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2017年,朗讀者收官之際,董卿說:“我以為《朗讀者》會是一個孤獨的孩子,沒想到出生時卻滿天星光。”

由董卿自編自導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播出以來獲得了幾乎零差評,從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到《朗讀者》的傑出表現,這位滿腹才氣的女子總是不斷帶給觀眾驚喜,“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董卿如是說。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對於董卿,大多數人的感覺是氣質優雅,知性大方。而這樣的董卿,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經歷過生命中無數次撕裂般的痛苦選擇,經歷了鳳凰涅槃的掙扎,她始終平淡地迎接一切挑戰,以超然的心態看待苦樂年華。

那些流過的淚和光鮮亮麗背後的咬牙堅持,收穫的是成長和歷練;命運給她的那些饋贈,不過是回報她對苦痛的忍受和對夢想的堅守,她終於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終於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1)關於外表:氣質女人的養成秘訣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董卿的父母都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從小家教很嚴,那個時候父親不允許她多照鏡子,她也因為容貌而非常自卑。

父親的原話是:“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用來看書。”

此外父親還不讓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認為女孩子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董卿非常聽父親的話,她的氣質正是從小一點一滴地積累。

小時候,在母親的安排下,每年寒暑假,董卿都會讀一些名著,她很喜歡《紅樓夢》、《簡愛》、《茶花女》這樣的書,一旦作業寫完了,就跑去讀書,所以一時之間,讀書的速度是非常快,有時候母親看她讀的實在是太快了,不放心,會抽查一下書裡面的章節,董卿總是能輕而易舉的回答上來。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因為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後來即便是參加了工作,董卿也會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去閱讀,閱讀已經成為了她的必修課,每天晚上都要花一兩個小時去讀書。

董卿曾說:“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

有人問董卿,如果讓你只帶3件東西在荒島上生存,你會帶什麼?

董卿回答:“一是書;二是一粒種子,‘在上面生根發芽,讓我看到希望存在’;三是男人,‘帶一個愛人過去,生活中不能沒有這些’。”

她把書放在第一位,可見書在董卿骨子裡的分量。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我們現在談論原生家庭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從董卿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引導有多麼重要。

董卿的父母親從小非常注重對她個人內涵、學識的培養,讓她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不但改變了她的氣質,也讓她的整個人生產生質變,有才情的女子是靈性與彈性的結合,她們既有“知識女性”的大氣,又有平凡女人的溫婉;既有職場女性的幹練,又有普通女人的細膩。

這樣的氣質是需要經歷歲月磨礪慢慢養成的,女人的氣質裡,藏著她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愛讀書的女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不僅能征服男人,也能吸引女人,讓人沉醉其中。

(2)關於事業:智慧型女人的升級攻略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伊萬卡·特朗普曾說:“在公眾眼中,我擁有完美的人生,但是他們都不知道我有多努力才得到這一切。”

我們看似一帆風順的董卿,也經歷過一次次轉換跑道從零開始的煎熬,也遭受過被人質疑的尷尬,董卿懂得用知識促進內心的成熟,用知識鋪就幸福的前程,讓每一次流過的淚,化作重新振作的勇氣,在人生的種種境遇中,不斷成熟、完善,光芒四射。

1993年,董卿從浙江藝術學院畢業被分配到了浙江省話劇團,還是個新人的她,只能去演末流角色,時間久了,她的存在感越來越低,董卿決定,換一份工作。

1994年,浙江電視臺招聘主持人,董卿陪朋友去面試,機緣巧合下被意外的錄取了,就這樣,迎來了人生第一份主持人工作。

1996年,上海東方電視臺在全國招主持人,董卿的父母要她去試試,當時董卿實在太忙沒有親自去上海電視臺面試,僅僅寄了一個自己平時錄節目的錄像帶,神奇的是,半年後她竟然接到了東方電視臺的複試通知。就這樣,她成功進入了東方電視臺。

在上海電視臺待了7年,剛來的時候她發現,電視臺的管理非常鬆散,節目沒有新意,每天上班沒有什麼事可做,只需要早晚打卡非常輕鬆,而且還有高薪可拿。

要是其他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就得過且過了,但董卿不想這樣浪費光陰,她利用這段時間鑽研起古代文學,並報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

2000年,一場“上海 —— 悉尼雙向傳送音樂會”的世界級音樂會在上海舉辦,可是諾大的上海主持界居然沒有一個英語說得好的主持人,最後,這個主持任務落到了董卿頭上,出乎大家意外的是,董卿的英語說得相當流利,全程連一眼臺詞本都沒看,她讓世界瞭解了中國主持人,為中國主持界爭了光。

因為這次的傑出表現,董卿獲得了全國廣播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這個獎對主持人來說,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她成為了各大電視臺爭著搶著邀請的主持人。

當時央視正好成立了西部頻道,一個叫做《魅力12》的節目組向董卿發出了邀請。董卿的內心非常矛盾,一方面她有過去北京發展的想法,另一方面,她擔心一旦去了北京,在上海的努力都將白費。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考慮了好幾天後,董卿還是決定放棄在上海風生水起的事業,去北京從頭開始。

2002年,董卿正式淪為北漂一族,開始了租房子、趕地鐵、擠公交的北漂生活。剛開始每天高節奏的生活讓她十分不習慣,她的壓力很大,身邊既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每天下班看著門口並排擺放的四個箱子,她就有衝動想要拎起箱子轉身離開這個倍感壓力的城市。

只不過最終她逼著自己把這個想法壓了下去,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還漸漸養成了自己獨特的主持風格。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那段時間,董卿總結出:“人最難的是超越自己!”

但是,人生的機遇總是捉摸不定,雖然擁有多年的主持經驗,董卿卻在一不留意的時候摔了一跤。

2010年董卿主持元宵晚會時,誤把北宋詩人歐陽修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裡邊,晝夜的“晝”字念成了“書”,著名劇作家魏明倫觀看節目的時發現這個錯誤,第一時間告知了媒體,要董卿糾錯。

本來是一個小小的錯字,可是在個別媒體的有心傳播下,變成了滔天大罪,一時之間,成千上萬的網友們指責董卿的淺薄無知,而且有人在微博留言,說她是個“滿腦子漿糊的假博士”。

良好的教養讓董卿冷靜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她既沒有生氣,也沒有刪掉網友的留言,而是在第一時間聯繫魏明倫,向他發了一份長長的致歉信,然後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公開致歉。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這次的失誤,董卿深知自己的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於是,她臨時決定,暫停自己主持人的工作,把目標轉到補充知識上來。一個月後,行動力超強的董卿離開了央視,去美國的加州大學進修。

董卿經常對自己說:“一個人不能光著眼於現在,作為一個稱職的節目主持人,外在的東西很快就會成為過眼雲煙;現在的觀眾越來越偏愛智慧型的、知識型的節目主持人,而這一切不是憑先天就能得到的。”

做一個智慧的女人,通過讀書豐富自己的心靈和素養,觀察世界,體察人情,就能獲得改變自己命運的內在力量,才能以智慧之美而永遠魅力四射。

(3)生活態度:每一次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從董卿在《朗讀者》上的一些經典語錄上,可以看出她對生活的態度,有一期節目上她說:

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

在描寫各種各樣的遇見: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這是撩動心絃的遇見

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

這是寶玉和黛玉之間

初初見面時歡喜的遇見

幸會 今晚你好嗎

這是《羅馬假日》裡

安妮公主糊里糊塗的遇見

遇到你之前 我沒有想過結婚

遇到你之後 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

這是錢鍾書和楊絳之間

決定一生的遇見

世間一切,都是遇見。

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

春遇到冬,有了歲月;

天遇見地,有了永恆;

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

所以說,遇見彷彿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開始。

董卿覺得,這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的安排,都是命中註定的緣分。她就是在一次次遇見中細心品味生活的美好,以包容的心去接納所有的不如意,不經意間發現,人生最奢侈的是擁有一顆不老的童心,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是頭腦的睿智與清醒。

《朗讀者》董卿:一切的遇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

現在的董卿讓人羨慕,她在人生的磕磕絆絆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她用充滿智慧的語言、從容不迫的態度、富有才情的內心努力地生活。作為一個有才華的女人,後天的努力大於先天,她懂得拼盡一切努力,奔自己的前程,事業是她人生中最華麗的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