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原常見分類?

過敏是一種病理性的免疫反應,我們也說到,引起過敏反應的都是有機物,如牛奶、雞蛋、海鮮、塵土中的皮屑、金屬上的病菌屍體等等。

今天就重點說一下,這些過敏原究竟如何影響的我們。

過敏原大致可以分為:

1食入性過敏原:

如牛奶、雞蛋、小麥、海鮮、芒果、藥物等;

2吸入性過敏原:

如花粉、粉塵、油煙、柳絮、蟎蟲、黴菌等;

3注射式過敏原:

如青黴素、血清、蚊蟲叮咬、刺蟄等;

4接觸式過敏原:

如化妝品、洗髮水、染髮劑、橡膠製品等。

除了上述四大分類外,還有些人對冷熱空氣過敏、壓力過敏、情緒過敏,我們今天分別介紹。

食入性過敏原:

這個最為常見,也最為普遍,如蕁麻疹、溼疹等。

正常情況下,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會被消化液分解,如蛋白質被分解成氨基酸,澱粉被分解成葡萄糖;但並非所有的食物都能被完全消化,如蛋白質分解不徹底會形成大分子蛋白,這本身也很正常,人糞便中就殘留著一部分。但是如果這個時候,胃腸道屏障出現了問題,這些本該排出體外的大分子蛋白進入了人體,那麼你可能就要過敏了。

在這個過程中,

一個主要因素:胃腸道粘膜屏障完整性出現問題;

兩個次要因素:食入過敏原、消化無法徹底分解。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原常見分類?


PS:兒童常見溼疹,多數是由食物引起。

兒童消化系統、腸道屏障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較成人更容易過敏。

吸入性過敏原:

以過敏性鼻炎、哮喘最為常見。

如果你是這類患者,你就要追憶一下,你是從小就這樣?還是後天才這樣?

如果是先天,避開你的“專屬”過敏原;如果不是,那就有意思了,你是怎麼了?

引起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細胞——肥大細胞,位於鼻粘膜細胞下,在血管周圍分佈密集。

但是我們反覆強調,如果你的鼻粘膜屏障功能完好,過敏原根本無法進入,又怎麼能引起肥大細胞脫顆粒呢?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原常見分類?


所以就要思考這樣的問題:

鼻粘膜屏障為何會出現問題?

又該如何去修復它?

注射式過敏原: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過敏原通過外界強制性注入體內。

如果是藥物注射類,那就先做皮試,看看是否過敏;

如果是蚊蟲蟄咬,那就離這些“害蟲”遠點。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原常見分類?


接觸性過敏原:

以溼疹、面部皮膚過敏、皮炎等常見,這類患者的皮膚大都比較乾燥,容易起皮脫屑。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原常見分類?


皮膚屏障功能降低,給了過敏原以可乘之機。因此這一類患者重點是保護皮膚,保持皮膚的溼潤,增強屏障功能。

最後再說說,有一些對冷熱空氣、壓力、情緒過敏的情況。

這種情況的本質其實身體中存在的組胺釋放因子(下文簡稱“因子”)過多,受到刺激後,造成單位區域因子富集,導致肥大細胞脫顆粒,進而導致過敏。

而這類組胺釋放因子主要產生於免疫細胞,也就是說,還是免疫系統的問題,它有點亂了,因此要著重去注意調節免疫平衡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過敏原常見分類?


以上就是導致過敏的外因、過敏原的簡單介紹。

簡單總結下,過敏原只是誘因,根本還是在於內因,尤其是我們的皮膚和粘膜屏障系統。

但是每個人情況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導致屏障功能出現問題的原因有可能就千差萬別,因此根據每個人的特殊情況,針對性的進行調理,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當然,不能說因為屏障功能是主要原因,過敏原就可以不管不顧。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屏障功能也不是你說修復就馬上修復好的,在康復期間,還是要儘量避開過敏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