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如果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编者按:刊发著名美食制片人陈晓卿老师七八年前的一篇旧稿,看陈晓卿老师是怎么请客吃饭的。)

如果革命就是请客吃饭,毫无疑问,我是一个革命者。

我曾经有意识地统计过,有半个月,我在外面吃饭的次数是十七次,很猛吧?我太喜欢聚众吃饭了,和朋友们在一起,和老男人们在一起,和姑娘们在一起,听他们吹牛,看他们嬉笑,席间充斥着劝酒、划拳和各种八卦。每当此时,我都会端起酒杯说:“嗯,多么美好的周末啊!”尽管这一天有可能是星期一。

陈晓卿:如果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前不久,去北京台《搜城记》坐台,李湘小朋友问我,是什么促使我这么热爱吃喝?其实,什么时候吃,在哪里吃,吃什么,怎么吃这四个W我都觉得无所谓,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和WHO吃。因此,我器宇轩昂地说:“其实,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人。”鲁迅先生就曾经写过,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没有年代,每一页上都歪歪斜斜地写着“吃人”两个豆子大的字。

我刚工作的时候,应该十几年前,单位就那么几个年轻人,那时候,大家隔三岔五就出去小聚一下,内容以咒骂领导泄愤为主。难得的是,这七八个人的聚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不管谁的生日,只要不出差,大家一定要坐在一起。因此,我对李湘说,在我的年历表里,有这么几个日子是雷打不动的,这就是和那几个老友的相聚:几张老脸相互看着,内容也变成了抱怨部下――现在,他们都分别当了领导或是老板,只有我至今白丁一个。不过这样也好,埋单的任务从来都落不到我的头上。正如范晓萱说的,“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今天你请客!”

陈晓卿:如果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范晓萱

说到埋单,这几乎是请客中的华彩部分。结账这事儿我不在行,即便是我张罗的局,也要装傻,偶尔埋个单,也就是个烤翅麻辣烫的路边店。我听说北京有两个以埋单闻名四九城的家伙。一个是小贝贝志诚,尽管他在江湖上的名号叫一毛,是不拔的意思,但据说只要他参加的饭局,谁都别想埋单,否则就跟你急,是真急。另一个是艾青的儿子艾丹,据说他经常一晚上要赶三四个场,吃饭是次要的,主要是去结账,最新消息说,他现在已经改名叫艾埋单了。

陈晓卿:如果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右为艾丹

为了聚众吃饭的这个事儿,我专门看过心理医生,大夫听完了我的陈述,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你地,害怕孤独的干活!”靠,太一针见血,我哭得啊,隐形眼镜都掉出来了!是的,我是一个害怕撂单儿的人,尤其在吃饭方面,喜欢人越多越好,我甚至已经接受不了两个人的饭局……人多了,我也不用说话,在七嘴八舌中,我就能找到安全感。大夫说我这个叫“饭局孤独症”,不用吃药,继续攒人喝酒就成。

因此,如果你一个人觉得孤单的话,那么就赶紧出来找朋友吃饭吧。张楚不唱过“大家应该互相微笑,搂搂抱抱这样就好”么?他说,孤独的人是可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