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中國的音樂起源很早。《呂氏春秋》說:"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

近年來,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近30枚骨笛,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比漢字產生的時間還要早幾千年,這說明,中國確實是一個十分古老的音樂國度。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既然音樂的起源比漢字早,人們在創造與音樂有關的漢字時,難免會以樂器的形象作為參照。甲骨文的樂字,羅振玉解釋道,"樂從絲附木上,琴瑟之象也。"從字形上看,上面的部分,左邊和右邊合起來,即後來的"絲"字,下面的部分,是後來的"木"字,將絲絃張設於木架之上,就構成了絃樂器的形象。“樂”的字形體現了我國古代如琴、箏、琵琶等彈奏樂器的最初形態。後來,發展到金文、小篆,增加了中間的部分。有的學者認為,像調絃之器,也有人認為像鼓或者其他樂器,但不管是什麼,音樂的"樂"字取象於樂器之形這一事實是十分明確的。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說文》說:"樂,五聲八音總名。"其中的"五聲"即宮商角徵羽,是我國古代關於音階劃分的五種不同名稱;"八音"即絲、竹、金、石、匏、土、革、木,是八種不同材質的樂器所發出的樂音。鄭玄《周禮注》說:"金,鍾鎛也;石,磬也;土,壎也;革,鼓鼗(táo,一種手持的小鼓)也;絲,琴瑟也;木,柷敔(zhù yǔ兩種木製的打擊樂器)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其中的"絲"就是絃樂。作為音樂的總名,"樂"字選取絃樂器作為眾多樂器的代表,說明絃樂在各種音樂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到現在,我們看到的中國古典戲曲仍然以絃樂為主。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從漢字構形方面看,"五聲"的"聲"字也取象於古代的樂器,即“八音”中的石類樂器"磬"。"聲"的繁體作"聲",甲骨文由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

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四部分組成,其中左上角的像懸掛的古代打擊樂器磬(磬的形狀大致成微弧形或微折形,使用時需要懸掛在架子上),右側的像手持工具敲擊樂器的樣子,而和分別表示聲音與口、耳有關。敲磬時人所聽到的,或者人嘴裡所說出的,那當然是"聲"了,可見此字的結構之妙。發展到小篆字形,字形逐漸規整,繁體字的部件結構基本定型。再後來簡化漢字時,採取了以部分代整體的方法,只保留的繁體"聲"左上角像磬的部分,這就是簡體的"聲"字。那麼,古人為何用磬來作為聲音的代表呢?因為磬這種樂器不僅起源很早,地位也十分重要。磬傳說是堯的臣子無句發明的,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磬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歷史,可見其歷史之悠久。早期的磬多為石質,後來也可以用美玉製作。在古代打擊樂器中,玉製的磬曾經與銅製的鐘一起,構成樂器的重要組合,這就是所謂的"金聲玉振"和"編鐘組磬"。磬和鍾一樣,大多是按照音程的高低編組使用的,所以稱作"組磬"(磬的音程的高低是由磬的大小厚薄決定的)。也有一個磬單獨使用的,叫做"特磬"。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八音"的"音"在甲骨文時代和"言"是同一個字,這說明在古人的觀念中,人的發音和其他物質的發音,都可以納入音樂的範疇,都可以作為樂聲的代表。金文以後,人們為了區分"音"和"言",便在"言"字的部件"口"內加上了"一"。許慎《說文》在"音"字下解釋說:"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從言含一。"這種解釋包含了後世儒家對音樂的理解。因為到了禮制盛行的時代,音樂已不再是純粹的愉悅心情的古代藝術了,而是被賦予了濃厚的教化意義。許慎認為,音是發自人們的內心,並用一定的節律表現出來的,因而音是人們內心世界的外化。字形中的“一”並無實義,許慎所說的"含一",在字形的解釋之中,暗含著傳統儒家對人的內心修養的要求,即要純正如一。就如同八音一樣,只有和諧一致,才能合成美妙的音樂。

對於音樂本身來說,和諧確實是音樂的基本要求。但是,儒家所說的和諧,則更多地強調了社會政治的色彩。《禮記·樂記》說:"是故樂在宗朝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樂可以使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和順親敬,符合儒家維護"三綱五常"倫理關係的需要,因而被儒家推崇到與"禮"並重的地位,在儒家經典中經常將"禮樂"並稱。如《樂記》說:"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只有"禮樂"兼得,才能謂之有德,可見樂對於人們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而樂的這種重要作用的發揮就在於"和"。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和"字在《說文》中有兩種寫法,即"和"和"龢"。"和"許慎解釋為"聲相應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唱一和"的"和";"龢"許慎解釋為"調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調和""協調"。其實,唱和也好,協調也好,都是在強調聲音之間的相互配合,人們之間的一唱一和,各種樂音之間的組合搭配,都必須相互協調才能達致和諧。因此,"和"和"龢"其實是從人聲和樂聲兩個不同的角度而造的一組異體字。甲骨文有"龢"而無"和","和"是後來產生的,並最終取代了"龢",成為現在的通用字。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甲骨文"龢"字的結構,就可以進一步瞭解儒家的和諧觀念與音樂之間的密切關係。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龢"的甲骨文字形,由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

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兩部分組成。其中即"龠"字,甲骨文又寫作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正與"龠"字的構形相對應。郭沫若認為"龠"是一種樂器,象編管之形,是由並排的竹管制成的,類似於現在的口琴。其中的三個"口",正像竹管上用於調節聲音的孔眼。由於這種樂器是由竹管編成的,所以後來又添加了"竹"字頭,寫作"籥"(yuè)。《詩經·邶風·簡兮》有"左手持籥,右手秉翟"的詩句,就是描繪當時人們左手拿著籥吹奏,右手拿著羽毛來跳舞的場面。羽籥是古代文舞的主要道具,與之相對應的武舞的常用道具則是干鏚。其實,籥是古代樂器的一個大的類別,《說文》“籟”字下注雲:"籟,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其中謂之籟,小者謂之箹(yuè)。""笙"、"籟"和"箹"是從形制大小來區分的,它們的總名都叫"籥",都是由竹管編排而成。"笙"據說有十三孔,常在春天祭祀時吹奏,象徵萬物生長之義,所以命名為"生",後添加"竹"字頭以與生產的"生"相區別;"箹"字從"約","約"有"節省""減少"之義,正應了上面"小者謂之箹"的說法;而"籟"則居於二者之間,與"笙"、"箹"共同構成籥的系列。"龠"字甲骨文還可以寫作
王立軍:漢字與古代音樂,像兩隻手捧著籥吹奏的樣子。吹籥需要吹奏者手口之間的密切配合,也需要籥的各個竹管的音調高度和諧,和諧的"龢"字從"龠",正是取的這個含義。《說文》將"龠"解釋為"從品侖;侖,理也",說明作為漢儒代表的許慎,已經將音樂的和諧上升到人類社會的倫理和諧了。由樂調的協調,到人聲的應和,再到社會人倫的和諧,這便是"龢"字意義發展的脈絡。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再看"龢"字的另一個部件"禾"。"禾"在"龢"字中雖然起著提示讀音的作用,但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聲符,它也與"龢"字的意義密切相關。《說文》:"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時之中,故謂之禾。"意思是說,穀物的生長,須得四時之中,得五行之和,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穀物才可能順利成熟。事實確實如此,農作物需要陰陽風雨的調和,即所謂的“風調雨順”,才會有好的收成。可見,"禾"的前提就是"和","禾"與"和"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除了"和""龢"之外,還有一個字可以證明"禾"和"和"的關係,即"盉"字。盉是古代的調酒器,多用青銅製成,圓口,腹部較大,三足或四足,盛行於商代後期和西周初期。王國維《說盉》:"盉乃和水於酒之器,所以節酒之厚薄者也。"所謂"節酒之厚薄",就是用水來調和酒的濃淡。後來盉也可用於調和菜餚的味道。《說文》:"盉,調味也。"《廣韻》:"盉,調五味器。"調和菜餚,須使酸甜苦辣鹹各種味道搭配得恰到好處,吃起來才會有好的口感。可見,"盉""龢""和"三字都有調和、和諧的意思,它們的意義都跟"禾"有關。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調聲曰'龢',調味曰'盉',今則'和'行而'龢''盉'皆廢矣。"現在,在調和的意義上,就只用"和"而不用"龢""盉"了。

與"龢"相關的還有一個"龤"字。"龤"字也從"龠",說明它的意義也和音樂有關。《說文》:"龤,樂和龤也。""和龤"就是"和諧",由音樂"和龤",到社會"和諧",同樣體現了"和"這種社會觀念與音樂之間的親密淵源,也進一步印證了古代音樂文化與漢字字形的密切關係。

(文章摘自《漢字的文化解讀》 王立軍等 著)

精彩推薦

⊙部分文字、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博河南】文博+文學+文史,一起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王立军:汉字与古代音乐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