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习俗: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__沈佺期《寒食》
  •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__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__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__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__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__周邦彦《兰陵王·柳》
  •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__杨万里《寒食上冢》
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__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 __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前一日,今日份 寒食节,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习俗与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