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清明之所以和扫墓联系起来,是因为寒食节,寒食是古人怀念逝者的日子,必须冷餐,不能动火,汉代之前寒食节长达一个月,但易引发疾病,汉代压缩成一天,在清明前三天。到唐代,两节合并,扫墓、祭拜才成了清明节的主要内容。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若望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若望的改革,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所以今天,就是寒食节。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01 《寒食节的由来》前传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战祸战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就是说在万般无奈之下,他曾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可能很多人都讲述了这段故事,但没有讲述重耳和介子推等人为什么会躲避战祸战乱,这是因为啊,这段故事,只有史书里有记载,您在网上基本上是找不到的。所以,我觉得这一段故事很有必要详细讲讲,这样,您才能更好的理解寒食节的由来这个故事。

那我们也可以给这段故事称之为《寒食节的由来》前传。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风云际会、变乱频仍的春秋时期。晋国。

姬佹诸嗣位,也就是继承王位,被称为晋献公。献公十五年,兴兵攻打骊戎,骊戎使出“和亲”之策,将两名女子上贡纳于献公,一个叫骊姬,一个叫少姬。那骊姬生得是花容月貌,妩媚动人,加上聪明伶例,足智多谋,深得献公宠爱。献公不顾礼法规定,将她封为夫人,也就是相当于后来的皇后。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骊姬并不肯满足现状,见好就收。她一心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继承王位。但晋献公有子多人,如与狐姬生的重耳,与小戎允姓之女生的夷吾,与原夫人齐姜生的申生等。按当时确立王位继承人要“立嫡立长”的原则,应该被立为世子,也就是王位继承人的是申生。事实上,早在骊姬生下奚齐之前,申生已被立为世子了。申生贤而无罪,奚齐要取而代之,谈何容易?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但利令智昏的骊姬怎会善罢干休?于是,她不仅以牺牲自己的名誉为代价,造出遭受申生调戏的谎言,而且设下毒计离间献公与申生父子二人。献公偏听偏信,申生被迫自缢身亡。申生已死,骊姬可以放心了吧?不,还不行,因为还有重耳、夷吾等人,他们也是奚齐要继承王位路上的绊脚石。“黑云压城城欲摧”,万般无奈之下,身陷困境的重耳、夷吾只得离国逃难去了。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重耳逃难之时,有一些大臣陪同随行,他们是赵衰、狐偃、先轸,介子推等人。流亡期间的甘苦辛酸,这里不必细说。经过十九年的颠沛流离,重耳终于重返晋国,登上王位,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行复国之赏,很多人都从中受益匪浅,尤其那些从亡人员,更是所获多多。唯有介子推一人例外。而这也就引出了后来晋文公放火烧绵山,这一段寒食节由来的故事。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02 寒食十三绝都有啥?

古人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除了外出踏青、扫除祭拜外,还有寒食的习俗即寒食节。寒食节是在冬至后105天,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一般都说寒食节源于"之推绵山焚身",为了纪念介子推死难日在这天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但中国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

说到寒食节,人们总会把它和介子推联系起来。介子推跟随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奉君,后来重耳复国成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求回报,隐居绵山,晋文公找不打他,火焚绵山,误杀了介子推。这个故事知名度很高,都认为这是寒食节的来历,禁火吃冷食是为了纪年介子推。实际上,寒食节的起源远比这要早得多,纪念介子推只是和此前的寒食习俗结合在了一起。

那么韩翃诗里写的“传蜡烛”是怎么回事呢?据传说,寒食禁火之后,民间便没有火种,直到清明那天,才由宫中保存的火种重新点燃,传入各家,称为新火。这种风俗,在唐宋诗人中的笔下也常有反映:“内官初赐清明火”(韦庄),“朝来新火起厨烟(杜甫),“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看来寒食这几天不仅不升火做饭,连晚上也不点灯,直到清明傍晚,才用蜡烛从官府将新火导入。这个习俗从周到唐朝一直都很流行。禁火称为断火或内火,清明重新点火称作新烟或出火。按周朝的旧制,有清明禁火的风俗。禁火的目的是为了三月出火。《周礼》上说,管理火的官员,在这期间敲着木铎,发出响声,告诉人们禁火时节到了,应将火管理起来。但西周的禁火制度,不可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晋臣介子推而设,所以寒食节的起源,和介子推无关,而与周朝的禁火、出火的风俗有关。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在各地的寒食习俗中,被誉为"寒食十三绝"的老北京寒食习俗最具代表性。历史上的寒食食品多数寓意深刻,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等;饮料有春酒、新茶等数十种之多。

老北京有寒食十三绝之说,当然了,传说的版本不同,这十三绝包括什么也不尽相同,那有一种呢流传得更广,我给数数,

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萨其玛、焦圈、糖火烧、豌豆黄、蛤蟆吐蜜的豆馅烧饼,还有奶油炸糕等等,这些小吃的口味与众不同,各有特色,成为北京小吃的亮点。那不同版本呢,有的还加上了炸灌肠、炒肝或是茶汤,还有人把豆汁也算上。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个版本:

奶油炸糕、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面茶 、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寒食节的食品到现在大多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流传至今。

03 清宫的蜿豆黄制作

"细豌豆黄儿"乃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而成。其制法较精,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豌豆黄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属上品。民国以后,北海公园漪澜堂饭庄和仿膳茶社卖的即是细豌豆黄,以纸盒盛之,每盒十块。它与芸豆糕、小窝头等同称宫廷小吃。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制作方法

用上好的白豌豆,稍磨去皮,用凉水泡3遍。用铜锅烧水(不能用铁锅)将去皮的豌豆放入锅内,加碱,将豌豆煮成粥状,然后带原汤过箩,将过箩的豌豆粥放入锅内加白糖,炒30分钟,要掌握火候,不能太嫩,也不能过火。太嫩不能凝固成块,太老凝固后会有裂纹。炒的过程中,须随时用木板捞起做试验,如豆泥往下淌得很慢,淌下去的豆泥不是随即与锅中的豆泥相融合,而是逐渐形成一个堆,再逐渐与锅内豆泥融合(俗称堆丝),即可起锅。起锅后的豆泥倒入白铁模具内,盖上光滑的薄纸,防止裂纹,还可保洁,晾凉后即成豌豆黄。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养素含量(每100克)

维生素A(微克) :5.00

烟酸(毫克) :1.70

铜(毫克) :0.24

热量(大卡) :133.00

维生素C(毫克) :一

胆固醇(毫克) :一

锰(毫克) :0.35

碳水化合物(克) :26.70

维生素E(毫克) :2.91

镁(毫克) :52.00

钾(毫克) :137.00

脂肪(克) :0.60

胡罗卜素(微克) :30.00

钙(毫克) :141.00

磷(毫克) :102.00

蛋白质(克) :7.50

硫胺素(毫克) :0.04

铁(毫克) :5.10

钠(毫克) :151.70

纤维素(克) :2.20

核黄素(毫克) :0.04

锌(毫克) :2.71

硒(微克) :1.06

生产制作

方法一

1.用上好的白豌豆,稍磨去皮,用凉水泡3遍。

2.用铜锅烧水(不能用铁锅)将去皮的豌豆放入锅内,加碱,将豌豆煮成粥状,然后带原汤过箩,将过箩的豌豆粥放入锅内加白糖,炒30分钟,要掌握火候,不能太嫩,也不能过火。太嫩不能凝固成块,太老凝固后会有裂纹。

3.炒的过程中,须随时用木板捞起做试验,如豆泥往下淌得很慢,淌下去的豆泥不是随即与锅中的豆泥相融合,而是逐渐形成一个堆,再逐渐与锅内豆泥融合(俗称堆丝),即可起锅。

4.起锅后的豆泥倒入白铁模具内,盖上光滑的薄纸,防止裂纹,还可保洁,晾凉后即成豌豆黄。

方法二

材料:去皮干燥黄豌豆230g

调料:小苏打2g、白砂糖65g、清水若干

1.豌豆洗净、沥干,加入小苏打拌匀,用水浸泡,静置5-6小时,水平面以没过豌豆3厘米为宜。

2.5-6小时后,倒掉苏打水,用清水漂洗4-5次,沥干后放入锅中,加水煮开,水量以没过豌豆4-5厘米为宜。煮沸过程中会浮起白色的泡沫,要撇掉。水开后然后调成中火,继续煮至大部分豌豆开花酥烂。

3.用电动打蛋器搅拌已经酥软的豌豆(汤),尽量使豌豆破碎。

4.用过滤网把豌豆糊过滤一遍,使豌豆变成细腻、浓稠的糊状。

5.在豌豆糊中加入砂糖拌匀后,放回火上继续加热,用文火熬到浓稠,豌豆糊成半固体而不是液体状即可离火。

6.倒入模具中,将表面刮平,放置于室温中待温度稍微降低、不烫手,即可放入冰箱冷藏。为了方便冷藏后的脱模,最好采用活动底的模具。

7.冷藏超过4小时,可以取出脱模,切块后即可食用。

方法三

材料:去皮干

燥黄豌豆230g

调料:小苏打2g、白砂糖65g、清水若干

1.豌豆洗净、沥干,加入小苏打拌匀,用水浸泡,静置5-6小时,水平面以没过豌豆3厘米为宜。

2.5-6小时后,倒掉苏打水,用清水漂洗4-5次,沥干后放入锅中,加水煮开,水量以没过豌豆4-5厘米为宜。煮沸过程中会浮起白色的泡沫,要撇掉。水开后然后调成中火,继续煮至大部分豌豆开花酥烂。

3.用电动打蛋器搅拌已经酥软的豌豆(汤),尽量使豌豆破碎。

4.用过滤网把豌豆糊过滤一遍,使豌豆变成细腻、浓稠的糊状。

5.在豌豆糊中加入砂糖拌匀后,放回火上继续加热,用文火熬到浓稠,豌豆糊成半固体而不是液体状即可离火。

6.倒入模具中,将表面刮平,放置于室温中待温度稍微降低、不烫手,即可放入冰箱冷藏。为了方便冷藏后的脱模,最好采用活动底的模具。

7.冷藏超过4小时,可以取出脱模,切块后即可食用。

烹饪小技巧

1.豌豆一定要煮烂并过滤,才能做出细腻的豌豆黄。

2.豌豆茸放入锅内炒时,要不停的搅动,以免糊锅底。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哪里能听:

清明话北京3︱寒食十三绝都有啥?《寒食节的由来》居然有前传!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