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导语:《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是原四十一军纪委书记宋子佩以五年的时间整理出来的倾心之作,可以说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对南疆作战的反思和吶喊。在对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随着几分凄凉和悲壮,读来令人揪心落泪。

随着作者充满激情的笔尖龙走纸端,高平攻坚战的悲壮画面全景式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战役过程跌宕起伏,让我们时而悲愤,时而悲伤,时而热血贲涨,时而泪洒衣裳。

本来是想牛刀杀鸡,速战速决,但却打得如此惨烈;本想3至5天结束战斗,结果打了28天。四十一军的将士们打得英勇,尽心尽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队之一。

但是,这一仗赢得也太艰难,只能说是惨胜。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读者在读完此文后,都会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胜利之母,失败未必是胜利之母,胜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资本,只有认真总结胜利的经验和汲取失败的教训,经过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才更有把握打赢下一场战争。

我们不必去苛求前人,问问自己吧!如果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能否像英雄那样英勇?我们能否不犯前人所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时间凝炼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杀所要期盼的回答。

——罗援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再去纳隆

2月21日19时, 121师362团奉命向扣屯开进。

途中发现班俊一带有敌人活动, 362团即令尖兵连搜索前进, 攻占班俊。尖兵连刚迂回到班俊村左侧便与敌人交上了火, 枪炮声驱走了饥饿和疲劳, 战士们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 英勇杀敌,经一个小时的激战, 歼敌30余人, 余敌溃逃, 缴获汽车1辆, 107火箭炮2门, 粮食、弹药、军需仓库各1座。

他们打了胜仗, 首先是要把肚子填饱, 把弹药带足。

仓库里有大米白面,牛奶罐头,沙糖姜酒,大家边吃边装。饥不择食, 很多人用河沟的水搅拌着生米生面大把大把地吃。王烘副团长见此情景, 既高兴又难过, 不无感叹地对陈营长说:"我们的战士多好啊! 饿成这个样子, 还执行命令勇敢作战, 世间少有啊! "

陈楚汉营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由于情况紧急, 又是夜间, 二营攻克班俊后, 来不及打扫战场就立即占领有利地形抢修工事, 组织防御。

21时30分, 121师接军指命令:"你部二团立即向扣屯开进, 抢占有利地形, 形成对内对外正面, 阻敔增援, 防敌逃跑。同时, 以1个加强营的兵力直插纳隆桥附近设伏,占领有利地形, 坚决歼灭由银山沿3号公路前来高平接应敌三四六师师部的2个连。"同时军还向121师通报了123师367团已占领扣屯, 令362团向扣屯急进协同367团作战。

362团再被调走1个加强营,师指身边就不足1个营的兵力了。

这点兵力不仅无法守住312高地附近地域, 就连对付敌八五二团的1个营和特工队、民兵的袭扰都很困难,这叫前线指挥员如何指挥作战? 361团去安乐归123师指挥, 363团在董赛防守距师指20公里, 362团不足2个营又急调1个加强营去纳隆执行任务, 距师指10多公里, 兵力之分散, 任务之艰巨, 可见一斑!

但扣屯是关系到战役关键的交通要道, 务必重兵把守, 而现在师部只有1个团部率领不足1个营的兵力如何防守? 但命令必须执行。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王烘副团长和二营营长得知兄弟部队已占领扣屯, 出发前通知部队:" 扣屯已被友邻367团占领, 务必注意联络, 不要发生误会。"

" 现在是11点( 23时)要把部队收拢起来, 沿公路进至扣屯交叉路口, 向南走就是去纳隆的公路, 大约有十几公里。我们要动员部队吃大苦、耐大劳, 夜晚开进, 必须保持肃静, 随时作好战斗准备。缴获的米面要多带一些, 到纳隆再做饭吃。"王烘副团长向二营长交待说。

"上级通报367团二营已占领扣屯, 班俊的敌人又刚刚被我们消灭, 估计到扣屯的三四公里不会有太多敌人, 我想下山时, 把体力强和体力弱的战士搭配起来, 三四人一组, 互相搀扶照顾, 防止掉队。" 陈营长向副团长请示说。"动员干部、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多带弹药和米面,并照顾好体弱的同志。" 副团长补充说。"要四连担任前卫, 把营部通信排长派去带路, 他识图能力强。"陈营长说

21日23时10分, 121师又电促362团:"你团以1个营的兵力直插纳隆, 因任务紧急, 决定你团二营执行该任务。"

"师又催促我们迅速收拢部队, 立即沿公路向纳隆开进, 最好能于22日8时前赶到纳隆, 抢占有利地形, 设伏歼灭接应高平南撤之敌。"团长张志安边把电报交给王副团长看, 边补充交待说。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他看到王烘副团长、陈楚汉营长都饥饿疲劳得精疲力尽, 拄着棍子走路还摇摇晃晃,很不忍心。遂叫参谋长动员指挥所人员奉献一点吃的东西, 结果在三四十人中只凑了2片压缩饼干。

团长要副团长和营长吃掉, 他们坚决不吃, 坚持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同时向团长报告: 刚才攻打班俊时, 缴获了敌人1个军需仓库, 由于天太黑, 情况太紧急, 未进行清理, 只有炮连从仓库里拿了点吃的, 请团里天亮后打扫战场。

团长极为感动, 含着眼泪颤抖着双手把压缩饼干分给他俩每人片。王、陈二人泪流满面, 泣不成声, 把饼干接过来装入口袋就离去了。

二营经过紧张的准备, 于22日2时20分从山上收拢部队, 进至班俊公路集合, 3时30分向纳隆急进。

星光被乌云遮盖, 黎明前更加黑暗。

二营指挥所不断向尖兵连下达指令:" 扣屯有友邻部队, 注意联络, 不要发生误会。"

四连尖兵班进至扣屯村外时, 发现向南有条大路, 误判已到交叉路口,立即向南行走。

前进约百余米,路愈来愈窄, 跟随尖兵班带路的营部通信排长刘冬发发现路线不对, 即向何锦恒副营长报告。何副营长连忙报告营指, 王副团长和陈营长前去查看路线, 因天黑能见度差, 未判断清楚。

王副团长又指示四连连长与通信排长带尖兵班前去核对路线。

当他们走到桥头附近, 发现公路上有人走动, 通信排长刘冬发立即发问口令, 对方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大喊:" 放下武器快投降!"

"不好, 是敌人!" 刘排长当即向喊话人投出一枚手榴弹。

这时, 隐蔽在公路两侧高地、房屋内的敌人向尖兵班猛烈射击, 把部队压制在公路两边的水沟里。

四连连长指挥部队迅速展开, 作好战斗准备, 但因情况不明, 怕与友邻367团发生误会, 不准还击。

王烘副团长和陈楚汉营长发现前边村子里向外打枪, 便下命部队停止前进, 两个人再次到前卫连观察情况。

当他们走到五连时, 突然遭到来自附近几个山头的猛烈射击, 部队被压制在公路一线不敢还击。

王副团长跑到五连指挥所, 急令五连"快撤"。五连连长带1个排撤离公路后, 迅速占领扣电村西侧山脚, 因怕误伤友邻部队, 仍不敢开枪还击。

这时,四连、六连在慌乱撤退时建制已乱,无法指挥。伤员、烈士扔在公路上没人抢救。

4时14分,王副团长向团指报告:" 我营在扣屯遭敌袭击!"

2分钟后发现报错位置, 又向团指报告:"我营在公路岔路口(08229)遭敌阻击。"

团指复电:"查明当面情况。"

教导员要通信排长刘冬发找各连干部, 把部队收拢起来, 撤至安全地方待命。

刘冬发在公路北侧小土包下找到了五连副指导员李天禄和二排长苎栋森、司务长吴柏新, 六连炮排排长邹宏辉。看到他们都没有部队, 全是"光杆司令", 心急如焚, 立即催促他们赶快去找部队, 并说这是营长、教导员的命令。他们听后各自找部队去了。

6时左右, 营长用步谈机与各连联络, 命令各连立即向营指靠拢。

但因天还未亮, 雾大, 各连又不知道营指的位置, 部队没有收拢起来。

6时30分, 五连请示营指如何行动, 并建议上级帮助查明扣屯情况。

王副团长指示其:" 坚守既得阵地, 天亮后撤离扣屯。"并要五连打信号弹报明位置。

五连发射红、白信号弹各一发, 敌人的高射机枪、迫击炮立刻向他们猛烈射击。

营指又将此情况报告团指。

团又复电:"查明具体位置。"

6时40分,二营第4次向团指报告:"。敌向我炮击的位置是(08226,082227)。"

7时许, 敌继续向我炮击, 炮连连长要求组织炮火还击。营长陈楚汉怕误伤友邻部队, 不准还击。

8时,二营再次向团报告:"敌向我打枪、打炮的位置坐标是(08222、08226)"。团指复电:"继续查明情况。"8时30分, 二营第6次向团指报告: "我营伤亡较大, 敌人还在向我炮击。" 团指复电: "你营撤离炮火地带, 转移到安全地方, 边撤边联系。"遵照团指命令, 二营向安全地带转移, 边转移边把旗子插到公路上或稻田地里。结果, 旗子插到哪里敌人的炮火就打到哪里。

8时50分, 362团向师指报告: "二营在扣屯遭敌82迫击炮和40火箭筒射击, 部队伤亡较大, 是否友邻部队, 速告。"

121师指挥所立即复电: "立即停止攻击, 先联络识别,不准还击。"

9时35分, 二营边转移边用军号、旗子、信号弹反复联络。但信号从哪里发出, 敌人就向那里开枪打炮。

这时,营长陈楚汉判断: 当面确是敌人, 并非友邻部队。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二营开始还击, 但这时部队已经被打乱了。

121师指挥所得知362团二营进至扣屯发生激战, 遭到重大伤亡, 大惑不解。

"军指多次通报明确告诉我们, 123师367团已占领扣屯, 为什么362团到扣屯会发生激战?"郑师长说。

"扣屯地区敌情复杂, 敌特工、民兵晚间活动可能与362团二营遭遇, 可能367团也参战, 三方对打, 所以激烈。"张参谋长分析说。

"这个情况很奇怪, 昨晚班俊(到扣屯必经班俊)还有敌人, 被我们362团消灭, 此前367团是怎么进入扣屯的? 另外, 军指多次电告367团已占领扣屯, 还要362团进到扣屯后协同他们作战,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 毛副军长不无疑虑地说。

22日10时左右, 我一边听他们分析情况, 一边警惕地用望远镜观察附近的山头。突然发现312高地山顶有部队, 正在有秩序的排着一路长队向山的东坡运动。

"左边山上有部队, 穿绿色军装, 大约有1个连的兵力。"我急忙报告毛副军长。

"快把指挥所转移到公路右边山上, 要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毛副军长对郑师长说。

"真是奇怪! 昨天下午我们到这里时没有发现这个山上有人,一夜之间怎么会来这么多人呢? 这里除了我们再没有别的部队呀!" 我说。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军通报123师367团在扣屯,不会在这里呀! 从这个情况分析可能是敌人, 但从排着长队行动缓慢又无战斗准备的情况看, 又不像敌人。"毛副军长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分析说。

突然, 一师管理科管理员惊慌喊叫: "不好了!山上有敌人把我们包围了。"

"你瞎咋呼什么, 根据什么说是敌人? "周政委立刻制止他。

"老宋你尽快找通信科长与对方联络, 把情况搞清楚, 我与郑师长把部队布置一下, 准备战斗! "毛副军长指示说。

此时, 师指挥所附近可用的部队不足1个连。我与一师通信科长和2名参谋选择了一个小山头继续观察。用八倍望远镜观察看得比较清楚。

通信科长说: "好像是自己人, 军装帽徽都与我们的一致。"

这时, 312高地的部队已经散开, 卧倒隐蔽准备战斗。

我立即让通信参谋把上红下黄的联络旗子举起,对方也举起上红下黄的旗子; 我又要参谋打一发白色信号弹对方即回打一发红色信号弹, 问一答证实是自己人。

对方警惕地又打出一发白色信号弹, 我们马上打出一发红色信号弹回应。

这时, 双方都确信是自己的部队了。

但他们是哪个部队? 为什么会到这里? 我让号兵发号语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 回答是二营六连。我还是搞不清楚, 又让号兵告诉对方我们是一师指挥所, 调六连连长过来。

约半个小时六连连长来到我们阵地, 我一下认出他是123师367团六连连长王化民。

"你们不是占领了扣屯吗?" 我惊讶地问他。

"我们团和坦克团到达安乐被敌阻击, 几天战斗未能通过, 师王政委和程副师长及我团政委带二营沿小路穿插到这里(312高地)。因前面有敌人防守, 敌情不明, 后续部队还未上来, 尚未下山。" 连长告诉我。

"那么扣屯是敌人在防守了, 一师二团没有与你们发生误打吧? "连长肯定地回答说:"扣屯是敌人。"

我心急如焚, 赶快让机关向毛副军长、一师首长报告。接着, 我又问六连连长: "你们什么时候到这里的?""已经一天两夜了。"他回答说

123师367团近千人的兵力, 为什么不去占领扣屯,而呆在大山顶上按兵不动? 军指一再电告121师, 123师367团已经占领扣屯, 我想这里面一定有误。

我对七团六连连长说: "你回去告诉你们师政委和程副师长, 一师昨晚已经到达这里, 毛副军长随一师行动,有什么事好联系。"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毛余副军长和周开源政委在越南战场

123师367团六连长的话,使121师、师团指挥员确信友邻123师367团并未占领扣屯。

121师首长对所属362团二营进至扣屯后遭敌猛烈炮火袭击, 长达6个小时不敢给予还击而致使伤亡惨重非常生气, 非常痛心! 这对一个指挥员来说,那是终生的痛苦和愧疚……

121师在接到军指命令调362团向扣屯开进时, 121师师指、军前指身边只有362团一营1个营的兵力, 但121师和军前指的首长顾全大局没有派部队去救援自己受困的部队, 而是按照军指的要求抽出1个营迅速赶赴扣屯,增援123师367团, 足以彰显一师部队的作风。

22日9时40分,362团二营营长陈楚汉判明确为敌人后,根据师指命令, 组织部队向敌人反击。但敌在东南方向, 我在西北方向, 敌人看我清楚, 而我进攻部队迎着阳光, 看不清楚敌人的具体位置。加上敌人居高临下, 占着有利地形, 而362团二营全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天时地利等诸多因素对我军非常不利。敌人的火力密度越来越大,愈打愈猛, 二营完全处在敌人三面火力夹击之中, 无法反击。

22日9时50分, 团电令二营迅速撤出战斗, 撤离敌炮火封锁区。并告二营, 一营于22日7时45分已进到扣屯, 注意联系, 向营靠拢。同时, 团指指示一营派部队接应二营, 救护伤员。但一营错判位置, 把班俊当成了扣屯( 两者相距约3公里)。22日10时20分,二营仍被敌人压制在公路旁无法转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杀出一条血路向一营靠拢。但一营的位置按团指指示的坐标(08226),是在扣屯西侧的一座松树山, 距班俊约3公里,当时敌人一直占领着,二营对此一无所知。

10时50分, 二营按团指指示的位置向松树山靠拢。

当部队接 近松树山时, 又遭到山上敌人火力猛烈攻击。副营长操起轻机枪边打边喊: "前面就是一营, 冲过去向一营靠拢! "

通信排长刘冬发带领十余人冲上1号高地, 毙敌3人,但遭3号阵地敌火力侧射。刘冬发又操起火箭筒, 连打3发, 摧毁了3号高地敌人2个火力点。

副营长趁机进至1号高地西南侧, 组织部队向松树山实施火力压制。营长率部队向松树山进攻, 战之许久没能攻占松树山, 也没发现一营的动静。

营长气愤地说: "打了一天一夜都说是友邻部队, 这回又说我一营在松树山, 结果还是敌人, 这是打的什么仗呀?"

随即他与副营长研究, 当面之敌居高临下占着有利地形, 使我进退两难, 不如攻占松树山转危为安。

于是, 组织部队第二次向松树山进攻。

当进至松树山东南侧凹部时, 又遭敌猛烈火力阻击。2瓦电台报务员牺牲, 营长陈楚汉负重伤, 预备电台失散,对上对下联络中断。

部队失去指挥, 慌不择路到处乱跑。有的向高平方向跑去, 有的往班俊方向跑去, 有的向国内方向跑去。几百人的部队逃离了战场。

何副营长赶上往西南方向撤退的一路, 问: "5号(副团长)、营指在哪里? "回答不知道。他赶快超越队形向前赶, 遇到四连连长, 再问副团长和营指在哪里? 四连连长也不知道, 反问副营长往哪里走? 何副营长非常着急, 飞跑到前面拦住领头跑的战士, 问前面还有部队吗? 回答不知道!

在此关键时刻, 何副营长立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 并宣布由他统一指挥。

他把这帮人收拢起来, 撤到一个隐蔽的地方, 清点人数共69人, 其中干部8人(副营长何锦恒, 四连连长张伟杨、副指导员林岳雄、排长陈招强、六连指导员许喜泽、二营炮连副连长刘玉锑、三排长林楚和、 机枪连二排长曾胜华), 何副营长决定编成4个班, 占领一个山头组织防御。

22日16时左右, 高平方向传来激烈炮声, 何副营长决定向高平方向攻击前进, 但走出没多远就发现一股敌人追了上来。何副营长立即指示四连连长带领部队占领山顶, 他带领3名战士隐蔽下来掩护。当敌人接近50米时,他们一齐开枪投弹打跑了敌人。

3名战士投完手榴弹便自行撤离, 把何副营长一人丢在那里。何副营长发现3名战士不见了, 就到山顶找四连连长。结果四连连长也带人撤走了, 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只好隐蔽起来, 寻着有枪炮声的方向寻找部队, 经过三天三夜, 他终于找到了在高平的四十一军直属队, 并在那里参加了战斗。

四连连长在何副营长开枪阻击敌人时, 便带着部队向国内撤退。途中遭到敌人多次袭击, 最后仅剩20余人。他们已经断粮7天, 饥饿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一天走到一片木薯地里, 他饥饿难忍, 要挖木薯充饥,许多战士说吃木薯要中毒, 劝四连连长不要吃, 但他无法控制自己,挖出木薯大吃一顿, 不多时便中毒身亡。

由二营炮连副连长刘玉锑带领的39人, 渡过平江, 边打边走, 五天五夜后撤至茶灵被123师358团的部队收编。

往班俊方向撤退的一路是五连、六连。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由于协调组织不好, 各自为战。五连连长带着11人向国内撤退, 途中遭敌袭击又失散了7人, 最后他只带着3人撤回国内平孟。

六连连长带着4人跑到安乐被361团收留。

教导员带领五连、六连56名干部战士于22日18时撤回班俊归建。

22日23时, 通信排长刘冬发找到了失散的2瓦预备电台, 用明语向团指急速报告: "我营只剩下几十人了, 营长、教导员可能牺牲, 请速派部队接应。"

团指即复: "立即收拢部队, 就地组织防御, 成立临时于党支部, 等待增援。"

23时30分,121362团一营奉命进至312高地东侧山脚接应二营。二营撤回班俊时, 共收拢184人, 5天后又归队百余人。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扣屯之战, 121师362团二营共伤亡154人, 其中亡106人,伤48人。惨重的伤亡, 悲壮的场面, 令人们]刻骨铭心, 永生难忘。

这次冤枉的死伤, 完全是由于123师前指谎报军情, 谎称其已经占领扣屯造成的

121师362团二营奉命驰援123师367团, 军指先后发了5封电报明确告诉121师扣屯已被友邻部队占领。二营也一直信以为真认为367团已经占领扣屯, 致使敌人向他们猛烈射击长达6个小时未予还击。期间二营曾多次向362团, 向121师报告情况, 团、师均明确指示, "查明情况,进行联络, 停止攻击, 不准还击。"直到二营营长判明情况, 确定是敌人而下令反击时, 为时已晚。王烘副团长没有战斗经验, 当遇到不明火力压制时, 不会处理这种危机情况, 只下达了"快撒"的命令, 既没有具体交待撤到哪里, 又没有组织掩护, 部队惊慌失措, 到处乱跑, 各自逃散, 甚至连伤员、烈士都丢掉了。后来王烘同志身负重伤被俘, 他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敌人没有得到任何情报, 凶惨的越军把几颗手榴弹绑在他的腰部将他炸得粉身碎骨。组织让他带领1个营到纳隆执行任务, 虽然打了败仗, 自己也壮烈牺牲, 但他是一位英雄, 悲壮的英雄,是一位历尽万难, 而万难不屈的铮铮的男子汉。

362团二营在扣屯遭敌伏击的第二天, 团长张志安亲自到现场掩埋烈士的遗体, 发现烈士们的挂包里、口袋里装着生米、沙糖和草根、野菜。他心如刀割、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所有在场人员, 望着这些永远离开的战友,望着这惨烈的场景, 无不悲痛欲绝,痛哭失声。

362团二营在扣屯遭敌伏击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军和军区很快就知道了, 于是撤消了二营去纳隆的命令。

362团二营在扣屯遭受重大伤亡后, 已基本失去战斗力。此时362团只有不满员的一营尚能参战, 这是121师进至扣屯担负防守任务的唯一兵力。123师七团虽有一个多营的兵力, 但尚未明确指挥关系,有待请示军指才能统一指挥。

现在1个师部仅带1个营的兵力到扣屯断敌后路,阻敌增援, 其任务之艰巨, 处境之凶险, 可想而知。

这时, 军区前指发来敌情通报: "敌人从太原出动100多辆汽车, 经董赛到高平增援。"

100多辆汽车是1个加强团的兵力, 情况十分严峻。

毛副军长立刻召集一师领导研究对策。命令121师363团在董赛地区占领有利地形,抢修工事, 向太原方向组织防御, 阻敌增援, 不得让敌人前进步。命令362团迅速调整组织, 坚守扣屯以南要点。123师367团二营占领扣屯以北要点。121师师部除了保障作战指挥人员外, 全部动员, 编好班排, 选好阵地, 区分任务, 分兵把口, 阻敌增援。同时命令所属部队坚守阵地, 浴血奋战。

毛副军长脸色凝重, 两眉紧锁, 他一手拿着敌情通报,一手紧抓碎土, 陷入沉思之中。

121师周开源政委走过来说: "如果敌人从董赛增援, 363团必有一场恶战, 他们3天断粮, 弹药消耗大半, 部队已经伤亡不少, 没有炮兵支援, 这一仗打起来非常艰难。但这个团能打防御战, 又有老英雄李培江副师长指挥, 不会让敌人突过来。即是突过来1个营甚至2个营, 到这里还有我362团1个营阻击, 绝不会让敌人进到高平。现在关键是扣屯没有部队防守, 124师的部队仍未穿插到纳隆, 如果敌人从太原出动经纳隆到高平, 是畅通无阻的,这是个大漏洞, 不知军指是否在做什么补救? "

"你想得很好, 我正在想这个问题, 初步想了个预案, 等一下我们起研究一下。"

毛副军长想出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方案。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 部队都在严阵以待, 准备与敌增援部队进行一场血战。可是四五个小时过去了, 仍没见到有任何动静, 我疑惑地对毛副军长说: "可能情况不准, 如果敌人不在此通过, 我们怎么办?"毛副军长说: "我们快来研究一下集中兵力, 扼守要点的方案。"他把地图打开分析说: "原规定战役第一阶段, 一师的任务在班庄歼敌八五二团, 三团穿插至董赛断敌退路,阻敌增援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敌八五二团已调至高平以东增援, 三团仍守在那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敌变我变, 我想如果一师集中兵力于扣屯,固守三叉路口, 对内对外形成阻击正面, 向南可卡住经纳隆至太原的公路, 向西可卡住经董赛至太原的公路, 这样兵力集中, 扼守要点, 从哪个方向都可以阻击敌人。"大家听后都觉得这是一个万无一失、化被动为主动的上策。

郑师长随即要一师作训科副科长满元刚(科长缺编,满主持全科工作)起草电报发往军指。

不久军指复电: "你师率二团在扣屯防御三团仍守董赛不动。"

军令不可违, 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按现有兵力在扣屯组织防御。

分不清敌我!谎报军情致友邻伤亡惨重,罗援悲荐:生死28天(15)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