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黃崢:阿里、騰訊、京東和“消費升級”!

電商公司拼多多是最近兩年出現的一匹黑馬。在納斯達克上市時,拼多多距離成立還不到三年時間。接近300億美元的市值,也讓拼多多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沒有選擇到紐約納斯達克去敲鐘,而是在上海舉行了遠程敲鐘儀式。在上市之前,黃崢接受了包括騰訊財經、界面新聞等多家媒體的採訪,談到同騰訊、阿里、京東的關係,拼多多的模式等話題。

拼多多黃崢:阿里、騰訊、京東和“消費升級”!

騰訊持有拼多多17%的股份,在談到跟騰訊的關係時,黃崢說,騰訊是在拼多多成立一年半之後才投了拼多多的C輪。在那之前,拼多多對微信和騰訊依賴度比現在還高,而且微信生態裡也有很多電商,“我們沒有受到不公平待遇”;而在騰訊投資之後,黃崢說,他也沒有刻意去尋求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在未來,兩個公司只會合作越來越多,互相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 黃崢不太相信在國內會有公司能夠靠模仿拼多多而做出一家成功的公司。在他看來,跨領域複製商業模式是可行的,比如把硅谷的模式搬到中國,或者把中國的模式搬到其他市場。但是,在同一個市場複製別人的模式就很難。 不過,他相信,在微信中會孵化出新的商業模式。“現在微信一個App就會佔用你電池耗電量的50%,但你想想現在這個50%的耗電量才產生了多少商業模式?”

在同另一家巨頭阿里巴巴的關係上,黃崢不認為拼多多會和淘寶競爭,因為“我們是不一樣的用戶”。反倒是阿里證明了廣告和佣金可以成為很好的電商商業模式。同時,阿里在平臺管理上、同商家的關係處理上,也為拼多多提供了借鑑。

拼多多黃崢:阿里、騰訊、京東和“消費升級”!

電商巨頭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前幾天接受訪問,被問到拼多多是否會成為京東的競爭對手時回答,零售業永恆不變的是商品質量、價格和服務,只要在中國購物三次,就會得出判斷。黃崢的回應是,他在根本上認同劉強東的說法,但是,“商業體驗要綜合性價比、物流等體驗”。用戶在拼多多購物,就是綜合選擇後的結果。他舉例說,如果是一個低得多的價格,消費者是可以接受一兩個水果在運輸過程中磕壞掉的。“罵也是要罵的,但退款了下次也可能再來。”

黃崢還再次強調了他對“消費升級”這個詞語的意見。在他看來,“今天的問題不是先進的人不夠先進,而是消費不均衡。”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在消費方面,有各自不同的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