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君无二心,品质极好,最终结局却让人惋惜

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的这个社会当中,在集体当中,评价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拥有道德。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的道德可言,那么即便他本身再聪明,取得的成就再大,也不会有什么人来跟随信仰他。这个道理大概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是通用的,不仅仅是在现代社会中如此,在古代社会当中,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体系当中,道德标准更是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重。这一点从很多的历史资料的记载中都可以看出。而我们今天所讲述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道德的典型代表,他的名字叫做晁错。

他对君无二心,品质极好,最终结局却让人惋惜

因为他入宫的年份比较早,所以曾经为两任皇帝做过事情,而每一任皇帝皇帝对于这个人的评价都是相当的高。他所辅助的第二个皇帝是为汉文帝,当时国君不管是遇到了什么难做的事情,都是会专门的将这个人请过来与自己一起商量出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也因为这样,晁错在皇宫中的人缘十分的不好。

他对君无二心,品质极好,最终结局却让人惋惜

让他变得人缘不好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受到了皇帝的独家宠爱,还有一点十分关键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正直了,所以经常地向皇帝打“小报告”,这就使得那些在底下做手脚的官员们慌了神,如此一来,讨厌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他对君无二心,品质极好,最终结局却让人惋惜

后来一段时期,诸侯闹得比较凶。因为他们所占据的领地不断地扩大,以至于后来严重的威胁到了整个国家的安危。但是尽管如此,牛弘也没有表现出害怕的情绪,和别的大臣的上谏不同,他反而是对皇帝提出了自己的愿景,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训练精兵,将诸侯国全部打败。

他对君无二心,品质极好,最终结局却让人惋惜

对诸侯国来说,这个办法简直是对他们的蔑视与不尊重。当时他们的领导人就站了出来,发誓一定要将这个大胆的人除掉。于是他们来到了皇宫当中,对皇帝说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表示,如果不尽早的将这个“祸根”除掉的话,那么就要担心整个国家的安危了。皇帝一听,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而那些官员们听到以后,没有一个人不是高兴的,毕竟,终于可以将自己心中的那根刺给除掉了。

他对君无二心,品质极好,最终结局却让人惋惜

但是反观皇帝,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究竟是怎么样的想法呢?毕竟,在之前的很多次事情上面,这位大臣给自己的帮助远远要大于其他所有大臣的帮助。但是这一次,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全,为了自己的地位稳住,他还是决定将这个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大臣除掉。其实,仔细的想一想,这也是一个国君的无奈,也同样是一个国家的无奈。当然,他没有选择当面直接告诉他,而是选择了佯装告诉他只不过是派人前去请他来商量事情,但是实际上,却是悄悄的将他拉到了刑场,结束了他那光荣一生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