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專家談外商投資:“成都好,是大家的共識”

距離《外商投資法》通過不到一月,4月12日,成都進行了首次大規模外資項目集中籤約。在成都市2019年度外資項目集中籤約儀式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受邀到場,解讀了《外商投資法》,分享外資企業投資發展迎來的新契機、新機遇。

商务部专家谈外商投资:“成都好,是大家的共识”

↑白明 葉燕 攝

白明認為,《外商投資法》最大的看點就是負面清單,負面清單簡明扼要地解釋了“法無禁止皆可為”。對於政府部門來說,首先要明確什麼不可為,什麼應當為,什麼可以為。

比如說第22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不得”二字實際上相當於政府部門主動規範自身行為,換取外商在華經營的更大自由度和舒適度。

政府部門應當為的是什麼?比如說第16條規定“國家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通過公平競爭參與政府採購活動”,這是“應該”。

在“可以為”上,比如說第18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在法定權限內製定外商投資企業促進和便利化政策措施。”

白明表示,對於《外商投資法》的落地實施,是允許不同地方根據自身發展進行微調的,因為各地的側重點不一樣,國內產業政策有區域差異。他建議,考慮到成都的特點,調整可以與中歐班列(成都)結合起來,與長江經濟帶結合起來,與“天府之國”豐富的物產資源結合起來,發揮好自貿試驗區、天府新區等對外開放優勢。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歐班列的作用越來越大”,白明說,成都就應該通過整合帶來更多投資機會,推出配套政策,讓投資者在成都發掘更多商業機會,看得見、摸得著、賺得到。

結合成都自身在勞動力、科技環境等方面的優勢,成都下一步可以吸引更多“綜合密集型”外資企業落地。“綜合密集型”有別於勞動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就像田徑全能比賽,成都產業門類齊全,擁有各種便利條件,沒有明顯的弱項,在此基礎上突出強項,就有機會成為全能冠軍。

“我看好成都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可以說是充滿信心”,白明解釋說,目前已經有28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這就是投資風向,他們的眼光是很獨到的,“說明‘成都好’不是我個人的看法,而是大家的共識。”

紅星新聞記者 嚴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