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螺蛳粉先生的人间烟火

最初,阿才告诉我,他的小店一天可以卖出三百碗米粉,我觉得是吹牛。后来再去蓟门里小区菜市场边这家“螺蛳粉先生”,人山人海,排半天才能吃上一碗,我不得不信了。

陈晓卿:螺蛳粉先生的人间烟火

可爱的陈晓卿

湖南青年马中才,曾经是萌芽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得主,出版过几本小说。然而如果没有螺蛳粉,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认识这位青年作家。阿才很会经营,以我的判断,这家螺蛳粉并不是最地道的柳州味,阿才根据本地客人的需求,做了很多主动的妥协和细微的改良。不过在炖汤的环节上,阿才是一丝不苟的,汤鲜是他们家最大的特色,绝对不放味精,吃完了口不渴。所以,我一直是这家小店的常客,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两三次。要不是因为住在东三环,吃的频率可能会更高。

陈晓卿:螺蛳粉先生的人间烟火

柳州螺蛳粉

就像猜中了我的心思,几个月前,阿才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他在劲松开了个分店,不仅有螺蛳粉,还有酸笋炒田螺。“真的啊?”我听着开心,“这种做法可是典型的桂柳风味哦。”因为就在我家门口,上个月的一个周末,我流着口水,按照他给的地址开车前往。结果找了半天没找到,打电话问,阿才磕磕巴巴地解释说,新店要装修,暂时歇业了。

后来,美食界的一位朋友告诉我,阿才新店关张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装修,而是朝阳区正在“创文”,创建文明城区,奔国际化大都市走。我说怎么回事儿,家门口我喜欢的几家小店,最近要么关门,要么换上了簇新的塑料牌匾,旁边还都有一个店家“自愿”购置的卡通形象,据说是这次群众运动的形象代言。城市如何发展,我不太懂,但地球上不缺的是钢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间烟火。城市是人住的,总不能整洁的像医院吧?即便是新加坡那样的医院国家,不是还有牛车水、娘惹街这样充满市井气的地方嘛?

陈晓卿:螺蛳粉先生的人间烟火

螺蛳粉及其配料

我是真心喜欢小店,除了味道,我更喜欢那里的舒适随意的市井气。国庆长假前,和同事又去了蓟门里阿才那里打牙祭,要了炒螺和脆皮下酒,大碗螺蛳粉加豆泡、酸笋和豇豆。桌子支在院子里,旁边路灯杆上贴满了租房小广告,创文的横幅(海淀也创文哈)打着卷儿,知趣地缠在国槐的枝头,晾晒衣服的居民不时从身边穿过……我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吃东西,微风过处,偶尔飘落几片秋天的叶子,空气里弥漫着酸笋的味道,这是迷人的人间烟火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