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说起糖粥

肯定是老苏州们小时候的最爱

豆沙非常细腻

香甜软糯的口感

再加上小圆子的嚼头

真的是超实在的满足感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不过印象里

糖粥都是挑着骆驼担子

走街串巷的卖

养家糊口还可以

要是想靠它发财

基本没戏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不过万事没有绝对

就是这小小的一碗糖粥

有一位苏州阿姨靠着它

竟然年入上百万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食客对这碗糖粥的评价是

有苏州的味道,非常正宗

豆沙非常细腻,也不是十分甜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这家店的老板是

“70后”的苏州人潘文文

她从最开始一两个苏州小吃做起

到现在店里能提供

四五十种不同风味的苏州小吃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最火爆的时候

一年的营业额超过一百万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潘文文告诉记者

她的小店经历了三次搬迁

从最早的平江路再到大儒巷

最后又搬到现在的建新巷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一路走来

她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到现在成了苏州小吃的行家

其中艰辛从头上的白发就可见一斑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潘文文本来是纺织厂的女工

下岗后 从零开始创业

2008年8月8号上午8点

潘文文在平江路上

一间二十个平方的老屋里

开起了小吃店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当时平江路上做餐饮的并不多

特别是苏州特色小吃更是没人做

从开始的糖粥小馄饨

到后来品种越来越多

口味也慢慢获得食客的认可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一年经营下来

小店有20万的营业额

当时房租只有两万

加上雇一个人帮忙

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不过两年之后房租涨到五万多

潘文文觉得压力太大

只能搬到了大儒巷

从那时开始小店生意突然暴涨起来

达到年入百万的最高峰

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

让潘文文忙的脚不沾地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不过三年后

由于街巷改造加上房租上涨

她又把店搬到了建新巷

这里游客相对少了很多

营业额断崖式的下降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为了把生意做下去

她想到周围居民和上班族比较多

相应调整了食物品种

慢慢的 店里的生意又重新好了起来

虽然没有之前那样的火爆

但难关总算是熬过去了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现在潘文文的愿望

是把这家店

做成老苏州都认可的馆子

让更多苏州老味道传下去

豆沙细腻,糯而不甜!建新巷的这碗糖粥,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校审:li、dong

◇更多内容请关注苏州生活资讯频道19:30播出的《乐惠苏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