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螺螄粉先生的人間煙火

最初,阿才告訴我,他的小店一天可以賣出三百碗米粉,我覺得是吹牛。後來再去薊門裡小區菜市場邊這家“螺螄粉先生”,人山人海,排半天才能吃上一碗,我不得不信了。

陳曉卿:螺螄粉先生的人間煙火

可愛的陳曉卿

湖南青年馬中才,曾經是萌芽系“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得主,出版過幾本小說。然而如果沒有螺螄粉,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認識這位青年作家。阿才很會經營,以我的判斷,這家螺螄粉並不是最地道的柳州味,阿才根據本地客人的需求,做了很多主動的妥協和細微的改良。不過在燉湯的環節上,阿才是一絲不苟的,湯鮮是他們家最大的特色,絕對不放味精,吃完了口不渴。所以,我一直是這家小店的常客,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兩三次。要不是因為住在東三環,吃的頻率可能會更高。

陳曉卿:螺螄粉先生的人間煙火

柳州螺螄粉

就像猜中了我的心思,幾個月前,阿才興奮地給我打電話,說他在勁松開了個分店,不僅有螺螄粉,還有酸筍炒田螺。“真的啊?”我聽著開心,“這種做法可是典型的桂柳風味哦。”因為就在我家門口,上個月的一個週末,我流著口水,按照他給的地址開車前往。結果找了半天沒找到,打電話問,阿才磕磕巴巴地解釋說,新店要裝修,暫時歇業了。

後來,美食界的一位朋友告訴我,阿才新店關張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因為裝修,而是朝陽區正在“創文”,創建文明城區,奔國際化大都市走。我說怎麼回事兒,家門口我喜歡的幾家小店,最近要麼關門,要麼換上了簇新的塑料牌匾,旁邊還都有一個店家“自願”購置的卡通形象,據說是這次群眾運動的形象代言。城市如何發展,我不太懂,但地球上不缺的是鋼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間煙火。城市是人住的,總不能整潔的像醫院吧?即便是新加坡那樣的醫院國家,不是還有牛車水、娘惹街這樣充滿市井氣的地方嘛?

陳曉卿:螺螄粉先生的人間煙火

螺螄粉及其配料

我是真心喜歡小店,除了味道,我更喜歡那裡的舒適隨意的市井氣。國慶長假前,和同事又去了薊門裡阿才那裡打牙祭,要了炒螺和脆皮下酒,大碗螺螄粉加豆泡、酸筍和豇豆。桌子支在院子裡,旁邊路燈杆上貼滿了租房小廣告,創文的橫幅(海淀也創文哈)打著卷兒,知趣地纏在國槐的枝頭,晾曬衣服的居民不時從身邊穿過……我喜歡在這樣的環境裡吃東西,微風過處,偶爾飄落幾片秋天的葉子,空氣裡瀰漫著酸筍的味道,這是迷人的人間煙火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