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袁盎和晁错这对儿“冤家”,同样在公元前200年出生,人设都一样是刚直、富有才干、善于劝谏,连《史记》和《汉书》都把他们两个编成一对儿写进同一列传当中。按理说,应该成为一对儿不错的好朋友,相反,这两位”宝贝儿“,却恰恰都看对方相当的不顺眼,史书里也没记载他俩最开始是因为什么交恶的,只知道双方都对对方恨之入骨,恨不得对方去死。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互相看不顺眼的袁盎与晁错

一、没有”相爱“、只有”相杀“

水一白试着推测一下:袁盎更受文帝器重,景帝对晁错偏爱有加。因为袁盎升级较快,等到晁错起来以后,却对袁盎等原有的功臣良将没有起码的尊重,所以即便在景帝一朝,晁错极受景帝重视,众大臣对他也只是畏惧多于佩服。大部分重臣对晁错恨之入骨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插一句:袁盎与晁错虽然都比较直,但是袁盎在同僚当中却相处得不错,而君主对他却都不是很礼遇,即便是汉文帝,后来也把他调去了地方,而晁错却可以得到汉景帝的绝对信任,相反却广泛地被同僚所怨恨。


所以,在文帝一朝,恃才傲物的晁错就已经和凡事按”礼“执行、有着严格等级观念的袁盎互相看着不顺眼了,甚至到了两人见面都不说话,只要有一方在场,另一方马上就离开的程度。到了汉景帝即位以后,晁错受宠之至,后来还升任了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晁错一朝权在手,又听说袁盎在吴王刘濞手下的时候,私下里收了吴王不少的财物,就派人去查实,并向景帝汇报,要论罪处罚袁盎,景帝也不忍心直接杀了袁盎这位前朝重臣,便一纸诏令,将袁盎送回家,做他的平头老百姓了。

二、晁错力主“削藩”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刚刚上任两年以后,晁错又一次迫不及待地向景帝述说吴王刘濞等诸侯的罪过,提议削藩。洋洋洒洒地上书了一纸《削藩策》,明确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那意思,反正吴王早晚都要反,莫不如直接削他的封地,让他早点反,后患还能小点。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晁错削藩

景帝看了这篇影响国家发展存亡的大作,自然也不敢轻下结论,便把公卿大臣都叫来一起讨论,大家伙儿也都知道晁错在景帝心目中的地位,既是老师、也是近臣,没事就去宫里跟景帝单独讨论,景帝对他也是言听计从。此时此刻,袁盎也不在了,自然也就没有几个“不开眼”的愿意强出头,除了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明确表示不同意,其他人都默许了。

景帝一看,少数服从多数,随即下发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晁错的父亲听说了晁错的这个削藩政策,马上跑去劝解自己的儿子,这削藩风险太大了,汉家的江山可能好了,我晁氏一族可就面临灭顶之灾了,希望他儿子悬崖勒马,可见晁父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可惜晁错已经被自己画的美好蓝图深深地吸引了,根本听不进去,气得老父亲竟然取毒自尽,只因不想大祸临头,连个全尸都不能留。

众诸侯接到了削减封地的命令,怎么可能轻易献出封地,纷纷上书反对,同时,对晁错的恨也是达到了顶点。

三、本不该发生的“七国之乱”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七国之乱形势图

为什么说“七国之乱”本不该发生呢?

1、首先,从晁错的《削藩策》中所说的,不难看出,晁错已经预判到了削藩之后,诸侯会反。可是从事态的发展来看,中央政府并没有做好应对准备。也就是说在没有准备好应对反叛的时候,便直接下令削藩,那只能说是操之过急了。


2、诏令短时间内削减了四个诸侯的封地,除了胶西王实力较弱外,赵王、楚王、尤其是吴王实力都是非常雄厚的,中央政府即便想削藩也不至于一次性引起这么多诸侯的群起而攻之。等到七王之乱打起来的时候,七王联军兵力有五十万之多,而中央政府只有十万军队。这个差距,不知道景帝和晁错哪里来的自信,同时削减四王的封地。


3、如果不削封地,诸王会不会反?答案是不会。

第一个,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当时已经六十二岁了,如果要反,他不至于等到这个时候。当年,他的儿子刘贤进京陪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喝酒之后下棋的时候,两个人为了棋路争执不休,互不相让,两个人当时都还年轻,其实争吵两句也没啥,可没想到,刘启一时暴怒,竟然拿起棋盘就朝刘贤打去,没曾想竟然把刘贤给打死了。刘濞从此就不去京城朝见君主了,这也是刘濞反叛的主要动机。

刘濞这么多年,自己有矿采、有盐晒,富得都不用老百姓交税,士兵守城发钱一样都不少,也招纳了不少能人异士。可以说是有钱有粮有兵有将,反叛条件也具备了。

按理说,有动机、有条件的吴王早就应该反了吧?但是他却要等到削减封地的时候才反,足以见得,刘濞只是对刘启不满,但是要让他自己单独反叛,他也是不愿意的。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第二个楚王刘戊,被削减封地的主要原因是他在薄太后死后服丧期间依然饮酒作乐,被告发了。不过即便是他想配合吴王一起反,依然受到楚相张尚、太傅越夷吾两人的极力劝谏,刘戊把他们两个杀了才起兵的,足见,如果单纯地削减他一国的封地,他也是反不起来的。

其他几王,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人也基本是跟风反叛的。没有带头的,没谁会揭竿而起的。

原本可以各个击破的众诸侯,晁错偏要一锅端,又没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也就为晁错的死埋下了伏笔。

四、袁盎等人的“死亡之谏”

公元前154年,削藩后的一年,七国自认为准备得差不多了,发起了“七国之乱”,晁错听到了消息,就主观认定袁盎都拿了刘濞的钱了,肯定知道反判的预谋,就跟下属商议,打算再趁这个机会打击一下袁盎,不过下属并不太同意晁错的做法,所以晁错也一时没拿定主意。

而另一方面,袁盎也收到了晁错想打击自己的消息,为求自保,连夜去见了当时唯一公开反对晁错削藩的窦婴,求窦婴创造机会,让他可以跟景帝当面解释。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袁盎献策

等袁盎见到景帝后,便跟景帝说:“七国反叛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诛杀晁错,恢复封地,只要把晁错杀了,也不追究七王反叛之罪,再恢复他们的封地,他们自然也就退兵了。”

景帝此时应该就有心杀晁错了,所以他封袁盎为太常,让他出使吴国,并拜窦婴为大将军,只不过时间还不成熟,过早杀晁错也不是很适合。

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当即批准了,当晁错还打算上朝面见景帝上朝议事之时,身穿着朝服走在长安东市之上,就听到了这封“死亡诏书”,被腰斩于市。

一生为汉家江山打算的一代忠臣就这样被“冤”死了。

五、晁错为什么必须死?

此时此刻,如果景帝可以说真心话,他一定会说,晁错,虽然我不想杀,可是他已经非死不可了。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晁错之墓

1、“七国之乱”的幌子是“清君侧,诸晁错”,这是杀晁错的表面原因,杀了晁错,七王没有“君侧之人”可清,不退兵自然也就真正地变成了不义之师,既可以瓦解反叛的诸侯王的反叛之心,也有利于稳定其他未反的诸侯王的心。

2、朝廷内部原因:如果只有一个袁盎说要杀晁错,在当时不过是个“平民”的话,即便代表着一股势力,也不具备太大的代表性。然而当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的代表组团上书,要求诛晁错之时,那只能说明晁错的存在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外部的反叛,也关系到内部的稳定性了。甚至于窦婴、周亚夫等带兵打仗的都看晁错不顺眼的时候,杀晁错也更有利于这些武将更加心甘情愿地为他汉景帝卖命平叛。

3、七国之乱爆发以后,晁错竟然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而由他自己留守京城。这个建议,水一白试想了一下,从古至今,能同意的君主,绝对寥寥无几。(也许后周柴世宗柴荣有可能同意吧?)如此关键时刻,自己躲在大后方,然后把君主往前线推,这不但让朝中更多的忠臣对晁错不满,自然也成了当时及后世众人批判他的口实。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汉景帝画像

从前线到朝堂,从叛军到良将,都在等着盼着晁错死,而晁错又想把自己送前线去,此时此刻的汉景帝,不杀晁错,可能么?

六、晁错是汉景帝削藩的一粒“棋子”?

有很多人阴谋论地认为汉景帝不过拿晁错当作是削藩的一粒旗子,用晁错的计策逼反诸侯,然后用晁错的命献祭,一举实现削藩。

我想,这种看法实在是有些高估汉景帝了。

汉景帝虽然也听了晁错的那句“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他依然也没有想过做好充足准备平叛。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跟袁盎无关,也没有小人,一切根缘都在于他

治军严格的周亚夫

虽然后来因为周亚夫的神兵天降、和吴王刘濞只想着“一路占地盘”(没有直接抢占战略要地——如洛阳等),七国联军被周亚夫断了粮道,三个月便平叛成功了。但这在当时并不是可以预见的,我们不能拿结果来反推说,平叛很轻松。无论何时何地,十万VS五十万,以少胜多的战役都不是水道渠成的事,而是需要多方“配合”的。

所以汉景帝最终也只是见到了削藩的好处,并没有想过平叛的艰难。虽然过程很顺利,结果很理想,但是杀晁错也只是一时的无奈之举,属于亡羊补牢之举,并非未雨绸缪之策,因此“棋子”之说不过是无稽之谈。

水言水语

无论是晁错还是袁盎,都是绝对的忠臣。他们最后一个因为上《削藩策》而死于削藩,另一个上疏不同意立储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而死于梁王派去的刺客们之手。虽然都很冤屈,也显得很是悲凉,却也是他们一生的写照,正因为他们一生为国,才会因国而死,这也许就是一种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