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01)

陕西人吃午饭是不要配菜的,如果必须有,肉菜最佳。一筷子燃面,再来一疙瘩肉,一边吃面一边咥肉,想想都有满足感。

中午同吕总说完事,顺便在高新区吃一碗面,除了面,点了一点特色的猪蹄吃,陕西人做面自不必说,陕菜的猪蹄除了蒸的,卤猪蹄陕西人也做得聊咋咧。颜色亮红,皮肉有嚼劲,香味浓郁。

据说这家的猪蹄子是来者必点,看看还是很不错的。

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陕西人卤猪蹄特色

(02)

今天的主角依旧是面,董先生对于面条的感情可谓爱之深切。

对于这种食物,从小吃到大,从没文化吃到大学毕业又吃到大腹便便,终究还是喜欢吃一碗陕西人做的面。

最近开通小说连载,但是没有时间写东西,碎片的时间发点吃饭的感受倒是省时省力,于是忍不住随手又拍了几张照片。

估计熟人看见了,又该批评我肤浅了,大忙人一个咋还写这,哈哈。

不管了,有爱好的人是高贵的,这样安慰一下自己吧。

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新蒜

(03)

稍微一留意,就会发现最近很多面馆都上新蒜了,一些原来生意好的店似乎反倒用了陈蒜。

蒜这东西吃了上瘾,很多人把大蒜当口香糖吃,不吃好像难受。

最近感觉大蒜也不宜多吃,时间长了,伤胃。

说话间,又剥了两瓣蒜。

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三合一

(04)

陕西人吃面,无论多么花哨,最终还是为了温饱。

谁家大碗少面,时间长了生意也就没有了,所以碗不在于大,又不是吃碗,面条的量还是要足的,当然碗大面足自然是更好了。

这是一碗三合一。

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肉哨子

(05)

最近常有开店的朋友说起生意的事情,对于宣传,面馆子其实最不需要的,这是一个靠人流量和口碑生存的生意,好的面馆子绝不花里胡哨,只要碗大面多味道及格,生意就很会很好了。

很多老板并不懂这个道理,面作为食物它真的是用来撑胃顶饱的。

大学那阵子,为了量多一些,我和副班长居然经常跑2站路去吃面,现在想想也挺傻,量多了,路也长了,一来一回消化了,消耗了,白跑了。

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三合一

(06)

一碗面量的大小多少也是相对的。

陕西再好的面,刚来西安的南方人都会觉单调。

再少的量,刚来西安的南方人都会觉得多。

陕西人朴实,吃面图个简单踏实,吃一碗顶一碗,不奢华,很务实。

这是一碗三合一,16元。

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搅拌后的面

(07)

南方的米,北方的面。

随着南北大融合,饮食的地域特点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南方的瘦小先生在西安待了2年,比董先生还爱吃面。

搅拌均匀,开始吃。

在西安,没吃过这种食物的肯定是半夜刚下火车,10多元一碗,特色

一碗拉条子

(08)

一碗面,和吕总都吃的很舒坦。

西北人对于吃,除了肉,也就是面了。

有空了,找个熟悉的面馆,来一碗汤,拨两瓣蒜,冲老板喊一声:“麻利的的来一碗油泼面”。

如果,到了80岁还能这样,人生就美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