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大件在快運市場爆發,火藥味十足

物流一圖

[ 億歐導讀 ]

今年無論是“小快遞”還是“大快遞”,尤其是電商業務在今年已爆發出十足的火藥味。那麼19年價格競爭主要基於怎樣的背景?大件快遞市場為何成為競爭焦點?重泡比調整背後又會有哪些問題?

電商大件在快運市場爆發,火藥味十足

今年年初中通快遞降低派費,拉開快遞市場價格戰序幕。而就在近日,百世快運、安能快運、壹米滴答、優速快遞等企業相繼對大件快遞產品調整重泡比變相打折,拉開大件快遞市場價格戰爭大戲。

可見今年無論是“小快遞”還是“大快遞”,尤其是電商業務在今年已爆發出十足的火藥味。那麼19年價格競爭主要基於怎樣的背景?大件快遞市場為何成為競爭焦點?重泡比調整背後又會有哪些問題?本文帶你一窺究竟!

前言

今年伊始中通快遞對1kg內小件,派費下調了0.15元左右,並同時給於增量補貼了,力度空前。此外圓通單票收入下降8.99%,申通下降2.31%,對中通降價進行了跟進。快遞市場價格戰正式打響。

2019年1月各家價格及同比(韻達今年1月含派費,派費約1.6元左右):

電商大件在快運市場爆發,火藥味十足


而就在近日,百世快運、安能快運、壹米滴答紛紛對小件進行了重泡比的調整。安能快運對70kg以下重泡比從6000調整至8000,相當於原費用基礎上打了7.5折;百世快運和壹米滴答分別對70kg以下和65kg以下重泡比從6000調至9000,相當於打了6.6折。而一直以來定位大包裹的優速,也對省內外重泡比同一調至8000。(此前為省內8000,省外7000)。

除此之外,各家也通過別的方式對大件快遞產品進行降價。如順豐快運通過推出無憂入戶,變向對重貨包裹上樓費打折。安能和百世也推出省外倉線大促、一口價等打折方式。雖然這些降價行為和淡季促銷有關,但今年各家的打折力度確實較大。

那麼為什麼今年各家價格政策如此激進?大件快遞市場為何成為競爭焦點?重泡比調整背後又會有哪些隱患?下面本文為你詳細解讀!

一、大件快遞為何成焦點

為什麼大件快遞成為競爭焦點,筆者認為,這主要基於傳統快遞和快運市場增速放緩、以及大件滲透率提升所帶來的電商大件增速上升。而快遞與快運的互相滲透是其本質。

下面為你展開講解。

1.傳統市場增速放緩

近些年來,隨著電商平臺銷售額增速的放緩,快遞收入增速也同樣降速,18年快遞收入增速下降到21.8%;與此同時,隨著製造業PMI增速的放緩,公路貨運量增速也在持續放緩,2018年增速放緩到5.2%。因此,無論快遞還是快運市場,都從增量競爭逐漸轉移到存量競爭。且在快遞和物流供大於求的背景下,價格持續走低。因此無論快遞企業還是快運企業,都希望尋求另一篇增量市場。

電商平臺和製造業PMI增速放緩,快遞業務量和公路貨運量增速隨之放緩:

電商大件在快運市場爆發,火藥味十足


備註:快遞收入來自郵政局公開數據;公路貨運收入來自wind數據庫。

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快遞和快運價格持續走低:

電商大件在快運市場爆發,火藥味十足


備註:快遞單價同比數據來自郵政局公佈數據;公路物流運價指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

2.電商大件市場迎來機遇

隨著近幾年家電、傢俱、家裝等大件線上滲透率的提升,電商大件保持較高增速。以大家電和家居物流市場為例,整個市場增速保持在4.4%,而18年市場規模為5125億,規模接近整個快遞市場。隨著線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線上大家電和家居市場增速高達54%,18年市場規模為1356億。

隨著線上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這部分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如果按50%的增速,2020年僅線上大家電和家居的物流市場就有3000億,約為目前快遞市場規模的一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增速快且體量大的市場。因此電商大件成為新的競爭焦點,也不足為奇!

家電和家居整體及線上物流市場及增速:


電商大件在快運市場爆發,火藥味十足


備註:數據由物流意圖調研測算,僅供參考

3.快遞與快運互相滲透

在傳統快遞、快運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德邦、安能和百世相繼轉型大件快遞,並以電商大件為主要方向。且傳統快遞企業進軍快運市場,首先重點佈局的也是這片市場。從大件快遞市場發展的時間軸來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快遞和快運企業在大件快遞市場上演放手反擊戰。

階段一(快運企業獨做):2016年,快遞企業專注小件,嫌棄大件,這部分貨只能由零擔公司承運。如德邦330特惠,安能mini小包和百世惠心件。

階段二(二線快遞轉型):2017年,二線快遞公司小件領域無法存活,因此開始進入大包裹細分市場,如優速、速爾、快捷等等。

階段三(一線快遞介入):2018年,一線快遞公司全面進軍零擔業務,首先從低公斤段打入。如1順豐推出重貨包裹。韻達快運推出168大件。

階段四(快運企業防守反擊):2018年7月德邦轉型大件快遞,2019年4月安能、百世相繼轉型電商大件,並開始重泡比打折。

綜上,大件快遞成為各家競爭焦點主要是因傳統快遞和傳統快運企業到達瓶頸、大件電商帶來的新機遇、以及快遞和快運企業互相滲透的必然結果。如果說前三個階段是排兵佈陣,那麼第四階段隨著百世、安能、壹米滴答對大件快遞產品重泡比的調整,意味著真正的開打!

不過筆者認為此次一刀切調整重泡比顯得有些粗暴,且可能帶來一些隱患,分別為盲目跟風。大票拆包派送困難、影響總部利潤。

二、重泡比調整的問題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此次重泡比調整並非簡單的價格促銷,更是快運企業戰略方向的選擇!

對於快運平臺而言,計泡係數是搶貨神器。在專線時代1:3000的計泡係數下,快運平臺憑藉著1:5000的計泡係數迅速的從專線手裡搶到了維持車線的大票貨源,隨著大件電商的逐漸興起,不少快運平臺紛紛調整其大件電商的計泡係數為1:6000,以進一步貼合大件電商的發貨需求。此次作出計泡係數的調整,快運平臺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更進一步的進入大件電商市場。

重泡比變化和戰略選擇的關係:

電商大件在快運市場爆發,火藥味十足


之前因成本高、利潤低,送貨難等問題,快遞和快運企業都在控制自身的貨量結構,隨著市場進入零和博弈階段,為了爭奪市場,大家紛紛降價,來攫取這部分市場。比如之前1:6000是肯定搶不到紙尿褲這些產品的,現在1:9000可以搶一下了。紙尿褲,按一個L碼的,包裝體積40*60*20,自重2-3kg左右。以前計泡8kg,現在計泡4kg這個就是1:9000能爭奪的目標市場。因此此次重泡比調整,也可能會對傳統快遞企業(通達和順豐快遞)較重的泡貨市場帶來衝擊。

但此次快運企業對大件快遞進行泡重比簡單的一刀切調整,可能會出現諸多問題,分別為盲目跟風。大票拆包派送困難、影響總部利潤。

1.盲目跟風

上面提到,此次計泡的變化目的更多是戰略選擇的考慮,而非單純的降價打折。如安能、百世、優速此前都有轉型電商大件決議,並相繼推出重泡比打折,但壹米滴答隨後的跟風讓筆者感到有點費解。因為對於壹米滴答而言,公司貨源結構公斤段偏大,不具備也並沒有轉型電商大件市場。壹米滴答客源相似主要為專業市場而並非電商大件。因此此次調整重泡比並沒有戰略意圖。

其次,安能和百世重泡比調整中,對單票體積做了限制,安能為單票不超過0.52m³,百世則為單票體積不超過0.419m³,那麼雙方分別按8000和9000泡比計算,實際參與折扣的公斤段並非70kg以下,而是47kg和58kg。而壹米滴答是對壹米小件進行調整,即65kg,可見打折公斤段範圍最大。有點感覺是方向錯了,且走的更遠。

2.大票拆分,派送困難

由於總部對地公斤段進行了變相打折,因此個別收件加盟商會非常聰明的將小票貨進行拆分,即一票拆成兩票或者三票,從而變成40-50kg的貨,這樣不僅可以打折擼羊毛,還能免除送貨費和上樓費(電商大件產品一般都是包接包送,免費上樓)。

而這樣拆分可以通過產品轉化,使安能的mini、百世電商件產品佔比提升,雖然達到在數據上戰略轉型的成功。但這樣做最明顯的弊端就是加大了末端派送的難度。

由於泡貨本身就難派送難上樓,泡貨增加,導致末端派送壓力大,如果末端加人加車,則會帶來成本的上升。加之派送本來就不賺錢,泡重調整導致派費降低(計費重量減少,派送費隨之降低)。也就是派送收入減少但派送成本增加,讓本來不賺錢的派件型網點雪上加霜,可能導致末端網點異常,需要格外注意。

3.總部利潤減少

由於重泡比調整變相打折,即總部收加盟商的費用(總部收入)將會減少,而泡貨的增加會導致幹線成本的增加(單車實際重量減少,泡貨所需車輛增多,即重泡配載失衡)。而總部利潤=收入-成本,收入降低而成本增加,意味著利潤的降低。而恰好地公斤段正好是各家快運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而大量的拆包會讓幹線成本上升更加明顯。因此此次策略持續時間有待觀察,總部對利潤的測算結果,會直接決定策略的實施時間長短。

總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此次重泡比調整,首先要符合戰略大方向。其次要精細化管理,而非一刀切。筆者給予以下建議:

①對同一目的地、同一客戶泡貨拆包進行管控;避免拆包帶來的末端派送壓力。

②對派件型網點給予一定的派送補貼,避免末端成本上升導致虧損、從而不配合派送甚至退網。

③對長途和個別區域進行一定限制,如長途幹線成本高影響大,對非產量區本來就裝不滿虧,應該另外考慮調整。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