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再謹慎,“半價買房”將是你這輩子走過的最長的套路!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半價買房和搶人大戰2.0這個話題,並給想要落戶大城市的朋友們一些建議。

1

回到最近炒作出“半價買房”的主角呼和浩特身上吧。

關於房地產,天朝總有些城市有著非同一般的“騷操作”。

比如深圳,2015年房價翻倍領漲全國,但是調控政策直到2016年3月才出現。

又比如合肥,2016年房價領漲全球,年中的幾個月甚至一度出現一手房只夠再賣2個月的情況。深究原因,我們發現當地government在2014、2015年突然不怎麼賣地了~

又比如呼和浩特,2014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限購的城市,2018年呼和浩特又成為全國首個叫停房地產去庫存的城市,2019年呼市成為了第一個高喊“半價買房”的城市。

真的千萬不要小看“敢為天下先”這幾個字,“敢為天下先”往往不僅要有勇氣還要有實力。呼和浩特連續幾次做出“破局”動作,在書童看來要麼是上面有人,要麼是被當做了試驗田。

一般來說,非常規的操作會認為有2種出發點,像深圳、合肥會被認為是地方上想“炒高房價,進而炒高地價”,而像呼和浩特這種沒實力還愛出風頭的,怎麼看都像是上層有意而為之的試驗。

你說呼和浩特影響力不大吧,它好歹也是個省會,你說它的影響力大吧,人口就300多萬、GDP2000多億,人口總數在內蒙古都只能排第三,也就是個三線城市的水平。因此說呼市被當做一個先導指標,是被人為拿出來做試驗的,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猜測。試驗的內容——可能是政策實施後有多少人真的落戶,也有可能是計算多少人落戶後去享受“半價買房”的優惠。

如果還有小夥伴不太相信,不妨反著推理一下,為何呼和浩特屢次當做急先鋒出臺最新的樓市政策,而不是一線或者二線城市呢。

2

得知呼和浩特推出“半價買房”的消息時,書童也是有點震吃驚。

腦海裡飄來幾個疑問:

五折買房吸引來炒房客怎麼辦?

土地財政不要了麼?

預算赤字怎麼辦?

可是等書童仔細考慮之後,發現其實呼市的操作空間依然巨大,我有點杞人憂天了。

首先說說炒房客的問題。在房圈有這麼一種說法,85折筍不多見,拿下一單可以吹一年;7折筍屬神蹟,啃下一單可以吹一輩子。那麼呼市的5折買房,勢必會招來“炒房客”,並且毫無疑問的是各種“狗洞黑科技”會輪番上陣。

呼市不是要求“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或3年及以內往屆畢業生,在呼和浩特科技城就業或自主創業的,可憑相關證明材料依程序申請享受安居住房政策”麼。到時自然會出現皮包科技公司,針對政策漏洞批發“半價買房資格”。對於有心鑽漏洞的人來說,兩隻腳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真的不愁名額。

因此對於職業炒房客來說,到呼市幹一票的動力是有的,五年禁售期一過,就算房價不漲,也有充足的利潤空間,再加上集團化運作“鑽狗洞”,不說數錢數到手抽筋,小賺一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過,站在呼市的立場上,書童發現對於government而言

你可以血賺,我絕對不虧

正常而言,房價中土地出讓金+後期稅費佔60%左右,高的能去到70%,而開發商的建安成本+利潤佔30%-40%。從這個角度幫gov計算“半價買房”的得失就會發現,gov不虧啊!60%-70%的土地出讓金和稅費裡面拿出50%返還給符合條件的購房者之後還剩10%-20%呢,足夠覆蓋基建成本了。

謹慎再謹慎,“半價買房”將是你這輩子走過的最長的套路!

本來如果大家都不來買房,那gov一毛錢就掙不到。現在呢,來的如果是炒房客,那麼gov自認倒黴,只掙房價的10%,剛夠彌補基建的成本;來的如果是“真人才”,那就賺翻了,一個真正的人才一年創造的GDP和納稅可遠遠高於半套房的補貼款。

其次就是土地財政和預算赤字的問題,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69.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420.86億元,土地出讓金17.01億。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01.5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03.04億元,土地出讓金45.51億。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04.72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56.99億元,土地出讓金118.54億。

這是書童從呼和浩特市財政局官網上爬出來的數據,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即

財政收入呈下降趨勢

財政支出大幅下降

土地出讓金逐年增加

因此從這一系列的數據背後,我們可以很從容地判斷呼市這幾年財政入不敷出,就靠土地出讓金養家餬口了,同時還不難得出一個推論,即所謂的“半價買房”的一面是希望刺激購房需求從而保住土地出讓金收入,另一方面是希望開發商來拍地建房從而保住GDP。

邏輯是很明白的,開發商在呼市蓋樓,建築安裝要僱傭勞動力,這部分人在當地消費會拉動GDP;蓋出來的房子,哪怕其中只有50%裝修入住,也會帶動裝修、家電等等一整個鏈條上的產業和就業。

如果樓市慘淡導致土地出讓金暴跌,那才是呼市不願意看到結果。

每年從中央得到轉移支付畢竟是有限的,財政赤字的問題終究還是要靠自己解決,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地方債的規模也被嚴格控制。沒得辦法,要控制財政赤字,只能賣地,而且賣的越多越好。內蒙古大草原,你懂的

天蒼蒼野茫茫,土地多的心發慌!

賣一塊,吃一年,明年沒錢再來賣!

不是說呼市想要這樣,書童作為常年研究房地產和城市化的旁觀者,內心裡非常明白,作為一個三線城市,呼寶寶心裡苦啊~

3

和呼市幾乎同時,寧波也公佈了他們的搶人計劃,計劃裡針對不同層級的人才規劃了不同等級的補助。

既有有本科生、研究生1-3萬元的生活安居補助,也有高層次人才最高達800萬的安家補助和最高達60萬的購房補貼。

書童請各位讀者在心裡盤算一下,如果完全沒有補貼,寧波和呼市2個選擇擺在面前,你會選擇到哪裡安家落戶呢?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寧波;如果算上現在的補貼,再讓大家選一次,估計答案還是一樣,特別是對於“真人才”,明顯是捨得拿出幾百萬真金白銀的寧波更有誠意。

對於呼市來說,“半價買房”足夠有誠意了,並且已經幾乎到達了該市財政所能負擔的極限,然而在更富有的城市出臺的“搶人計劃”面前,還是被秒成了渣渣,所以書童說“呼寶寶心裡苦”。

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最近諸多城市的“搶人大戰”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了

搶人大戰1.0是以送戶口、送購房資格為標誌的“人才爭奪戰”。

搶人大戰2.0是以直接送錢為標誌的“人才補貼戰”,來了就有落戶補貼、買房補貼,硬送!!!

4

放眼全國,有太多的城市像呼市一樣地位尷尬了。

比補貼,是打死也比不過一二線城市的,財力根本不允許。

比軟件,一二線城市有更好的醫療、教育、文化資源。

比硬件,一二線城市有發達的交通體系、成熟的社區配套。

比發展前景,三四線城市要麼產業單一或者過時,要麼直接沒有產業,純粹吃轉移支付。胸懷大志的年輕人很難在這樣的環境裡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平臺。

比收入,三四線城市平均工資也就3、4000,能拿到7、8000的已經是高收入人群,而一二線城市收入過萬是稀鬆平常之事。

謹慎再謹慎,“半價買房”將是你這輩子走過的最長的套路!

以呼市為代表的三四線城市,在“搶人大戰”的大背景之下,最為尷尬的就是,即便使出了吃奶的勁以優惠房產政策吸引人才入駐,也很難留住人。

一二線城市的吸引力是教育、醫療、工作機會、發展機遇、產業結構等等因素的綜合體。三四線城市即便是臥薪嚐膽,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追上,因此對於三四線城市,它們的競爭對手其實是同級別的城市,比誰被大城市虹吸更慢,比誰能為周邊大城市的提供產業配套。總結起來一句話——剩者為王,哪座小城市能挺到“城市化末期”,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而對於個人來說,原生家庭和個人之前二十年的努力對於選擇城市尤為重要。

如果家裡能支持300萬以上的首付款,那麼北上廣深隨便選。如果家裡沒錢,而自己爭氣,頂著高科技人才的頭銜能拿到大城市的給予的幾百萬安家補貼和購房補貼,那麼紮根一二線城市也不是難事。

可是,如果二者你都不具備,只能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月薪3000不包吃住,漲薪空間有限的工作,那麼退一步海闊天空也未嘗不可。找一座房價一萬剛出頭的二三線城市踏實奮鬥,完全可以在人生長跑中得到一個好成績。

不管你是剛需,還是改善購房者,書童都建議你持續關注樓市。

首先,樓市是過去十多年,以及未來二十多年裡普通人最大的財富來源。“年頭不買房,一年又白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的說法,04-06年、08-09年、15-18年的3波房產牛市已經結結實實地教育了很多置業者。樓市的啟動週期越來越短,幾個月不關注樓市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其次,不要懼怕債務。房貸是普通人能得到的時間跨度最長,利率最低的貸款,在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之下,貸款買房為數不多對沖通貨膨脹的手段。只要供得起,就多供樓,時間會幫你抹掉債務的。

最後,多多利用政策。國家政策對於剛需是友好的,第一套房三成首付、限購限貸等等手段都是限制富人、保護剛需的手段。多利用這些手段為自己買房增加籌碼,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此外像是各地的安家補貼、購房補貼也是極其利好年輕人的政策,不要小看那1-3萬塊,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年都不一定攢得到這筆錢,老祖宗告訴我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字字珠璣,萬望謹記!

小漁村書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