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导语:《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是原四十一军纪委书记宋子佩以五年的时间整理出来的倾心之作,可以说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对南疆作战的反思和吶喊。在对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随着几分凄凉和悲壮,读来令人揪心落泪。

随着作者充满激情的笔尖龙走纸端,高平攻坚战的悲壮画面全景式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战役过程跌宕起伏,让我们时而悲愤,时而悲伤,时而热血贲涨,时而泪洒衣裳。

本来是想牛刀杀鸡,速战速决,但却打得如此惨烈;本想3至5天结束战斗,结果打了28天。四十一军的将士们打得英勇,尽心尽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队之一。

但是,这一仗赢得也太艰难,只能说是惨胜。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读者在读完此文后,都会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胜利之母,失败未必是胜利之母,胜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资本,只有认真总结胜利的经验和汲取失败的教训,经过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才更有把握打赢下一场战争。

我们不必去苛求前人,问问自己吧!如果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能否像英雄那样英勇?我们能否不犯前人所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时间凝炼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杀所要期盼的回答。

——罗援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误报军情

123师政委率师第二前指和367团第二前指,带八连搭乘坦克进到龙万与师、 团第一前指会合后, 只是把部队集结在龙万地区组织防御, 并未增援367团二营战斗。

这时,军指又急令367团步、坦分路穿插,于19日拂晓前进至扣屯,控制有利地形,抢修工事,做好第一天抗击太原援敌的准备。

123师政委立即召集师、团前指干部传达命令,讨论研究:"从地图上看,扣屯地区制高点是312高地,算是有利地形。"

"原作战方案明确,穿插到位后,师、团指挥所在312高地开设,我们先到312高地是可以的。"师政委说。

"军指的命令明确指出进至扣屯,抗击敌增援部队,312高地能不能达到阻援目的? 没有把握。"一名干部提出不同意见。

"从地图上看,312高地距扣屯还很远,无法卡住南边的公路,不可能阻击增援之敌。"又一名干部提出不同意见。

最后,123师政委决定,由他率领师、团前指带367团二营于19日2时出发,沿哥帕、郭来、波列乡村小道徒步向扣屯地区312高地穿插。坦克分队由步兵八连、二连、一机连掩护,于19日5时沿公路向扣屯穿插。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19日0时40分,123师政委向师基指发报:"奉命令,七团及加强分队今日拂晓前进至扣屯地区阻援,我们计划2时出发,7时到达。昨日我率367团八连搭乘坦克向安乐前进,该团一连、三连及三营(欠八连)跟进途中,被军调去执行新的任务, 现去向不明。"

师基指接电后不知何故一一直未予复电。

2月19日凌展2点, 由367团付团长率领徒步开进的367团6个连以仍未赶到龙万。

师前指首长下令出发, 367团二营按五连、营指、一机连、六连、 师前指、团前指、一炮连、 二炮连、四连的序列,利用夜暗向312高地开进。

乌云遮盖了残月,黎明前更加暗淡。

部队艰难地涉过一条条河溪, 踏过一块块水田,穿过一片片密林,隐蔽搜索前进。 出敌不意于7时进至那夺南侧无名高地。

这时,遇到友邻121师363团六连,他们向董赛、841高地穿插时迷失方向掉队。师指首长要该连随营后尾跟进。

8时,部队进至托台西侧,遭敌约1个排的兵力阻击。师前指命令前卫连五连向西南迂回攻击前进,当五连绕道迂回到波润时,又遭到敌特工和民兵阻击。尖兵排迅速展开,以小群多路向敌攻击,击溃敌人

10时,部队进至郭来,越军简易营房内约70多人仓惶窜出,迅即占领山垭口西侧高地、岩洞,向我军猛烈射击。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二营长发现敌人较多,立即决定占领阵地反击,命令五连攻占郭来西侧无名高地压制敌人,六连接替五连尖兵任务继续前进。

五连在营的炮火掩护下,通过300米的开阔稻田地,向敌发起攻击。

六连趁机继续前进,当二班进至无名高地北端时,突然遭敌3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

连长下令火箭简手连续发射5发火箭弹,摧毁敌两个火力点。二班副班长用冲锋枪抵近射击摧毁敌1个火力点,毙敌9人,余敌溃逃

六连二班掩护营主力冲出敌封锁区刚要撤出战斗前行,突遭山洞内十余名敌人射击,二班又迅速占领阵地以火力反击,毙敌5人,缴获轻机枪1挺。

五连掩护部队通过后归建,六连担任前卫迅速通过 山垭口无名高地,直插那仍。

12时,部队进至那仍桥头,又遇到1座越军营房,六连遭到营房内的敌人阻击。连长王化民迅速指挥2个班从西北方向迂回,另2个班从东南方向包围,令火箭筒手涉水过河将敌重机枪火力点摧毁。

激战30分钟, 攻占敌背房,接着向前攻下葵非村。

14时,进至北朗附近,这时,敌人约2个排的兵力从北朗西侧向我猛烈射击,那仍、 葵非之敌则向123师师、团前指冲击,367团团长张国民负伤,前进受阻。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师、团前指首长根据敌情、地形情况, 认为敌人依托有利地形阻击,强行通过难以奏效,便决定沿北朗的东侧无名高地穿插出去甩掉敌人,遂令六连抗击北朗西侧和南侧石山之敌,五连担任前卫,迅速从北朗东侧无名高地敌防守薄弱之处打开口子,并攻占了该高地。

367团二营从凌晨2点开始徒步穿插, 至下午5时连续行军作战,边打边插,十分疲劳。 因此,在通过敌封锁区时一些连队掉了队。师、团前指只带了四连、五连和六连各一部及加强分队约600人,进至北朗东侧无名高地,等待收拢掉队人员。

师前指首长边休息边看图,对照现地,认为312高地就在脚下,已到穿插终点,立即向师基指发报:"已到达扣屯西侧无名高地和312高地。"(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xxx师xxx团扣屯穿插战斗"第11页)。

电报刚发出去,一名参谋发现此地并非312高地,而是北朗东侧无名高地,从图上看,扣屯距312高地还有5至6公里。师前指明知错报了位置,却没有向上级报告纠正错误。等了约1个小时,123师政委见后续部队仍未上来,有些着急,马上派人带部队返回原路接应。

21时,367团x副参谋长与二营营长带领掉队的连队和人员到北朗无名高地组织防御(休息)。师首长指示他们在此收容掉队人员,师、团前指带300多人向312高地开进。

2月19日22时,367团x副参谋长与二营营长率领营指、五连、六连各部、一炮连、 二炮连、二机连及121师363团六连, 在305(1218)、306 (1218)高地转为夜间防御。

20日0时,121师363团六连掉队的16名战士, 由司务长带队寻找连队,走到了367团x副参谋长附近,他非常惊慌。

问:"你们是干什么的?"答:"三团六连掉队的。

问:"你们是什么任务?" 答:"向董赛、814高地穿插。"

问: 你们掉队多少人?"答:"全连都掉队了,还有五连一部分。"

经盘问已知是363团六连的掉队人员,但他仍不放心,又要二营营长去盘问,也未发现异常。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这时363团六连司务长要其他同志坐下休息,自己带2名班长下山到伤员休息的地方找本连连长。

367团x副参谋长仍惊慌不安,便对二营长说:"这帮人像是敌特工钻进来的,要警惕!"他刚说完,从山下跑上来一个战士,气喘吁吁地说:

"我睡觉的地方来了一个人,说是五连二班的,我们班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实际是121师363团五连二班掉队战士)。"

"你快回去叫班长把他看住。" 367团x副参谋长命令说。

"很可能就是这帮人在我们周围,要搞指挥所。" 367团x副参谋长恐慌地分析道。

363团六连司务长到山下没有找到该连连长,听伤员说在山顶上,他们又返回367团二营营指附近。

x副参谋长见他又回到营指,更怀疑他们是敌特工,即与二营长拔出手枪前去盘问。

问:"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答:"三团六连掉队的。"

问:"找到队伍没有?"答:"还没找到。"

问:"你们在这里转来转去干什么?"司务长没有吭声,与2名班长走到本连掉队的同志那里坐下休息。

"你看这带人像不像特工?"营长没把握,询问通信员。 "我搞不清楚, 最好先捆起来。"通信员对营长说。

x副参谋长又跑到那些掉队同志休息的地方侦察,发现他们都在喝水吃干粮,没有睡觉。 跑回来对二营长说:"他们一定是特工混进来的。" 决定干掉他们。

他拿起通信兵的冲锋枪向掉队的363团六连17名干部战士猛烈射击, 打完一个弹匣30发子弹,当场打死3人,打伤9人,造成了枪杀自己战友的极为严重事件(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x xxx团x副参谋长错误处置情况的教训")。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这件惨案的发生,令人难以置信。友邻17名掉队的干部战士,从头到脚,穿戴都是我军制服,特别是刚发给参战人员的防刺鞋更是明显的标志。

枪支、弹药和装备器材与367团部队一模一样,又都讲普通话,战前全部剃光了头,这都是突出的标记,而且367团x副参谋长和二营营长几次亲自盘问审查均无异常。

但是,x副参谋长还是开枪把自己的同志打死打伤了。

战后,组织处理这个副参谋长时,他也说不清当时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操起冲锋枪把他们打死。

显然,他患了"恐敌症",惊恐得完全丧失了理智。

战后,367团司令部检查报告说:"错误估计了敌情,造成心情紧张。部队到达305、306高地后,x副参谋长和二营营长对敌情作了错误的分析,认为右面305号高地西侧有敌两栋兵营(实际是两座较高的民房),左面河安方向有敌人坦克( 实际是军坦克团坦克 );

由于改变路线转移时间拖长,可能被后面的敌人发现了,前面山口枪响可能敌人已在实施包围( 实际是367团工兵班搜索前进时打的枪 );

同时听说抓的2个可疑的特工也跑了( 实际是民工,也没有跑 ),便认为是敌特工混了进来。

因此,对敌情顾虑很大,造成心理紧张,把兄弟部队的战友当成敌特工杀害。

处置不当,错误地作出枪杀决定。

363团六连掉队的17名同志被x副参谋长、营长盘问后,都是老老实实地坐在营指右侧休息, 没有异常表现,更没有威胁营部的行动。

x副参谋长和营长当时带有4个连队,已在营部周围严密设防, 对17名掉队的同志产生怀疑,完全有条件采取其他防范措施,对这些人可实行微枪或派人看管。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却极其错误地作出枪杀决定。

"主观脑断,不分析不调查。 当x副参谋长对掉队人员产生很大怀疑时,完全可以派人到363团六连查清, 也可以向363团六连联络或把掉队人员押送到六连设防的高地。

因363团六连从19日开始就跟随367团二营穿插, 到达此地后,又是x副参谋长亲自将其部署在306高地设防的,二营指挥所就在306高地西北山坡,相距不到100米。

但X副参谋长既不联系也不认真调查分析,主观地把他们误判为敌特工,造成了误杀自己同志的严重后果。"(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司令部工作经验教训战例选编》,"副参谋长xxx错误处置情况的教训",步兵xxx团司令部)。

20日拂晓,367团x副参谋长和二营营长带领掉队的连队从北朗无名高地向312高地开进。

10时,到达班克附近,遇到123师侦察科长,得知师侦察大队在无道遭敌袭击,李德元副师长负重伤。

二营长即率四连、五连、六连的部分掉队人员前去营救,其余部队交由作训股长带领向312高地进发。途中363团六连遇到121师361团三营即归建。

367团二营营长率部到达无道后,迅速向敌发起攻击,经2个小时激战,将李德元副师长和侦察大队二连68人( 其中伤员、烈士26人 )营救出来,于19时到达312高地。

这时,123师政委率领的师、团前指及368团二营全部集结在312高地附近,转入防御,按兵不动。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20日5时,123师政委在312高地第2次通过电台向师基指报告情况:"到扣屯、 312高地,并超(扣)屯。"同时,组织干部勘察地形,抢修工事,转人防御。

6时左右,敌从高平方向出动2辆载满越军的卡车和1辆摩托车,被367团四连击毁1辆,另1辆跑掉。

7时,敌约1个班的兵力从312高地西南侧向我方攻击,被击退,俘做1人。

12时,敌以曳光弹、枪榴弹、火箭简弹向我阵地射击,阵地上的杂草被引燃。此时,敌约1个排的兵力趁火势向312高地西 南侧二营四连、 五连结合部发起攻击。部队拼命抗击敌人,毙故" 9人,俘敌3人, 余敌溃逃。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打退敌人进攻后,123师政委在312高地第3次向师基指发报: "速示七团到达扣屯后的任务以及行动。"

20日18时, 第4次向师基指发报:"我到到312高地,战斗一天,现手中不足2个连,情况严重,与坦克团失去联系,请求坦克团迅速向我靠拔, 请火速指示。"

19时,第5次向师基指发报: " 18时40分师侦察大队、 七团四、五连、二机连、二炮连、一炮连各一部和我们胜利会师。

一师三团六连已归建。我们正在调整部署,积极防御。 师李副师长负重伤在抢救,我们正在继续同七团x副团长率领的部队联系。"

奇怪的是,123师基指下令调走了367团x副团长所带领的6个连队到安乐攻打敌三四六师师部,又知道坦克团被军调至安乐地区待命,却一直不给123师前指政委回电。事出何因,令人费解。

21日1时10分,军区前指电令:"今天敌人可能夹击我扣屯部队,如果敌人上来,对外正面部队要坚决抗击,不准后退一步,集中xxx师、xxx师、xx x师各一部,将敌歼灭在扣屯及其以北地区。"

接电后,123师政委立即在312高地上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命令,分析形势,调整组织,加强防御,动员全体官兵发扬"塔山阻击战"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坚决抗击敌之攻击,不准后退一步。

一天过去了,敌人并未夹击扣屯,扣屯地区平静无战事(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 "XXx师XXX团向扣屯地区穿插战斗"第12至13页)。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战争不允许存在半点虚假和骄傲。123师前指率367团实施战役穿插,指挥员主观臆断,没有缜密分析判断情况,导致误报军情,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 塔山英雄团 " 分为两个梯队由123师前指率领, 从2月17日10时出境穿插,到20日的4天中,从地形到敌情误判、误报先后20多次,次次都给自己设下了无法前进的障碍。

123师政委亲率367团1个加强步兵营,共8个连队到达312高地后, 曾多次向师基指报告"已到扣屯,并超(扣)屯。" 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到达扣屯,距扣屯还有6公里。其失误之多,实属罕见。

请看xxx师司令部在战后的检查报告:

"我师前指率七团二营向扣屯地区穿插途中, 接连发了4个错报影响了上级的指挥。"

"第一个错报,2月19日17时,师前指率二营穿插至北朗306高地。误判为312高地 (0820),用无线电信号(盲发)向师基指报告到达312、308、309高地(0820)一线,此报告师基指和军区均收到。

由于309高地离和屯只有几百米, 因此,军区首长以为七团的部队已到达扣屯....其实306高地距312高地有4公里多(也没有穿插到312高地),后来到山上一看,知道错了,也没更正。

报告位置扩大了范围,当时部队仅在306高地西侧一个点上,却写成占领312、308、309高地一线(而306高地距308高地约8公里),致使上级只知道我们已到达扣屯,不知道我们报错了。"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第二个错报,20日4时30分,师前指到达312高地西侧500米的一个小高地上,还没有确定是否已到312高地,就发报向师基指报告情况。

当时是用2瓦电台密语通过15瓦电台发的,发报前没有起草电文,一个说到达312高地附近,另一个说已超过了扣屯。这附近二字,到底差多少?几十米还是几百米,不清楚。并超扣屯四个字更令人费解,是超东超西,还是超南超北,超前超后,根本无从知道。"

"第三个错报, 20日8时27分,在312高地给师基指发了一个报:我到达扣屯312高地,失去联系,请指示。

此报也是位置不对,把扣屯和312高地混为一谈(扣屯与312高地相距6公里)。"

"第四个错报, 20日14时03分,在312高地给师基指发了一个报: 请速示(七) 团到达扣屯后以及下一步任务。

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错报位置,使上级直到20日前,一直误认为该部已在扣屯,以致友邻部队在扣屯遭敌袭击时,怕发生误会,不敢还击。" (摘自 《四十一军司令部工作经验教训选编》第一辑,xxx师司 令部"四次错报位置干扰 上级决心")

四十一军司令部李参谋长在战时司令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说: "在情况通报上,不及时, 不准确,问题很多,如(三)师x政委 率(七)团部分部队占领312高地的报告和军给一师的通报,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师政委在占领312高地前后, 给师里发了5个电报:

第一个电报是19日到达北朗, 用信号发:到达312高地,实际上离312 高地还有6公里。

第二个电报是20日到达312高地后,用2瓦报发:到扣屯、312高地,并超(扣)屯。

第三个电报是20日8时发:我已到达扣屯312高地。

第四个电报是:我已到达扣屯,请指示下一步任务。 第五个电报是20日18时发:我手中不足2个连, 战斗1天,情况紧急,请坦克向我靠拢。"

"军根据(三)师的报告,从19日到20日,给一师发了7个电报:

(1) 19日19时: x政委率七团一部, 已于17时占领扣屯、312高地。

(2) 19时20分: 七团已占领308、 309 号和312高地。

(3) 20日11时: X政委率的七团部队在308、 309地区和312高地.....在扣屯七团部队的弹药、熟给养由你师负责运送,x政委在312高地。

(4) 21日0点30分: 二团应以1个加强营占领扣屯附近有利地形,与七团密切协同,阻敌增援,防敌突围。

(5)21日11时35分: 令二团向扣屯急进,协同已在该地区的七团二营作战。

(6) 22日1时: 你部到扣屯地区后,与三师x X同志率领七团的部队联系上没有? 他们在312高地。

(7) 22日3时: 三师x政委率领七团的部队在312高地附近地区。报告和通报都说占领了扣屯,实际上却没有占领扣屯。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报告和通报上的错误,是造成362团二营22日在扣屯反阻击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血的教训必须吸取。"(摘自《四十一 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司令部工作选编》,"军李参谋长在战时司令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第13-14页)。

师、军的电报均说明,123师政委所率部队根本没有占领扣屯,312高地距扣屯有6公里之远。

奇怪的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发这么多错报位置的电报,各级都没有认真深究! 更奇怪的是123师报告情况,只报位置,从不报兵力部署。 如果在上报位置的同时上报兵力部署,真相自然就会大白。

究竟是不报? 是误报? 还是谎报? 只有当事人心里明白。

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会更加清楚:

其一,从地图上看扣屯是个村镇,而312 高地并不是村镇;

其二,扣屯是在公路三叉路口,地图上的标示非常清楚,而312高地下面的公路并无三叉路口;

其三,占领312高地只能切断扣屯以西的公路,该公路121师占领班庄、董赛后已被切断,并由121师控制着,无须再占领312高地,这在地图上也看得一清二楚。相反,扣屯以南通往太原的公路因123师未到该地,致使敌人于19日深夜经此路撤退100多辆满载人员和装备的汽车;

其四,战前的作战命令十分清楚,"卡住扣屯公路交叉路口"。军对师,师对团均下达了如此明确的命令,那么123师为什么要到312高地而不到扣屯呢? 因为,扣屯至少有敌约1个多加强连的兵力和部分特工、民兵在防守,掩护其重装备及高平省政府机关撤退。

把战友当敌特工枪杀,皆因误报军情!罗援悲荐:生死28天(21)

战后123师367团二营的检查报告也说:"二营到达扣屯附近时,由于坦克营及加强分队没有到达,师前指只令二营占领312高地,没派兵占领扣屯西侧、南侧无名高地, 使扣屯岔路口失控。"(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 卫还击作战营战例选编》,"xxx团二营扣屯地 区穿插战斗,主要教训之二",第118页)。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