自己大20歲的東條英機。

在半年的接觸中,黛子再也離不開汪精衛,她懷上了汪精衛的孩子。汪精衛回國前夕,黛子痛不欲生,一定要跟隨汪精衛。汪精衛實在無法帶她回國,約定立刻回來團聚。而回國後的汪精衛,在上海一住兩年,偏偏認識了在上海留學的岡村寧次的女兒智子,當時她的中文名字叫陳靈。智子愛上了汪精衛。

1938年10月,在汪精衛的日本朋友川島龜雄的勸說下,汪精衛去了日本。黛子見到汪精衛,快樂中無法隱藏內心的傷感,懷裡抱著她和汪精衛生下的兒子。那一夜,汪精衛與東條英機相遇了。原來汪精衛走後,東條英機發現黛子懷孕了,面對東條英機的槍口,黛子只能如實說出她和汪精衛的戀情。老謀深算的東條英機,讓黛子生下孩子,又讓川島龜雄引誘汪精衛去日本。

東條英機控制了汪精衛,一心愛上汪精衛的智子,通過岡村家族在日本的勢力,對汪精衛進行了營救,當岡村寧次得知自己的女兒愛上汪精衛,惱羞成怒,智子寧死不屈,要嫁就嫁汪精衛。岡村寧次嚴加看管,智子以跳樓相抗。在智子母親的勸說下,岡村寧次只有放過女兒。消息通過日本軍部傳到天皇那裡。日本天皇親自見了汪精衛,在達成交易後,日本天皇放汪精衛回國了,並答應戴子和孩子的安全,與東條英機脫離夫妻關係。

汪精衛成立的偽政府,身邊一直有一位美麗的日本女人,她就是智子,為汪精衛生下一個女兒。日本投降之前,汪精衛看到大勢已去,就安排智子回到日本,當時汪精衛把大量黃金秘密偷運日本。回國後的智子與黛子生活在一起,盼著與汪精衛的團圓,直到汪精衛死後,兩人一直未嫁,汪精衛在日本的兒女,成為日本富商,後來進入日本政界。


白這個顏色


手裡沒槍,政治手段不如蔣介石,卻偏要和蔣介石鬥、和蔣介石爭。

因為手裡沒搶,所以他註定了鬥不過蔣介石、爭不過蔣介石。

一場攪動風雨的政治角逐,他成了徹頭徹尾的輸家,也扭曲了他的人生道路。

這個人便是漢奸汪精衛。

汪精衛從所謂的“有志青年”變成漢奸的道路,讓人很是唏噓。

汪精衛於1904年以優異成績獲公費留學日本,1905年以廣東留學生代表參加同盟會籌備會議,由此結識了孫中山,在同盟會成立後他被推選成了評議部部長,評議部相當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院。

汪精衛以22歲之齡當選為同盟會評議部長,不可不謂少年得意。

汪精衛原名汪兆銘,因為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上以筆名“精衛”發表文章而成名,所以人們便以“精衛”稱呼他。

1909年汪精衛與同盟會黃復生、喻培倫、曾醒、方君瑛諸人籌劃北上刺殺清廷政要人員,他們於1910年抵京,開了一家“守真照相館”以掩人耳目,暗中開始策劃刺殺清政府攝政王載灃。然而,他們在銀錠橋預埋炸藥時卻被發現了,最後清政府經過一番調查,查到了“守真照相館”,汪精衛也因此被捕。

汪精衛認為自己必死無疑,所以在獄中寫了一首足以傳唱千古的“絕筆詩”:

銜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

奼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臺。

誰又能想到,後來成為漢奸的汪精衛能夠以此必死之志寫下了一首如此膾炙人口、讓人心生敬慕的詩呢?

這首詩,當年恐怕也賺取了不少人的眼淚,激勵了一個又一個的有志青年。

此時的汪精衛,可稱英雄!

載灃很想砍了汪精衛的頭,但是肅親王善耆卻認為砍了汪精衛的頭只會激化清政府與革命黨人的矛盾,會引來革命黨人的報復,所以載灃只好忍住了這個念頭,判了汪精衛一個終身監禁。

如此,汪精衛逃過了這一場生死劫,而這場生死劫則成為了讓他迅速崛起的政治資本。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政府為了緩和與革命黨之間的矛盾,或者說是為了“討好”革命黨人,所以不得不宣佈“開放黨禁”,汪精衛也因此被釋放。

汪精衛也沒想到自己出獄以後,竟然成了一個風雲人物,不論是袁世凱還是孫中山都在積極爭取他,成為了南北議和中的關鍵人物。汪精衛在南北議和時曾短暫支持過袁世凱,後以“不作官、不作議員”為由離開北京去了上海,然後在上海與陳璧君結婚。

汪精衛與陳璧君結婚後去法國留學,1913年孫中山以“宋教仁案”為由發起了“二次革命”,遠在法國的汪精衛也在6月匆匆回國,在“二次革命”失敗後,汪精衛於9月又去了法國。從“二次革命”到“三次革命”,再到“護國運動”,汪精衛一直在追隨孫中山,這也是孫中山後來看重和著力培養汪精衛的原因。

1925年孫中山受邀北上病倒後,孫中山指定汪精衛、吳稚暉、李石曾、陳友仁諸人組成臨時中央政治會議,汪則是這個政治會議的第一人!汪精衛可以說病中的孫中山的全權代理人。孫對汪的栽培,即便時孫科也只有羨慕的份。

後來,汪精衛又受命為孫中山起草遺囑。

這種種跡象已經表明了孫中山的意思,他死後由汪精衛繼承衣缽。

汪精衛在孫中山這裡紅得發紫的時候,蔣介石還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角色,只是汪精衛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在將來被這個小角色狠狠地踩在腳下蹂躪。

孫中山曾因陳炯明翻臉躲到了永豐艦上,在上海的蔣介石聽到消息後,迅速奔赴廣州登上永豐艦,“伺候”孫中山,由此獲得了孫中山的青睞。1923年孫中山讓蔣介石去蘇聯考察軍事,1924年讓他籌辦黃埔軍校,後來蔣介石用“耍賴”的方式當上了軍校校長,這也為他日後拿到國民黨的槍桿子埋下了伏筆。

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病逝,8月軍校黨代表廖仲愷遇刺身亡,蔣介石徹底掌控了軍校。

胡漢民因廖仲愷案被迫出走蘇聯,蔣介石因此成為了僅次於汪精衛的國民黨二號人物。

汪精衛也自此與蔣介石展開了一場瘋狂的角逐。

只是,汪精衛沒有槍桿子,又如何鬥得過手裡有槍桿子的蔣介石?

一場“中山艦事件”便逼得汪精衛遠走法國,從法國回來後硬氣地與蔣介石玩了一場“寧漢分裂”,結果到最後還是因為沒有槍桿子,不得不向蔣介石低頭,乖乖地“寧漢合流”。

汪精衛在國民黨中的地位便開始低於蔣介石,便是以“寧漢合流”為開端。

隨著時間的推移,蔣介石手裡的槍桿子越來越多,實力也越來越強,地位越來越穩固,汪精衛感到自己正在慢慢地被邊緣化。他曾經為了對抗蔣介石,聯合了孫科,可是這位“二世祖”更玩不過蔣介石。

汪精衛的失敗是註定的,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手段都是白搭。

汪精衛不甘心,不甘心就這麼輸給蔣介石,更不甘心屈居於蔣介石之下,最終在陳璧君的推波助瀾下,他逃到了越南河內,然後公開發表了“豔電”,走出了他叛國投敵的漢奸生涯的第一步!

他走出了這一步以後,再也沒有回過頭。

汪精衛想要通過日本人的支持去重新與蔣介石爭鬥,此時的日本早已經對我們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他卻打著“和平”的旗號去給日本人卑躬屈膝,只為了能夠和蔣介石站在同一個水平之上。

但是,他還是做不到,因為他自己選擇了當一條日本人的走狗。

後來,蔣介石讓何應欽用了100公斤德制TNT炸開了汪精衛墓,將他的屍體燒成了灰,很讓人解氣。

卿本佳人,奈何為賊?


吾與吾國


有志青年汪精衛

以前對汪精衛的瞭解,只是其投敵叛國的經歷,隨著年齡的增長,反倒發現原來青年汪精衛還是一個很有志向的青年。

汪精衛長的帥氣這個就不說了,看照片就能看出來,除此之外,家庭背景也很好,是那種商人家庭,1903年的到日本去留學,在當時那個年代,凡是到日本留學的基本都很有出息,汪精衛也不例外,在1905年的時候就參與組建了同盟會。

在此期間,參與了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之間的論戰,產生積極的影響,逐漸在國民黨享有一定的聲明,陳璧君就是被汪精衛的才華所傾倒。

雖然汪精衛一直追隨孫中山左右,但是經過很多次起義,一直沒有推翻清政府,梁啟超諷刺孫中山的革命是“遠距離革命家”,作為領導階層當然聽不下去了,所以汪精衛決定以實際行動來回擊這些評論。

於是汪精衛回國組織刺殺攝政王載灃的行動,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動動嘴皮子還行的汪精衛,真到了要下手的時候,還是發現自己太年輕,還沒等出手,就被汪精衛抓了,當時汪精衛還作詩以明志:“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可以看出,汪精衛絕對是一個有志青年。

汪精衛的思想轉變

很多人認為汪精衛的思想一直受到孫中山的影響,其實,攝政王載灃對汪精衛的影響也很大,載灃也是一個很有能耐的人,在清朝入關將近三百年基業中,只有兩個攝政王,一個是帶領清軍入主中原的多爾袞,一個是為晚清保駕護航的載灃。

尤其是載灃在晚清最後執政的三年裡,積極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當武昌起義爆發後,載灃不計個人榮辱下罪己詔請袁世凱出山,最後晚清大勢已去,載灃主張清帝退位,這是何等的懂得時勢的發展。

孫中山先生說: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載灃就是看清世界大勢,並且向其妥協的人,汪精衛之所以沒有被處死,裡面有很多載灃的作用,如果載灃堅持要汪精衛死,則汪精衛必死無疑。正是載灃的這種寬容大度,觸動了汪精衛,同樣都是26歲的兩個少年老成的人,難免有相互欣賞的地方。

汪精衛曾經說過:“救我命的是肅親王,我每當回憶這個時候的事,總想到清朝末期的偉大政治家。”實際上就是對載灃的佩服,在對推翻晚清的過程中,載灃所表現出的對時勢的妥協,也讓汪精衛學會了一種叫做“妥協”東西吧!後來汪精衛向日本侵略者選擇了妥協。

然而,載灃妥協給的是正確的歷史潮流,汪精衛妥協的則是人間正道。

在國民黨內遭遇排擠

雖然入獄期間,汪精衛的心路歷程發生了轉變,再也不是那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有志青年了,做起事情,猶猶豫豫,正是這種不堅定的性格,使其難以在國民黨內站得住。

本來,孫中山死後,汪精衛是最有機會繼承孫中山衣缽的人,然而,此時國民黨內又殺出了一批黑馬就是蔣介石。

相比於汪精衛的做事風格,以及處事方式,遇到蔣介石只能被玩弄的份。

在武漢和南京對峙期間,蔣介石迫於局勢宣佈下野,結果反而得到各方的擁戴,後來在國民黨內,汪精衛就像一個小媳婦一樣,逐漸被蔣介石把權力奪走,最後那個有志青年從不積極,到消極,最後選擇了叛國。


史論縱橫


汪精衛優柔寡斷性格懦弱,才華不足以支撐夢想。


汪精衛確實是有志青年,在民主革命的初期。他加入中國同盟會,是《民報》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發表了多篇文章抨擊梁啟超等,受到了孫中山的嘉獎。



之後在南洋各地成立同盟會分會,積極籌備起義善款。而他人生的轉折點,在於刺殺攝政王載灃。特別是在1920年前後,籌備國民黨一大工作。跟隨孫中山北上,負責起草孫中山遺囑等。

如此一個好青年,究竟是什麼讓他一步步走向了墮落的深淵?

其實一個人的成就,與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汪精衛雖然出生書香世家,熟讀四書五經,曾經還中過秀才。但是父母早亡,寄宿在哥嫂家中。


汪精衛的少年生活,可謂是在拘謹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很少有歡樂的時光。在長年累月的壓抑生活下,造成了汪精衛的性格懦弱又優柔寡斷的特點。受到儒家思想薰陶,還包含有“恭、恕”的理念。

但是這些一直埋在骨子裡,沒有表現出來,直到被外力壓迫。汪精衛與黃復生在1910年前後,於北京開設照相館,實則暗中計劃謀殺攝政王載灃。事情敗露後被捕,在獄中寫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絕響。

本以為必死無疑,沒想到被肅親王善耆所救。南昌起義之後,更是被袁世凱赦免。此次死裡逃生,終於把他骨子裡的性格表現出來。


一方面絕處逢生的失而復得,更加珍惜生命。另一方面對清王室保留感恩之情,特別是肅親王善耆。再者他當初擁護孫中山的想法沒有改變!種種情況加在一起,讓他骨子裡的懦弱、優柔寡斷得以發展,為後來的墮落埋下伏筆。

在國父孫中山去世後,他也迎來了人生巔峰,坐上了國民黨的領袖。但是他無法認識到自己才華,不足以撐起自己的夢想。與蔣介石對抗了幾年,被迫一退再退。

中山艦事件爆發後,汪精衛感覺威信受損,很快引咎辭職。在這之後就養成了但凡遇到不利,不是裝病就是出國的習慣。廣州事件爆發,他受到國民黨各派譴責,宣佈隱退出國。指揮不動張學良,又抱病赴德國就醫。


九一八事變爆發,汪精衛找到與蔣介石合作的機會。剛剛擔任行政院院長,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日本當即給了汪一個下馬威。雖然十九路軍奮起抵抗,全國呼聲高昂,但是汪看到的只是日本強大,看不到我們的勇氣。

1932年5月,汪精衛與蔣介石的同意下,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淞滬停戰協議》。其中離不開汪精衛的極力撮合,他害怕打仗。

1935年6月,汪精衛又同意簽訂了何梅協定、秦氏協定,把我們對於華北的主權讓給了日本侵略者。同年6月他被王亞樵派人刺殺,僥倖躲過一劫,但也留下了隱患。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汪精衛又極力與日本言和。也是這個時期,他的媚日情緒特別明顯。在這前後的過程中,陳璧君和周佛海兩人起了很大的作用。每當汪精衛左右搖擺之時,他們兩人都會從中篡奪親日。

Δ汪精衛與妻子陳璧君

可以說,汪精衛之所以從一名有志青年淪落為賣國投敵分子。主要是其優柔寡斷,懦弱的性格導致。他雖然也有才華,但是他的才華不足以支撐得起他的野心,讓他不得不選擇依附於日本帝國主義。


史之策


汪逆精衛是千古罪人,遺臭萬年,這個沒得洗;被挫骨揚灰也是罪有應得,這個沒得說。

但是嘛,你用電視上那種“對日本人卑躬屈膝,一口一個太君,見到鬼子快完了又對八路賠笑,臉上還貼著狗皮膏藥”的猥瑣形象套用汪精衛這個等級的人自然也不太合適。

汪精衛成為天下頭號漢奸有兩個原因:一,他的權力慾很重,他沒有爭鬥過蔣介石,心裡一直憤憤不平;日本人來了,汪精衛把這當作一個投機的機會,傀儡就傀儡嘛,至少事實上是老大,也有那麼一點權力。

二,汪精衛已經完全喪失民族自信,主張與日本人合作;今天的人可能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大家可能會想當時的中日國力對比非常懸殊是不假,但中國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啊,咱們好歹也殲滅了一百五十萬日軍(擊斃五十萬),可是你再往前想想看,抗日戰爭之前,中國與列強的哪次戰爭不是以慘敗告終?而且抗戰初期中國屢屢喪城失地,抗戰毫無希望,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怕了,認為與其打個你死我活,還不如和日本人合作,汪精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國史拾遺


汪精衛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大的漢奸,雖然他前期對於中國革命有所貢獻,但是漢奸的頭銜是蓋棺定論的。從一個有志青年變成一個大漢奸,主要原因還是汪精衛的性格所致。


汪精衛的家境不太好,從小吃了很多苦頭,父母早亡,跟著同父異母的兄長長大,家庭氛圍比較拘束,但是他這個人又有很大的抱負和野心,可以說這個人極度自卑又極度自傲。另外,他在年幼時期,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比較多,恭敬和寬恕等思想對他的影響比較大。這些思想深度的東西成了他未來成為漢奸的助推器。



汪精衛這個人為了成名,也是敢於發狠和博命的。他在年輕時居然敢刺殺攝政王載灃,雖然刺殺未遂,這個舉動讓他在中國一舉成名,風光無限。汪精衛本來是要被判處死刑的,可是迫於壓力,清朝釋放了汪精衛。很多人還誤以為汪精衛不懼死亡,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他其實很害怕死去,有意思的是,因為清廷開恩保住了性命,汪精衛對救他命的肅親王感激涕零,把他稱為清末有名的政治家,貪生怕死的性格特質已經顯現。


在孫中山先生死後,因為汪精衛左右逢源,軟弱妥協的特質,他被推選為廣東國民政府的主席。後來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汪精衛沒有奮起反抗之心,反而是被打怕了,居然認為中國人是不可能打敗日本人的,一切對抗就是跳火坑。而這種思想的背後其實是貪生怕死,想要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和權力而向日本人妥協,另外他還想借助日本人的手從蔣介石那裡奪回國民黨主席的位子。他一切的舉動並不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出發,而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奴顏卑膝地幫助日本人侵略中國。汪精衛轉變為漢奸也是必然的結果。


科壇春秋精選


汪精衛其前半身的政治態度和蔣介石是完全一樣的,都是秉承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態度,而且和日本人保持著很親密的關係。因為蔣介石和汪精衛是孫中山的正統接班人。而孫中山當初搞辛亥革命的時候,日本人還是辛亥革命裡一個不小的股東。孫中山與日本政界有很緊密的關係,而汪精衛和蔣介石繼承了孫中山的政治遺產與他的政治態度。

我們知道後來汪精衛成了大漢奸,而蔣介石好歹是跟日本人打了幾年。為何?

汪精衛和蔣介石的政治態度的一個分界點,是1932年日本的515事變。

蔣介石雖然在此之前與日本人保持著親密的關係,但是蔣介石是一個有底線的人。說白了就是:長城以北給你無所謂,長城以南必須是中國的。

但是515事變中,天皇指示少壯派軍官把首相犬養毅給幹掉了。犬養毅是什麼人?他是孫中山的摯友,是蔣介石的恩人,是日本政黨政治的代表。正是日本政黨政治的干預,才讓20世紀初的日本沒怎麼打仗。犬養毅都死了,很明顯日本是要擴軍打大仗了。關於這一點不做過多論述,如果你有空能夠查閱民國時期的一些原始資料就會發現:國民政府正兒八經開始備戰對抗日本,是1932年才開始的。

也就是說實際上蔣介石是在515事變之後才真正感受到來自日本人的威脅,所以他在918事變和128事變中的不抵抗政策簡直就是天經地義。

但是汪精衛跟蔣介石不同。汪精衛這人沒啥底線,而且有很強的權力慾。在他眼裡實際上做個日本附庸國的首相也不是問題。所以當汪精衛敗於國民政府內部的派閥鬥爭之後,他就想借日本人之手奪權。

可以說蔣介石把汪精衛逐出國民政府,是蔣介石一生最大的功勞。我們設想一下,如果77事變之後,掌權的是汪精衛為首的一派,那還抗日個屁啊,估計直接帶著各路軍閥投降日本做日本附庸國了。


貞觀防務


汪精衛大概也算是民國時期“真香”的代表人物。他年少的時候追隨孫中山先生,矢志不渝的參加革命,並寫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句,吸引多少錢前赴後繼的參加革命,然而二十八年之後,汪精衛卻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漢奸。


汪精衛的轉變,其實也是被權力鬥爭折磨的結果。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後,汪精衛就一直是國民黨內呼聲最高的,他在與蔣介石,胡漢民等人的爭權中也曾屢佔上風,做過國民黨主席,是國民黨的黨一把手,也是民國的一把手,但後來因為蔣介石在軍權上的強勢,汪精衛開始失勢,幾次下來徹底成為“二號”“三號”,巨大的落差,已經無能為力,讓汪精衛開始想著和日本人“合作”。

汪精衛得了一種“恐日病”。九一八事變以後,汪精衛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抵抗死路一條”的類似言論。他的看法就是“數十年來,中國軍事經濟,在物質上著著落後,固不待言”。所以等到後來全面抗戰爆發以後,國民政府在短期內的節節敗退,讓汪精衛更加“膽戰心驚”。


1938年汪精衛離開了河內,發表了媚日豔電,徹底坐實了“漢奸”之名,也讓自己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28年前,這位“引刀成一快”的少年還曾和黃復生一起秘密刺殺清朝攝政王,歷史的轉變真的猝不及防。

我是頭條作者圍知歷史,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