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是怎么形成的?

大汉建国之初,高祖就致力于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惠帝、吕后继续秉承这一政策,从而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打下了基础。文帝即位后,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再经景帝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怎么形成的?

  文帝仁孝宽厚。即位之初,就连续下了两道诏书——《振贷诏》与《养老诏》,表明他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老人和鳏寡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态度。出于对农业与农民的担忧与关爱,二年(公元前178年)春,他又下诏明确表示要以农立国。同年九月再下诏书,强调农业是天下苍生之根本,民倚之为生。

  在推动恢复与发展农业方面,文帝本人率先垂范,不遗余力。十三年春,为了劝课农桑,文帝亲率百官耕田,并命皇后率后宫众人采桑,以为天下表率。为了提倡节俭之风,他还以身作则,裁减了自己的侍卫人马。此后,朝廷又多次重申劝农之旨,倡导重农风气,对官吏中劝农不力者加以惩戒,并诏令各地基层官吏设置“常员”,督促百姓务农力田。在各地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等吏员,通过适当的赏赐,鼓励农民发展生产。

  农业与气象关系密切,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元年间,水旱疾病瘟疫蝗虫等天灾频繁,粮食欠收。朝廷对此十分忧虑,遂下令各级官员,命令他们一方面查实灾情,另一方面要反躬自问,是否因以前过度的奢靡而使百姓无力抗灾。为了战胜天灾,文帝与丞相、列侯商议后下令:各级官员都要献计献策,凡是有利于百姓脱离困境的皆可直言,勿须隐瞒。为了切实减轻百姓负担,朝廷要求各级官府减少铺张,尽可能地少向百姓征收徭役。

  农民负担,无外乎赋税徭役。汉时朝廷规定的赋钱和徭役主要有田赋、算赋、更赋、户赋、献赋等。为了鼓励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朝廷大规模地减免农民的租税负担。

  由于实行了种种鼓励生产的政策,农业生产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民间贫困日久,国家仍无积蓄。自战国后期形成的背本趋末风气重新抬头,奢靡淫秽之风日长,百姓纷纷弃农经商,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从而也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文景之治是怎么形成的?

  政论家贾谊、晁错等人很早就洞察了这一问题及其症结所在。贾谊斥弃农经商、奢靡淫秽为天下之大残、大贼,指出弃农经商者日众给社会蒙上了巨大的阴影,种粮食的人少而吃粮食的人多,是社会贫困的主要原因。他提议朝廷要重农抑商,使天下人皆自食其力。晁错进一步建议实行贵五谷而轻金玉的政策,推行轻爵贵粟的措施。为了彻底扭转农商的本末倒置,朝廷采纳晁错与贾谊的建议,招募天下民众保粮安农。这样一来,粮价就不会过低,农民就不会穷则思变。国家保住农业这个重心,社会也就安定了。

  文帝元年,按照大臣的奏议拟立“太子”。因为文帝为代王时,代王后及其所生4子相继病死,刘启成为长子,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其母窦姬也立为皇后。从此时起,年仅8岁的刘启生活在皇宫里,接受着正规教育,也亲身领略着文帝的施政方针与生活作风。这对他积累经验和政治成熟不无影响。文帝死后,刘启继位,是为景帝。

  景帝刘启大体上继承了父亲的执政策略。他下诏允许农民自由迁徙到地广人稀地区去从事垦荒,还规定男子20岁开始服徭役,比过去推迟几年,这样就能为社会多留一些青壮劳力,以便于发展经济。

  由于文景期间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代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尽管政府不断减轻租赋,国家仍然积聚了大量财富。到汉武帝即位之初,京城的各个府库装得满满的,据说钱库里的钱多得数不过来,串钱的绳子由于长久不用,都年久朽断了,铜钱散落遍地几乎无法清点。太仓里的粮食旧的还没有用完呢,新产出的粮食就又储存进来了,装不进仓库的只能堆在仓外,很多都被风吹雨打坏掉了。民间普遍养马,田野布满马群,这同汉王朝初建时那种窘困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文景之治是怎么形成的?

  正是文、景两位皇帝的努力,才使得汉朝根基得以稳固,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景象,为汉武帝开拓疆土、通使西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